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5日,湖南省財政廳對外發布《關於2019年全省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安排和省級預算調整方案(草案)的報告》,對589億元債券額度進行分配,其中包括433億元專項債,這433億元專項債全部轉貸市縣。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包括廣東、安徽、湖南等多省將專項債券全部轉貸市縣,省級政府不分配額度。

多省專項債券全部歸市縣政府 債券+配套融資助地方穩投資

21世紀經濟報道 周瀟梟 北京報道

6月以來,多省對外公佈了2019年全省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安排方案,多地將專項債券全部轉貸市縣,還有部分地區將絕大多數專項債券轉貸給市縣。除了專項債券資金大幅往市縣政府傾斜,專項債券新政也將撬動更多投資資金。

在減稅降費背景下,大幅增長的專項債券,成爲地方頗爲珍貴的資源。

6月以來,多省對外公佈了2019年全省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安排方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包括廣東、安徽、湖南等多省將專項債券全部轉貸市縣,省級政府不分配額度;福建、湖北、河北、山西等省也將絕大多數專項債券轉貸給市縣。

之所以形成這種分配格局,跟土地出讓收入等集中在市縣政府有關,也跟加強市縣政府支出保障有關。

近期中辦國辦聯合發文,允許部分專項債作爲項目資本金,支持合規配套融資,無疑給市縣政府帶來更積極的信號。

2019年地方新增債券額度爲3萬億元,其中專項債券2.15萬億元,佔比接近70%。-宋文輝 攝

資金分配與債務水平掛鉤

2019年地方新增債券額度爲3萬億元,其中專項債券2.15萬億元,佔比接近70%。地方專項債券是積極財政的重要着力點,2019年專項債規模大幅增長了8000億元,旨在爲重點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也爲更好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創造條件。

從省級政府資金分配情況來看,市縣政府將很好地享受到這部分資金支持。

6月5日,湖南省財政廳對外發布《關於2019年全省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安排和省級預算調整方案(草案)的報告》,對589億元債券額度進行分配,其中包括433億元專項債,這433億元專項債全部轉貸市縣。

湖南省財政廳指出,省本級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對市縣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2019年轉貸額度增長59%,各地都可以獲得新增債券額度,加強兜底基本民生能力等。

至於各市縣的分配,將根據各地財力規模、國土面積、戶籍人口、債務風險水平、承擔的重點工作任務等測算分配,重點向債務風險低、償債能力強、改革發展任務重的市縣傾斜等。專項債券資金主要用於易地扶貧搬遷、園區基礎設施、通組路、化解大班額、棚戶區改造,以及鐵路、公路和機場建設等。

安徽同樣全部轉貸給市縣。安徽省財政廳表示,鑑於省級沒有土地出讓金收入,而專項債券主要由土地出讓金等政府性基金收入償還,建議專項債務全部分配市縣。

5月31日,安徽省財政廳對外發布《安徽省2019年省級預算調整方案(草案)》,涉及到742億元債務限額,包括671億元專項債務,專項債務限額全部分配給市縣。

具體而言,包括480億元棚戶區改造和土地儲備項目,這部分額度將按各地上報的棚改、土儲需求及政府性基金財力、債務風險等因素分配,由市縣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安排;178億元其他領域項目,包括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三大一強”項目30億元、淮河行蓄洪區居民遷建項目27.2億元、醫院建設項目22.3億元、鐵路建設項目21.8億元等。

6月10日,山西省財政廳發佈《關於2019年省本級預算調整方案(草案)的說明》,涉及到約347億元債務額度,其中包括238億元專項債券,轉貸市縣的專項債券爲203億元,佔比85%。

山西並未披露市縣間如何分配,但也指出正按照債務率、償債率、利息支出率等指標對市縣政府債務進行風險評估和提示預警,督促高風險市縣積極穩妥防範化解風險。

在轉貸市縣的債券資金用途上,有些省份給出了很具體的項目,有些省份只是劃定了使用範圍。比如,山西的上述預算調整方案中,對於轉貸市縣的203億元專項債券,是“待各市縣專項債券項目經本級人大常委會批准後,另行確定支出科目”。

專項債新政釋放積極信號

除了專項債券資金大幅往市縣政府傾斜,專項債券新政也將撬動更多投資資金。

“這對地方是非常積極的,像我們西部欠發達地區,前些年上了很多項目,專項債券若不能同時配備市場融資,很可能造成斷檔工程,文件出臺非常及時。”有西部地級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該負責人表示,他們上馬的一個水庫建設項目,前期投資規模很大,分配到市級政府的專項債券額度有限,不能滿足投資需要。水庫建成後,有持續的水費收入,項目收益能完全覆蓋投資成本。在政策尚未明朗前,工農中建國有銀行都不敢提供銀行貸款。

專項債新政對此給予了明確。6月1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對外印發《關於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及項目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對金融機構依法合規支持專項債券項目配套融資,償債資金來源爲經營性收入、不新增隱性債務的,不認定爲隱性債務問責情形。

從2019年地方專項債發行情況來看,“債券+配套融資”已有實踐,像部分地方發行的軌道交通專項債券,除了債券資金,還有銀行貸款融資支持。不過,部分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對此仍有顧忌,直到中辦國辦政策明確這類情況“不屬於隱性債務”“不納入問責”。

“我們市負債水平在全省中等偏下,經濟發展水平在西部算是好的,政府投資不足,不利於地方穩增長,政策鬆綁很及時。”在上述西部地級市財政局負責人看來,新政有利於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

有東部地級市發改委投資處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因爲債務管理更趨規範嚴格,之前很多談到前期的項目停在半路上,因爲投資要進預算,會新增政府債務,空間很有限。

該負責人認爲,新政釋放了一定積極信號,但是地方投資也更趨理性。無論是債務管理,還是將於7月1日落地的政府投資條例,都在強調市場理性,不能爲了完成指標考覈任務亂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合理性、投資收益等在前期就要論證清楚。

“只有項目足夠好,未來有足夠的經營收入覆蓋投資成本,纔有可能將專項債券轉爲資本金,才能引入市場融資。對項目進行合理包裝,比如打包一些商業開發資源來滿足這些要求,比較費勁,我們還在摸索可能的實現路徑。”該負責人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