摘要:第六個比爾密碼。第二份密碼更加曲折一些。

      對於小編來說,設置密碼真的是讓人頭疼的事情,小編好多帳號的密碼小編都記不住,導致至今還有許多帳號不能用,想想都頭疼!但世界上總有那麼多聰明的人,他們會設置一些符號、圖型還傳遞許多信息,下面小編就爲各位讀者盤點一下這些世界級別的密碼,有些大家會有些耳聞,如達芬奇密碼!

  密碼是一種用來混淆的技術,隨着數學、語言學和計算機科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密碼被人類所破譯,但也有千奇百怪的密碼難題至今仍未破解。接下來小編要帶大家去看的就是目前九個世界級密碼,當然其中有被破譯的有依舊是謎的。

點擊查看原圖

  第一個:十二宮殺手密碼

  1969 年 7 月 31 日,三家報社各自收到了一封密文的三分之一,密文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十二宮殺手。十二宮殺手要求這三家報社把密文發表在報紙上,否則他將在當週週末再次殺人。三家報社只好照做。

  這個密文共有 408 個符號,以後大家都習慣稱它爲 408 密文(408-cipher)。408 密文是十二宮殺手的第一封密信。一個星期後,一位教師和他的妻子破解了這篇密文。大衛·芬奇的電影《十二宮殺手》完整地記述了這一事件。

點擊查看原圖

  408 密文用的是最簡單的字母替換法,所不同的是一個字母可能對應多個符號。這種加密方法可以很好地防止字頻破解法,因爲你可以讓常用的字母對應更多的符號,保證每個符號出現的次數大致相等。不過,破解這樣的密碼也不是完全沒有突破口,“字母 Q 後面一定是 U”等英文特點能提供不少線索。這種一對多的替換加密方法就叫做同音替換法(Homophonic Substitution Cipher)。

  同年 11 月 8 日,十二宮殺手又寄出了一篇密文。這篇密文有 340 個字符,被稱作 340 密文。與 408 密文不同的是,雖然大家都相信 340 密文同樣使用的是同音替換加密,但直到現在 340 密文也沒有解開。

點擊查看原圖

  第二個愛倫·坡的密碼挑戰

  愛倫·坡被認爲是現在推理小說的鼻祖。他本人也對密碼十分熱衷,常常在自己的詩歌或者散文中隱祕地嵌入一些密碼。除了在他的小說《金甲蟲》中設置衆多的密碼對讀者的智力進行折磨外,愛倫?坡還在一本流行雜誌上公然向所有讀者挑戰:邀請大家設計密碼考驗他。他也確實是一名專家,據說陸陸續續地解開了上百個讀者寄來的密碼。

  在此期間,有一位名叫 Mr. W. B. Tyler 的讀者寫了兩個密碼寄給愛倫坡。這兩個密碼不但沒有得到解答,反而還被直接被刊登到了雜誌上。這是愛倫坡唯一公開的未解之謎。一時間衆說紛紜,更有甚者大膽猜測 Tyler 實際上就是他的筆名。

點擊查看原圖

  Tyler的第一份密碼

  直到1992年,特倫斯·惠倫(Terence Whalen)教授終於解開了第一份密碼。他走出的第一步是發現了“逗號-匕首-小節”這樣的組合在八行裏面出現了七次:

點擊查看原圖

  據此他進一步猜測這三個組合符號代表的是單詞“the”。在克服了沒有標點與空格的困難之後,他給出了最終的譯文:

  The soul secure in her existence smiles at the drawn dagger and defies its point. The stars shall fade away, the sun himself grow dim with age and nature sink in years, but thou shalt flourish in immortal youth, unhurt amid the war of elements, the wreck of matter and the crush of worlds

點擊查看原圖

  第二份密碼更加曲折一些。有人專門懸賞 2500 美金的不菲金額邀請高手來破譯,不少人認爲這份密碼將會透露愛倫·坡與Tyler的關係。

  Tyler的第二份密碼

  直到 2000 年,這個密碼才被多倫多的軟件工程師吉爾·布朗茨(Gil Broza)藉助電腦的力量破譯。破譯的細節在這份 PDF文件 中,有興趣的大家可以自行研究。

點擊查看原圖

  第三個達芬奇密碼侵權案中的密碼

  2003年,丹布朗的小說《達芬奇密碼》火爆全球。但是“槍打出頭鳥”,這本火熱而又挑戰禁忌的小說一出來就遭到非議頗多,有人認爲內容涉嫌抄襲《聖血和聖盃》,最後鬧到打官司。在2006年,倫敦的法庭宣佈對《達芬奇密碼》抄襲的檢控不成立,而富有娛樂精神的法官彼得·史密斯(Peter Smithy)在最後長達 71 頁的裁決書中悄悄地嵌入了一段密文:

  s m i t h y c o d e J a e i e x t o s t g p s a c g r e a m q w f k a d p m q z v

  有趣的是,這段密文的解密過程與《達芬奇密碼》的第一個密碼有關,都涉及到了斐波那契數列表示的字母輪換。而且大法官爲了增加難度,故意對密文進行了改寫:

  密文中的第二個 t 其實應該是 h,最後一個字母沒有被譯成密碼,解密時,一些字母要按照反方向進行置換。

  這段密碼的明文是:

