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2016年度,我國食用油的食用消費量爲3075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爲338萬噸,出口量爲13.5萬噸,合計年度需求總量(即消費量)爲3426.5萬噸,年度節餘量爲40萬噸。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數據:2013/2014年度,我國植物油消費量爲2,860萬噸,2014/2015年度,植物油消費需求達到3,280萬噸,以每年4.15%的速度增長,其中食用植物油的食用消費需求2,970萬噸。

好消息:關注公衆號“中研網”,發送“聯繫方式,郵箱,姓名”,即可獲取一份免費報告,速速來取!

食用油產業鏈結構以及產業鏈條的競爭優勢分析

食用油也稱爲“食油”,是指在製作食品過程中使用的,動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溫下爲液態。 由於原料來源、加工工藝以及品質等原因,常見的食用油多爲植物油脂,包括粟米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欖油、山茶油、棕櫚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亞麻籽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等。且在我國被多年倡導使用植物油,目前我國食用油市場主要即爲植物油市場。

2015/2016年度,我國食用油市場的總供給量爲3466.5萬噸,其中包括國產油料和進口油料合計產生的食用油2743.4萬噸及直接進口的各類食用油合計爲723.1萬噸;2015/2016年度,我國食用油的食用消費量爲3075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爲338萬噸,出口量爲13.5萬噸,合計年度需求總量(即消費量)爲3426.5萬噸,年度節餘量爲40萬噸。2015/2016年度我國食用油的自給率爲32.3%,與2014/2015年的自給率34.2%相比又下降了1.9個百分點。

2015-2016年,豆油、菜籽油、棕櫚油、花生油、棉籽油、其他油脂的食用消費量分別佔國內食用油食用總量的42.6%、25.4%、11.1%、8.3%、3.9%、8.8%。豆油仍然是食用油消費的主要品類。從食用油總消費量看,2015-2016年度,我國食用油的食用消費量爲3075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爲338萬噸,出口量爲13.5萬噸。

食用油行業已經用事實證明植物油比動物油更加具有市場,不僅更易生產、保持、更加美觀且更加營養安全,現今市場上流通的食用油大多都是植物油,且品種豐富,可以滿足大多數消費者各方面的需求。從傳統的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菜籽油到調和油、玉米油、核桃油等等,食用油行業近年來的發展已經朝着多元化前進了很大一步,在食用油這個行業中如今單純靠花生油、大豆油這種大量生產的品種是無法實現有效增長的,隨着消費者健康意識的覺醒,更加營業、健康的食用油將是消費者的新追求,開發市場上所少見或者沒有的,更加營業、更加健康的食用油,將是整個行業必然的發展趨勢。隨着我國人口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鎮化進程加快,我國對食用油消費需求在總量上將繼續保持剛性增長的趨勢。

第一節 食用油產業鏈結構分析

一、食用油行業產業鏈構成

食用植物油是食用油的一種,即植物性油料作物的含油部分經過壓榨、精煉等工藝而成的食用油品。食用植物油產業鏈主要包括油料作物種植、壓榨、精煉、包裝和渠道銷售等環節。油料作物經過初榨產出原油和粕類(副產品);原油精煉後,即爲精製油(食用油)。包裝油按包裝規格又可分爲中包裝和小包裝。

二、食用油行業產業鏈結構模型分析

食用油產業鏈結構以及產業鏈條的競爭優勢分析

圖表:食用油行業產業鏈結構模型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數據庫

三、主要環節增值空間

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者對食用油需求呈現出多樣化趨勢,普通油品在一定程度上已難以滿足特定消費者對營養、健康的需求,具有營養、保健、美味的特種食用油產品將呈現出巨大市場空間。豆油、菜籽油等傳統食用油的消費滯漲,調和油的市場份額在進一步下滑,不少城市家庭已完成消費升級,越來越多消費者傾向於選購高性價比純種油。例如,家庭將重視油品的脂肪酸組成;重視油品中的生理活性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重視脂肪酸的合理比配;重視特種油料的開發利用,利用其富含功能性成分的特點,生產營養健康的功能性油脂等等。高端食用油將逐步發展爲膳食營業補充劑,滿足消費者特定的營養、保健需求。

