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城市技術與應用產品博覽會寧波開幕

  9月7日,第八屆中國智慧城市技術與應用產品博覽會在浙江寧波開幕。博覽會上,400餘家國內外展商集中展示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方面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華爲在德國建設智慧城市

  華爲近些年聞名遐邇的除了市場份額穩步上升的手機終端業務,還包括“智慧城市”的快速落地。

  9月3日,在德國杜伊斯堡市政府代表團在深圳對華爲進行訪問期間。包括雷鋒網在內的幾家媒體採訪到了杜伊斯堡Sren Link市長以及華爲企業BG行業MKT與解決方案總裁喻東,就華爲在歐洲第一個包含雲、物聯網、網絡等方案的智慧城市項目到底是怎麼做的以及解決了什麼問題進行了詳細瞭解。

  杜伊斯堡是德國的工業心臟,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港口,是連通中歐的商業與物流中心,因此也被稱作爲歐洲的十字路口。

  一直以來,杜伊斯堡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包括鋼鐵、煤炭等傳統工業。Sren Link市長介紹說,“未來,數字化轉型是杜伊斯堡市的關鍵戰略,而與華爲之間的合作也正是由於這個契機而產生的。”

  在項目合作之前,Sren Link市長對於杜伊斯堡的智慧城市建設提出了三點需求:

  

  1,杜伊斯堡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訴求是通過各種方式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

  2,通過智慧城市建設,將杜伊斯堡市打造成歐洲政務雲先鋒,讓在線政務變得更加簡便、高效;

  3,杜伊斯堡市希望打造以云爲基礎的智慧城市平臺,讓城市不同領域能夠互聯互通。同時在平臺上承載IoT、UC、WiFi等服務於公衆和企業的業務,拉動杜伊斯堡市的經濟增長,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在後期建設過程中,華爲分爲“兩步走”戰略,爲杜伊斯堡市打造全新的智慧城市:

  在雲計算基礎設施層面,華爲爲杜伊斯堡提供“萊茵雲”基礎平臺,萊茵雲推動了電子政務、交通、物聯網、統一通信等領域技術創新及落地,實現以“智慧基礎”搭建爲主的“智慧杜伊斯堡1.0”建設。

  在物聯網層面,杜伊斯堡市將會使用華爲5G、WIFI、WLAN等聯接技術和物聯網平臺,實現城市部件實時感知,構建交通、物流、工業製造等基礎設施的“神經網絡”,進入以“智慧體驗”爲基礎的“智慧杜伊斯堡2.0”階段。

  據悉,目前杜伊斯堡已經成爲華爲在歐洲步伐最快、合作最深、規模最大的智慧城市項目,合作項目有包括Rhine Cloud、Cloud Campus、Cloud Telephony、DWDM等。

  從華爲爲杜伊斯堡打造的歐洲智慧城市案例可以管中窺豹大致看出,華爲智慧城市的建設便是利用各類技術從多個方面宏觀地去了解城市的綜合情況,然後對整個城市所產生的“實時數據”進行全局“實時分析”,從而自動調配公共資源,修正城市運行中的Bug,提升整個城市的運行效率。

  城市是一個數據海洋,它在無時無刻地產生包括視頻、圖片、GPS等各種信號。以往,多元海量數據一直被塵封海底,而華爲的出現,則是要用技術之劍,刺破中間介質層,挖掘數據背後的深遠價值,讓諾大的城市能夠做到互聯互通,相互感知。(來源:雷鋒網)

  石家莊鹿泉區高質量建設“智慧城市”

  智慧旅遊是鹿泉區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一環,該區設計了“121N”的智慧城市頂層架構,建設一張“城市融合網絡”,將數據匯聚在雲數據中心,並可視化地呈現在鹿泉城市指揮運行中心,同時通過鹿泉大數據平臺分析決策,支撐旅遊、環保、交通、消防、城管、安保、綜治等N個應用。

  在鹿泉區智慧城市廣場的智慧城市運營管理中心,一塊超大的LED大屏上,囊括着這座城市運營管理的各種數據。據介紹,鹿泉大數據平臺不僅實現了對景區資源的整合,還接入了跨平臺、跨部門的數據。景區和周邊道路攝像頭採集的人流車流監控數據、網絡中的遊客輿情信息數據等,海量信息全部通過一張城市融合網絡,源源不斷地匯入鹿泉大數據平臺。

