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凱石淳行業精選混合基金業績看,該基金成立開始便遭遇A股快速調整,基金淨值隨之一路下行,在今年1月3日創下0.83元的淨值低點。多位業內人士分析,那些成立後多數時間處於虧損狀態的基金,在今年春季行情中基金淨值上漲,當中單家機構持有人佔比較高的基金因“回本”而大額贖回,可能是基金規模快速下降的重要原因。

(原標題:遭遇大筆贖回 凱石旗下首隻基金提示清盤風險)

作爲首家全自然人持股的“私轉公”基金管理公司,凱石基金的一舉一動在業內頗受矚目。然而,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旗下首隻基金或要面臨“觸發清盤”的風險。

凱石淳行業精選基金

提示將“觸發清盤”

6月11日,凱石基金髮布提示公告稱,凱石淳行業精選混合基金連續40個工作日基金規模低於5000萬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

按照該基金合同約定,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規模低於5000萬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該進入清算程序並終止基金合同,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基金公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6日,該基金已經連續40個工作日基金規模低於5000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凱石基金是首家全自然人持股的“私轉公”基金管理公司,2017年5月10日成立。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凱石基金旗下非貨基管理規模7.36億元,在138傢俱有公募管理資格的機構中排名第116位。

凱石淳行業精選混合基金成立於2018年7月19日,是凱石基金成立後發行的首隻公募基金,運作不足一年即要面臨“觸發清盤”的命運。

近期業績落後

機構大筆贖回

從凱石淳行業精選混合的持有人結構看,截至2018年底,該基金的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合計1.08億份,其中,單一投資者持有該只基金的份額爲1億份,佔總份額的48.41%,而這一單一投資者在機構資金佔比高達92.6%;剩餘9863.66萬份爲個人投資者所持有,持有比例爲47.7%。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只基金持倉1億份單一持有人已經全部贖回,持倉區間爲1月1日至3月13日。贖回後,凱石淳行業精選混合基金規模僅剩5347.94萬元,而在去年年底時,該基金還有近1億份爲個人投資者所持有,這就意味着散戶也在一季度大舉贖回。

從凱石淳行業精選混合基金業績看,該基金成立開始便遭遇A股快速調整,基金淨值隨之一路下行,在今年1月3日創下0.83元的淨值低點。隨後,A股市場春季行情點燃,該基金在3月12日達到1.16元淨值高點,3月13日、14日兩個交易日,基金淨值分別暴跌5.26%、5.34%,4月份股市的震盪調整也讓該基金淨值重新跌破面值。截至6月11日,該基金最新淨值爲0.86元,成立以來累計虧損14.3%。

從整體業績看,在今年股市快速回暖的市場環境下,該基金收益慘淡,或是資金贖回較多的重要原因。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那些成立後多數時間處於虧損狀態的基金,在今年春季行情中基金淨值上漲,當中單家機構持有人佔比較高的基金因“回本”而大額贖回,可能是基金規模快速下降的重要原因。

北京一家次新公募副總經理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新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需要在取得經營業務許可證後6個月內發行基金產品,而新公司發行首隻產品時爲了確保成立,往往會尋找幫忙資金。一旦資金撤離,會對產品後續運作產生負面影響。另外,對普通投資者而言,購買的基金虧損後回本,確實容易引發大批量的贖回操作。

華南一家中型公募基金市場部人士認爲,大型基金公司具有先發優勢,加上外資機構逐漸進入國內市場,中小型和新成立的基金公司生存空間受到擠壓,規模增長策略日益失效。對於這類公司而言最大的挑戰不是發展,而是生存。“不少中小基金、次新公募基金都在尋求均衡發展,但給他們的時間和機會都已經不多了。從實踐效果看,大部分中小公司都無法發展成爲均衡的大公司,能活下來佔據一席之地已屬不易。部分有先發優勢的公募基金,如果不能及時跟上形勢,也很可能被淘汰出局。隨着外資逐步進入國內市場,公募基金行業未來將面臨更加全面的洗牌和白熱化的競爭格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