  Smithy Code Jakie Fisher who are you Dreadnought

  法官後來解釋說,他自己是 Fisher 的粉絲很多年了。海軍上將Admiral John “Jackie” Fisher 被認爲是皇家海軍歷史上的第二號重要人物,他革新海洋軍事作戰方式,引入了第一艘現代戰艦“大無畏”號。史密斯花了大概 40 分鐘將這個密碼編入裁決書裏純粹是逗自己玩兒的,從沒想到有人居然會注意到。這也給這樁侵權訴訟增添了一個可愛的花絮。

點擊查看原圖

  第四個混亂加密法

  1918年,一位名爲伯恩(Byrne)的人設計了一個叫做 “Chaocipher” 的加密算法。他自認爲這個算法的規則簡單,但難以破解。同時他製造了一個用於演示加密過程的實體機器。不過令人失望的是,這套算法並沒有引起任何組織或者政府的興趣。伯恩最後選擇在 1951 年出版的自傳“Silent Years”中對世人宣佈這個加密算法的存在,並向任何能破解此密碼的人提供賞金。

  在當時,世界上恐怕也只有 3 個人知道這個算法的細節:伯恩的兒子與兩個 Cryptologia 雜誌的編輯。將近 60 年過去了,仍然沒有人能夠獲得賞金,更有傳言稱這個加密術實際上已經失傳了。最後在 2010 年,伯恩的家人決定將所有與 Chaocipher 有關的文章以及機器捐給博物館,這個神祕的密碼系統最後才得以重現人間。

點擊查看原圖

  第五個CIA 的雕塑密碼

  1990 年,美國藝術家吉姆·桑伯恩(Jim Sanborn)花費 25 萬美元,創作了一個刻滿密碼的雕塑作品——Kryptos。這個雕塑作品現在坐落於弗吉尼亞 CIA 的廣場內。丹·布朗的懸疑小說《失落的符號》裏提到了這個雕塑密碼,無疑讓這個密碼再度名聲大噪。

  整個密碼分爲四個部分。前三個部分已被破譯,其中第一、二部分是多表替換密碼,第三部分是置換密碼。儘管 2010 年 11 月桑伯恩本人給出了一點提示,但目前第四部分仍然沒有被解決。

點擊查看原圖

  第六個比爾密碼

  夢想自己能得到一張藏寶地圖,上演一段破譯密碼探尋寶藏的傳奇故事?你的機會來了。據說,在 1820 年,一個叫做托馬斯·傑斐遜·比爾(Thomas Jefferson Beale)的人在弗吉尼亞貝德福縣的某個地方埋藏了大量的寶藏,隨後把裝有三封密信的盒子交給了一個名叫羅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s)的旅店老闆代爲保管,之後就永久地消失了。莫里斯死前把盒子裏的三份密文交給了他的朋友。這位朋友把這段故事連同密碼全文一道印成了小冊子,寶藏之謎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點擊查看原圖

  利用《獨立宣言》作爲密鑰,可以破解出第二份密碼。第二份密碼中詳細記錄了所藏寶藏的數量,現在看來至少值 6500 萬美金。這份密文中還說到,寶藏的埋藏地點詳細地記在了第一份密碼內,而第三份密碼裏則記錄着寶藏的原主人。雖然各方神聖都把五花八門的手段試了個遍,但到目前爲止,剩下的兩份密碼都還沒被破解。不過,也有一些人對整個故事進行了理性的分析,認爲比爾密碼不過是一場騙局。

點擊查看原圖

  第七個Dorabella 密碼

  1897 年,英國作曲家愛德華·艾爾加(Edward Elgar)給摯友多拉小姐(Miss Dora Penny)留下了一封信。這封信上寫着 87 個歪歪扭扭的符號,裏面明顯藏着艾爾加想對多拉小姐說的話。多拉本人一直沒能讀懂這封信。1937 年,多拉出版了自己的回憶錄,將這份密碼公之於衆。這個密碼直到現在仍未被破解。

點擊查看原圖

  第八個祕密組織的手抄本密碼

  這份超過 75000 個字母的手抄加密文件名叫 “Copiale cipher”。它被認爲是在 18 世紀下半葉出現在德國的,其創造者是一個類似共濟會的祕密組織,因此這份密碼被認爲含有關於思想史與祕密組織的重要信息。但在南加州大學的計算機專家凱文·奈特(Kevin Knight)的幫助下,這個密碼被成功破譯。凱文?奈特是破譯小組中的一員,他本是一位計算機翻譯方面的行家,但是這次破譯密碼意外地用上了他的專長。

  一開始,他們將羅馬字母和希臘字母單獨提取出來,但計算機無法破譯。後來他們忽然意識到,羅馬字母和希臘字母在這份詭異的文件中可能只是起到了空格的作用,真正包含了信息的是那些抽象符號。沿着這個思路終於他們破譯出了第一個詞:“入會儀式”,緊接着又發現了“祕密條約”。最終,在 2011 年 4 月,這個沉睡百年的密碼被成功破譯。

點擊查看原圖

  第九個D'Agapeyeff 密碼

  1939 年,地圖學專家 Alexander D'Agapeyeff 出版了一本名爲 Codes and Ciphers 的密碼學普及讀物。在文章末尾的“難題挑戰”部分,D'Agapeyeff 自己編寫了一段很難的密碼,目前還沒有人破解出來。不過,後來 D'Agapeyeff 本人居然把加密過程給忘了,於是這段密碼就變成了一個永久的謎。

      看了這些符號、字母、圖型各位讀者有何感想?小編真的是雲裏霧裏了,完全看不懂,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愛好者進行破譯吧!說不定有一天這些未被破解的密碼會得到解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