  “經過對這些數據的融合和分析,最終結果可視化地呈現在運營管理指揮中心。”鹿泉區智慧城市建設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的張輝說,該中心還可以通過景區和酒店的評價排行榜,以及評價來源綜合分析旅遊業運營情況,可以將景區車流信息、停車場信息共享給交通系統,還可以通過遊客畫像,及時瞭解遊客的行爲習慣、遊客來源地、旅遊綜合評價,預測遊客的消費習慣,並提供精準營銷。(來源:河北新聞網)

  浪潮受邀出席“市長論壇-深圳智慧城市國際圓桌研討會”

  9月3日,2018(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市長論壇——深圳智慧城市國際圓桌研討會(閉門)”隆重舉行,本論壇以“新型智慧城市的創新與實踐”爲主題,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祕書長馮奎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仁忠、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峯、南昌市副市長馬駿、蘭州市副市長吳險峯、紐約市原第一副市長Anthony E.Shorris等國內外三十多個城市代表,平安、浪潮、華爲、麥肯錫、中國銀聯等企業代表相聚一堂,分享新型智慧城市發展戰略與地方實踐,共繪新型智慧城市發展新藍圖。

  浪潮致力成爲領先的智慧城市運營商,目前已在濟南、婁底、懷化等20多個地市展開智慧城市諮詢、建設、運營服務。在8月21日舉辦的2018智慧城市最佳實踐案例發佈活動中,濟南新型智慧城市案例作爲“SS先鋒模式”最佳實踐,受邀分享智慧泉城建設與運營模式。

  濟南市政府與浪潮集團根據雙方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聯合投資成立“智慧泉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爲濟南市智慧城市建設與運營的責任主體。需求導向,市場化運營。圍繞“優政、惠民、興業”三大目標,堅持政府引導、共建共享,系統集約、高質高效,穩中求進、服務發展的基本原則,建立了“一主體兩平臺”的體制機制,構建起“雲、管、端”的有機生命體,打造“感知、聯接、計算、應用”四位一體的“城市大腦”、“神經系統”和“智能感官”,探索出可複製推廣的“濟南模式”。(來源:美通社)

  地平線在湘江新區建立AI研究院

  9月3日,人工智能公司地平線發佈消息,其已與湖南長沙湘江新區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接下來地平線將落戶該新區併成立湘江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促進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場景的應用能夠面向中西部地區落地。

  湖南湘江新區是中國第12個、中部地區首個國家級新區。2016年5月,湖南湘江新區被國務院確立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示範基地。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表示,地平線重視與湘江新區的戰略合作,接下來地平線將從AI底層計算與AI產品研發層面,推動應用的落地;而地平線將以湘江研究院爲基地,基於核心的人工智能芯片技術,持續加大在中西部地區的研發投入並持續拓展業務生態,賦能各行業應用。

  地平線官方還提到,未來湘江新區將持續優化、推動對高科技企業的支持措施,以將“湘江智谷”打造成全國乃至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及產業化高地爲目標,爲以地平線爲代表的具備核心技術能力的科技企業在湘江新區的創新發展提供有利條件,打造應用示範,推動長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來源:泰伯網)

  蘭州新區智慧城市運營中心預計10月上線運行

  蘭州新區管委會9月3日透露,由蘭州新區科技文化旅遊集團負責建設的智慧城市運營中心項目將於9月底完成主體建築,預計10月中旬將正式上線運行。運營中心建成後,會在150平方米的電子顯示屏上分23個主題模型顯示人居環境、民生幸福、經濟發展等情況。

  據瞭解,蘭州新區智慧城市運營中心能夠整合城市運行各項數據,將人居環境、民生生活及經濟創新等方面內容智能化動態展示,爲管理者深度瞭解城市運行狀況、分析城市問題、滿足公共服務提供決策支持。

  運營中心以數據爲核心,通過信息化設備的互聯,整合城市運行各項數據,實現城市各領域信息的綜合管理及突發事件的應急聯動。其中人居環境板塊,主要從住行保障、水源環境、公園綠地、垃圾處理及生活環境等5個方面展示。新區的房屋施工面積、竣工面積、房屋入住率、交通設施建設情況等一目瞭然;城市用水量、飲用水達標率都可量化展示。

