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来了,中国球迷的“胃口”惊人。仅以夜宵界的网红——小龙虾为例:

端午节假期三天,每日优鲜的日均销量增长278%,三天内共销售小龙虾约700万只,有82%用户买小龙虾的同时还会购买啤酒。

世界杯前四场比赛,饿了么的用户场均下单305万只小龙虾和40万瓶(罐)啤酒,整体夜宵订单数同比增长近3倍。

截至6月18日0点,京东生鲜已经累计销售超过3000万只小龙虾。

这么巨大的营销风口,餐饮人怎能目送!可是先别急,蹭世界杯的热点之前,关于餐厅营销,幸福君有几句话要交代~

营销两大雷区不要踩!

缺乏经验的餐厅做营销,很容易走进两个最常见的误区。

1脱离品牌做营销,顾客粘性弱

餐厅经营者看到别家生意好,往往会照搬别家的营销方式,试图提高自己餐厅的盈利,但这很容易走进误区。

同样的营销方式,别家就能玩得风生水起,自己为什么就不行?问题根源就在于很多餐饮人完全是为了做好营销而营销,盲目学习了别人的营销方式,却忽视了自身品牌的定位与受众群。

品牌与营销的契合不当,那么留给消费者的就只有过眼云烟的趣味性,并没有产生与自身品牌相关的记忆点,从而导致用户粘性不够强,活动一结束流量自然也就没了。

2内容重复无新意,顾客不买账

一年365天大小节日不断,国际性的节事活动亦是不少,各餐饮品牌总会蹭着活动热点推出个性化的营销活动。折扣满减是目前大多数餐饮品牌主流的营销模式,正是由于这样的营销方式太过普遍,以至于令诸多餐饮人陷入困局。

阶段性的营销会让消费者感觉眼前一亮,产生新鲜感,然而频繁的营销却很容易让消费者厌倦。如果餐厅来来去去都是营销同一个产品,活动再花样百出也没多大的意义。

建立餐厅与比赛的联系

在世界杯这种影响力巨大的事件当中,球迷群体包括“伪球迷”会升级为大众群体,因此是最应该被餐厅关注的。毕竟作为热点话题放在社交环境中被广为讨论的时候,谁也不想因为无知而被周围人抛弃。因此,在“看球”这个社交场景中,餐厅要建立起自己品牌和比赛的“强关联“,吸引更多潜在的顾客。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让顾客被吸引,让顾客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吸引顾客

吸引顾客,就要深刻了解世界杯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什么。到比赛前期,网上疯传的是已经备好的假条、会在决赛提供场地和啤酒的公司。这背后反映的就是一种内心的期盼,一种参与感的期待。要想处理好餐厅与世界杯的关系,商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策划活动与比赛产生联系

通过策划活动,把比赛和餐厅绑定产生联系,引起球迷兴趣,并且把对比赛的期待映射在对活动、对餐厅的期待上。

实战小贴士:除了参与抽奖赢取周边、门票外,还可以引诱顾客对比赛结果“下注”,猜对了发奖。此外,让获奖用户在公告牌上签字、拍照公布,都可以增强活动的形式感,激发参与度。

打造绝佳观战氛围

从餐厅环境、甚至营业时间等方方面面为球迷创造观战氛围。今年俄罗斯世界杯的比赛时间相对较早,餐厅不必营业至后半夜,但如此一来,原本做宵夜、烧烤的餐厅也会加入到竞争行列中来。与主打户外烧烤、场地装修简单的餐厅比,营造氛围就显得尤为关键。

实战小贴士:传统餐厅的宴会厅拿来做看球主场,餐厅布置也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参赛球队旗帜、球员海报。服务员也可以身着球衣,甚至把餐厅停车场改造为足球场地。

让顾客产生消费

吸引顾客更多是营销层面的工作,包括活动和环境。而要让顾客心甘情愿地消费,菜品、价格和服务都是关键环节。比如提供夜间外卖,并且配送价格与白天一样,顾客就更容易产生“有性价比”的印象。

推出符合世界杯特色的餐品和套餐

世界杯天然提供了餐品和套餐改革的热点,自带的“吸睛”能力能够为新产品的尝试兜底。但最关键的是,不要因为创新而丢掉了品牌的核心定位。

实战小贴士:推出具有异国风味的世界杯特色菜品,或者用原有菜品搭配文案设计出特色套餐,只要适合看比赛的时候享用,可以让球迷有更多选择和体验。除了设计夜宵,早餐、补充餐也可以做尝试。

假如餐厅规模不大,做不到很大投入,那么要搭世界杯热点,从啤酒入手一定不会错。作为一款百搭的饮品,啤酒出现在任何风格的餐厅里都不会显得突兀。进球绝杀的激情时刻,除了豪饮啤酒,还有什么能够表达球迷们的兴奋与激动?

数据更明确地体现了啤酒的地位。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超过3000万罐啤酒在午夜被消耗,这一数字是同期销量的3倍。放眼世界各地,无论什么场合,啤酒都是狂热球迷的标配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