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艘英國軍艦可謂是瞬間成名,被世界各大媒體紛紛刊登報道,這就是英國的海神之子號船塢登陸艦。海神之子號在這次訪問亞太地區期間,從日本出發以後,在駛往越南的途中,以所謂彰顯航行自由爲目的,蓄意進入我國敏感海域,這種以無恥理由來進行的惡作劇行爲充分顯示出英國醜惡的嘴臉,爲衆人所不齒。

隨着英國海軍近年來的不斷衰弱,目前英國海軍能夠拿的出手的水面作戰艦艇可以說是屈指可數,作戰水平處於歐洲頂級的6艘頂個球45型驅逐艦在去年的時候因爲動力系統問題更是全體趴窩。至於說剛剛服役不久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目前由於F-35B艦載機遲遲無法到貨,自從服役以後只能充當直升機母艦,可以說是頗爲丟臉,直到近期才通過軟磨硬泡使得美國勉強同意暫時使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艦載機進行先期的測試任務。因此目前服役的兩艘海神之子級船塢登陸艦可以說是英國海軍裏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大型水面艦艇了。

海神之子級船塢登陸艦是上個世紀90年代英國兩棲作戰艦艇更新計劃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目的是爲了代替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服役的,本來在馬島戰爭前期就該退役的兩艘無恐級船塢登陸艦。這兩艘無恐級堪稱英國海軍裏的活化石,服役時間非常的久遠,如果不是馬島戰爭,本該早早的就退出現役,幸虧突如其來的馬島戰爭又爲這兩艘爺爺輩的老舊艦艇續命十多年。然而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兩艘無恐已經無法在繼續服役下去,因此代替艦艇也在這個時候提上了日程。

在建造兩艘海洋之子級船塢登陸艦之前,英國還建造了一艘具備較強突擊能力的一艘兩棲攻擊艦,就是在不久前賤賣給巴西的海洋號。雖然說海洋號擁有着不錯的突擊能力,但是該艦並沒有設置船塢,無法裝載大型登陸艦艇,因此必須要和船塢登陸艦搭配使用,才能夠形成較強的兩棲作戰能力,而和海洋號進行搭配的就是隨後建造的2艘海神之子級船塢登陸艦。兩艘海神之子級船塢登陸艦分別在1998年和2000年開工建造,並分別在2003年和2004年先後服役。海神之子級船塢登陸艦的整體設計風格基本上就是上個世紀90年代英國海軍的主力設計方式,上層建築類似於皇家方舟號航母和海洋號兩棲攻擊艦,整體設計中規中矩,上層建築風格簡潔,雖然沒有美國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的科技感和隱身處理水平,但是也算是達到了世界主流。

海神之子級船塢登陸艦標註排水量13000噸,滿載排水量18400噸,艦長176米,寬28.9米,最高航速18節,巡航速度15節。武器系統主要有2座守門員近防系統和2座雙聯轉的厄利孔艦炮,此外還預留了4座炮臺用來隨時增加自衛能力,其後方寬大的甲板具備兩架EH-101同時起降的能力,此外海神之子級可以搭載300-600名全副武裝的戰鬥人員以及6輛挑戰者級主戰坦克或者數十輛其他型號的裝甲車和戰術支援車輛。至於說該艦的船塢則可以搭載2艘美國製造的LCAC氣墊船。整體運載能力並不算多麼強大,遠低於目前我國批量服役當中的071型船塢登陸艦。如果說海神之子是否還有亮點的話,那就是他的動力系統。該艦是英國第一種使用綜合電力推進的水面作戰艦艇,採用民用船隻常用的柴油機吊艙式全電推進,雖然擁有着不錯的靜音性能,但是最高航速和續航力都比較悲劇,無法和先進的船塢登陸艦相媲美。

由於英國海軍的不斷衰弱,這兩艘大型的船塢登陸艦在服役以後就一直作爲英國海軍的主力艦艇來使用,尤其是在皇家方舟號航母退役以後,這兩艘海神之子級一直擔任着英國海軍旗艦的重任,不過派出這樣一艘防禦能力低下且沒有護航艦艇的軍艦來我國附近搗亂,顯然是一種非常不明智的選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