四、產業鏈條的競爭優勢分析

第一、食用植物油行業產能過剩。食用植物油加工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行業的技術門檻較低。由於我國食用植物油需求的剛性增長和國內經濟刺激政策給產業帶來加速擴張的機會,國內設立了大量初級壓榨企業。相反在全球範圍內的原材料供應情況受自然環境、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原材料供給的增長低於預期,從而導致了我國食用植物油行業產能過剩。雖然我國的初級壓榨產能過剩,但我國的高端壓榨產能不足。

第二、中國食用植物油需求穩步增長。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數據:2013/2014年度,我國植物油消費量爲2,860萬噸,2014/2015年度,植物油消費需求達到3,280萬噸,以每年4.15%的速度增長,其中食用植物油的食用消費需求2,970萬噸。食用植物油是我國百姓日常消費的必需品,隨着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居民消費能力的增加,我國的食用植物油進入穩定增長階段。

第三、國內食用植物油自給能力急需提升。2008年以來,我國的食用植物油的原材料短缺已成常態,主要依賴於國際市場的進口。根據中國糧油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2014/2015年度,我國的植物油對進口的依賴程度爲72.8%。

從細分油種上看,四大主要油種大豆油、菜籽油、棕櫚油和花生油中,棕櫚油全部依賴進口,其它三種油品中大豆油的依賴程度最高,而菜籽油的自給率最高。由於油菜籽的出油率高於大豆,未來我國解決食用植物油供給安全的關鍵在於發展菜籽油類產品。

第二節 食用油行業上游產業分析

一、大豆產業發展分析

1、大豆產量分析

據統計,2016年我國大豆播種面積爲715.6萬hm2,總產量爲1250萬t。播種面積較2015年增加56.6萬hm2,增幅8.6%,產量提高89萬t。其中,東北地區大豆種植面積增加了53%,黑龍江省增幅達64%。黑龍江大豆播種面積爲280萬hm2,較上年增長40萬hm2,主要得益於種植結構的調整,黑龍江北部及農墾系統大豆麪積增幅均超過20%。但由於2017年黑龍江、內蒙古局地遭受雹災、旱災和早霜,南方局地受暴雨災害等而減產,這使全國大豆產量增幅不及面積增長幅度。

食用油產業鏈結構以及產業鏈條的競爭優勢分析

圖表:2008-2016年國產大豆種植面積、產量及產量同比增幅

數據來源: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中研普華數據庫

2、大豆產油率分析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5/2016年度,我國大豆新增供給量預計爲9502萬噸,其中國產大豆產量1179萬噸,大豆進口量8323萬噸。該年度大豆榨油消費量預計爲790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700萬噸,同比增加9.7%,其中包含300萬噸國產大豆及7600萬噸進口大豆;食用大豆消費量預計爲1150萬噸,飼料大豆消費量預計爲350萬噸,年度大豆供需結餘量預計爲39萬噸。

2016/2017年度,我國大豆新增供給量預計爲9810萬噸,其中國產大豆產量預計1310萬噸,大豆進口量預計8500萬噸。該年度大豆榨油消費量預計爲830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400萬噸,同比增加5.1%,其中包含400萬噸國產大豆及7900萬噸進口大豆;食用大豆消費量預計爲1230萬噸,飼料大豆消費量預計爲400萬噸,年度大豆供需缺口預計爲195萬噸。

2015/2016年度,我國豆油新增供給量預計爲1507萬噸,較上年度增加104萬噸。其中,豆油產量1448萬噸,豆油進口量59萬噸。該年度豆油食用消費量預計爲1310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量預計爲130萬噸,年度國內豆油供需結餘量爲57萬噸。

2016/2017年度,我國豆油新增供給量預計爲1568萬噸,較上年度增加60萬噸。其中豆油產量1518萬噸,豆油進口量50萬噸。該年度豆油食用消費量預計爲1350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量150萬噸,年度國內豆油供需結餘58萬噸。

從平衡表來看,2015/2016年度我國大豆、豆油、豆粕期末庫存均爲遞增趨勢;2016/2017年度我國大豆期末庫存由增轉減,豆油及豆粕期末庫存仍爲遞增趨勢。從期末庫存角度來分析,2015/2016年度我國大豆、豆粕及豆油供應略有盈餘,導致期末庫存上升,而2016/2017年度,我國大豆期末庫存下降,而豆油及豆粕期末庫存均增加,庫存下降將對我國大豆價格產生有效支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