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年報可以看出,2018年唐山銀行投資資產規模明顯壓降、信貸業務大幅增加。聯合資信在其2018年中旬出具的唐山銀行評級報告中表示,2017年唐山銀行利息淨收入呈現波動,主要是隨着同業存單的發行以及同業競爭導致融資成本不斷上升,唐山銀行應付債券產生的利息支出規模增幅明顯,同時客戶存款利息支出隨着存款規模的增加以及利率的上浮保持較快增長,淨利差進一步收窄,導致利息淨收入較之前年度有所下降。

(原標題:唐山銀行2018年陷轉型陣痛:主要財務指標全線下滑 不良貸款激增超37倍)

中國網財經6月13日訊(記者 曾薔)近日,唐山銀行發佈2018年度報告,主要財務指標增速全線轉負,不良貸款激增超37倍。

唐山銀行相關負責人就以上情況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我行主動調整資產負債結構,統籌推進縮表,同時隨着互聯網金融衝擊銀行負債市場以及利率市場化的持續深入,我行的負債成本也有所上升,息差收窄。綜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營指標。”

對於資產質量下降,該負責人回應稱,爲確保資產質量真實,該行將應納盡納逾期90天以上貸款或其他符合五級分類標準應化爲不良的貸款所致。

主要財務數據全線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唐山銀行成立於1998年,是唐山市唯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地方性股份制銀行,網點遍及唐山市區與各縣區。從現有數據可以看出該行2009年至2016年,資產規模從177.91億元一路飆升至2036.12億元,八年間暴增1044.47%。

營業收入、淨利潤隨之實現跨越式增長,數據顯示,2016年,唐山銀行2016年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爲86.06億元、14.6億元,而這兩組數據在2011年僅分別爲10.52億元、1.45億元。

爲此,該行在2016年年報中表示:“2016年,面對紛繁複雜的經濟金融形勢和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本行資產規模突破2000億元,經營管理水平實現了質的提升,出色完成了各項改革發展任務,企業發展再邁新臺階。”

彼時的唐山銀行或許不會想到其會站在這個“新臺階”上躊躇不前。數據顯示,該行2017年主要財務數據指標增速較上年全線下跌,總資產、營業收入、淨利潤增速分別爲5.12%、11.52%、5.89%,較上年對應下滑57.95、40.26、7.99個百分點。

這一態勢得到蔓延,唐山銀行在2018年交出了其近十年發展中最差的一份成績單,主要財務數據指標增速全線轉負。年報顯示,2018年該行總資產2009.04億元,同比下降6.13%;營業收入91.32億元,同比下降4.85%;淨利潤15.3億元,同比下降1.03%。

結合歷史數據來看,利息淨收入下滑是唐山銀行近兩年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該行2017年、2018年利息淨收入分別爲25.3億元、21.4億元,對應增速爲-25.74%、-15.42%。

從投資主導向直接服務實體經濟轉型

具體來看,唐山銀行利息淨收入這兩年下滑的原因截然不同。聯合資信在其2018年中旬出具的唐山銀行評級報告中表示,2017年唐山銀行利息淨收入呈現波動,主要是隨着同業存單的發行以及同業競爭導致融資成本不斷上升,唐山銀行應付債券產生的利息支出規模增幅明顯,同時客戶存款利息支出隨着存款規模的增加以及利率的上浮保持較快增長,淨利差進一步收窄,導致利息淨收入較之前年度有所下降。

數據顯示,2017年唐山銀行吸收存款利息支出43.51億元,較上年增加5.9億元;應付債券利息支出9.54億元,較上年增加9.04億元。

2018年唐山銀行利息淨收入下降主要是因應收款項類投資利息收入大幅減少所致。年報顯示,2018年該行應收款項類投資利息收入爲51.38億元,較上年減少12.94億元。

自2015年起唐山銀行將投資資產的收益計入利息收入科目,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該行應收款項類投資利息收入超過發放貸款和墊款利息收入,並逐年飆升,成爲淨利息收入的最重要構成部分。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該行應收款項類投資利息收入依次爲30億元、56.62億元、64.32億元,分別佔利息總收入的53.1%、66.21%、67.67%。

這得益於唐山銀行投資資產規模在近年來的高速擴張。從該行的資產結構可以看出,與大多數城商行不同,其投資資產規模遠高於信貸規模。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該行資產規模2140.32億元,其中投資資產規模(統計口徑包括債券投資、信託投資、理財產品及基金投資等)爲1577.32億元,較上年增加154.32億元,信貸規模僅爲340.69億元。

在當前金融監管強調回歸“存貸款”本源業務的環境下,唐山銀行資產結構顯然面臨較大調整壓力。從年報可以看出,2018年唐山銀行投資資產規模明顯壓降、信貸業務大幅增加。數據顯示,2018年該行投資資產規模爲1070.5億元,較上年減少506.82億元,降幅32.13%;貸款和墊款總額爲604.87億元,較上年增加264.18億元。

有專家表示,唐山銀行現在經歷的是一次從投資主導向直接服務實體經濟的轉型。受此影響, 唐山銀行2018年應收款項類投資利息收入明顯減少,從而導致淨利息收入出現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唐山銀行直接向服務實體經濟轉型、信貸規模明顯提升,該行資產質量出現明顯惡化,其風控能力面臨直接挑戰。年報顯示,2018年該行不良貸款餘額爲6.52億元,較上增加6.35億元,增幅達3735.29%;不良貸款率爲1.08%,較上年上升1.03個百分點。

另據歷史數據,唐山銀行過去幾年來貸款和墊款規模增速緩慢,不良貸款餘額較少。2015年至2017年,該行貸款和墊款總額依次爲303.28億元、339.09億元、340.69億元,不良貸款餘額對應爲1667.26萬元、1712萬元、1693萬元,不良貸款率對應爲0.06%、0.05%、0.05%。

對此,唐山銀行相關負責人向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2018年該行的不良貸款餘額與不良貸款率均低於全國銀行平均水平,也低於城商行的平均不良水平。同時,爲有效化解不良貸款,該行加大了貸款的撥備提取水平,2018年末,全行貸款撥備覆蓋率爲317.3%,撥備水平充足,在全國銀行中位於前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