  蘭州新區智慧城市運營中心的建成,對於新區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有效提升城市管理能力的同時,明顯改善公共服務水平,爲新區人民未來生活提供智慧保障。據悉,下一步,新區還將搭建政務大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這是蘭州新區統一的政務信息資源整合、數據服務和共享交換的平臺。(來源:蘭州新聞網)

  金山區呂巷鎮啓動智慧城市試點項目

  上海市經信委智慧城市建設試點示範項目暨金山首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項目“智慧呂巷”日前正式啓動建設,未來上海市金山區呂巷鎮居民將體驗到越來越具有“科技感”的生活。

  呂巷雖然是上海傳統的農業重鎮,但在現代智慧城市建設領域,卻成爲第一個“喫螃蟹”的街鎮。據瞭解,呂巷“智慧街鎮”建設包括智慧社區、綜治、旅遊、警務等8大板塊,旨在更好地服務百姓生活、助力城市運行。

  在搭建“智慧街鎮”技術平臺、實現信息惠民的同時,該鎮還積極推動“智慧政務”建設。以往政務信息都是通過鎮、村居、樓組一級級傳達,往往最後在村委會或小區的告示欄上一貼了之,整個過程耗時長、程序多。如今,藉助電視互動平臺,居民可以更加及時地獲取政務和村務信息。

  “智慧街鎮”建設還是社區管理轉型升級的突破口。通過安裝攝像頭,居民可以在家中察看村居每個主要路口的情況,從而參與社區平安羣防羣治。同時,對於正在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產業的呂巷鎮來說,智慧旅遊是其中的重要子項目。通過旅遊信息推送、大客流預警、景區WiFi等功能,在呂巷鎮遊覽觀光的遊客將獲得更豐富精彩的旅遊體驗。(來源:上海市政府)

  第五屆智慧城市院士論壇將在四川彭州舉行

  第五屆智慧城市院士論壇將於9月13日在四川彭州舉行。本屆論壇圍繞“軍民融合·智慧共享”的主題,邀請10餘名院士,彙集智慧城市領域的頂級專家、行業企業、用戶羣體,通過不同角度的主題報告、專家座談等形式,共同探討新時代下智慧城市技術體系特點,並針對當前智慧城市建設提出前瞻性的建議。論壇旨在爲智慧城市領域政府、企業、學者、用戶等提供一個政、產、學、研、用融合的技術交流平臺。

  智慧城市院士論壇是由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主辦,航天科工智慧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當地政府承辦的智慧城市領域高層論壇,已分別在蘇州、北京、寧波、合肥等地連續成功舉辦了四屆。航天科工智慧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院士高端資源作爲支撐,憑藉航天大系統工程理論,發揮在智慧城市總體設計規劃優勢,結合當地政府智慧城市建設情況,藉助院士論壇共同探討智慧城市建設之路,對當地智慧城市建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來源: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贛州經開區:探索智慧城市建設

  9月4日,贛州經開區與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資源,探索建設智慧城市、發展“互聯網+產業”。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會將利用智慧產業、專家智庫、智慧城市系列標準、核心技術和基金投資資本等五大方面的運作經驗,整合國內外合作伙伴、投資企業,通過投資、招商引資和本地孵化等模式幫助贛州經開區發展智慧產業、“互聯網+”新興產業、健康醫療和旅遊資源整合產業。

  未來,雙方將從打造智慧贛州經開區示範區建設、籌建深圳智慧產業贛州創新基地、加強人才培訓及智庫建設、聯合打造智慧特色小鎮、提升現有公共資源效用、發揮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會宣傳推廣平臺作用、助力贛州經開區宣傳和招商推介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其中,在籌建深圳智慧產業贛州創新基地上,贛州經開區支持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會落地建立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投資聯盟贛州總部委員會,把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會智慧產業、專家智庫、智慧城市系列標準、核心技術和基金投資資本等五大資源引入贛州經開區,逐步建立起集創新創業、科技孵化、研發、製造、投融資企業加速器、“互聯網+”智能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交流推廣於一體的智慧園區全流程綜合發展服務區和展示中心,把贛州經開區打造成在全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智慧領軍企業區域總部+產業創新的示範園區”;在加強人才培訓及智庫建設上,根據需要,深圳市智慧城市研究會派專家爲贛州經開區政府公務人員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知識培訓,提高贛州經開區公務人員政務管理信息化水平。(來源:江西省人民政府)

  醫療交通社保社區一體化,蘭州新區開啓智慧城市新時代

  隨着城市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如今的蘭州新區,正逐步由城市建設向城市管理、運營和服務轉變,並不斷在產城融合的發展之路上邁進。待大數據產業園、城市運營指揮中心建設完成,相關應用平臺上線運行後,蘭州新區將開啓智慧城市新時代,新區居民將踏上智慧城市的幸福之旅。

  對於智慧城市建設的規劃,蘭州新區自設立之初就有着清晰的思路:頂層設計、分項實施、結合實際、統籌推進。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實際建設情況,從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務的需求出發,率先啓動一批智慧城市子項目。同時,將民生作爲發展大事、要事,逐步推進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社區等一系列智慧應用,把實惠帶給每一個新區居民,使新區真正成爲宜居、宜業的智慧新城。

  以大數據爲基礎,以技術和科技爲手段,爲全社會提供智慧化服務的智慧新區將全新“上線”。屆時,各項智慧化服務將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爲創造城市美好生活,全面提升市民幸福感和獲得感,及新區高質量快速發展之路再添新動力。(來源:蘭州晚報)

  臺達協助桃園打造智慧城市

  近日,臺達應桃園市政府邀約參與“桃園市智能路燈論壇”,分享臺達近幾年來於國內外建設智慧城市基礎建設的經驗。臺達自2010年開始發展LED智能路燈解決方案,至今累計已在全球各地安裝超過60萬盞LED路燈,其中可遠程監控的智能路燈比例已佔近10%,且每年快速成長,目前在進行路燈建置的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也採用臺達的智能路燈系統,裝設2萬餘盞具備無線連網功能的LED智能路燈,往智慧城市邁進。

  臺達照明事業部處長林昆閱表示,臺達近十年來陸續爲各縣市安裝高效LED路燈,除了提供優質照明,更享有節能效益,尤其智控型的LED路燈具備極高的擴充性,未來可依需求增設電動車充電器、環境監測器、視訊監控、信息廣告牌等等功能,透過IoT物聯網,能高效率串連、收集信息並提供多元服務,將會是智慧城市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建設之一。

  臺達已爲桃園換裝近1.3萬盞LED路燈,其中有約6,500盞爲智控型,透過臺達LED智能路燈管理平臺的遠程監控、維運管理和燈光控制等功能,較傳統水銀燈燈具可節能超過70%,年節省電費近新臺幣1,800萬元,約400萬人民幣。此外,於雅加達的裝設的2萬盞LED智能路燈也搭配智能路燈管理平臺,預計每年較原先使用的傳統高壓鈉燈可以節電至少48%。(來源:千家智客)

  衆盟數據與長春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共推智慧城市建設

  9月4日,由長春市政府主辦、長春市商務局承辦的“2018中外企業家走進長春活動——投資環境說明會暨合作項目簽約”在南湖賓館舉行。此次活動以“積蓄髮展動能,助力長春振興”爲主題,目的是進一步提升長春市對外開放水平,攜手中外優秀企業,加快推進長春智慧城市建設。

  據悉,在長春市商務局的全力組織推進下,經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本次會議共有20個國家和地區的181戶企業278名代表參會,涵蓋國內外500強企業和上市公司、戰略投資者、各行業領軍企業、商界精英人物、簽約項目代表等。會議上,共簽約14個項目,簽約金額342.2億元(含中資327.2億人民幣,外資2.2億美元);4個戰略合作協議,協議金額12億元,合計金額達354.2億元。

  活動現場,長春市淨月高新區管委會與衆盟數據(上海重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戰略合作簽約,衆盟數據作爲大數據和AI技術的踐行者和引領者,將成爲長春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量。

  對於未來的發展,衆盟數據表示,將繼續紮根於線下數據領域,堅持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以大數據與產業的結合爲目標,融合人工智能及物聯網等技術,持續深挖線下數據價值,設計體系化的線下數據落地應用解決方案,將線下數據的實踐創新經驗快速複製、落地到各個垂直領域,用線下數據資產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實現商業智能化,打造實體經濟發展新高地。(來源:北京商業報)

  陝西發佈《關於加快推進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

  省政府網站公佈《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將通過五項主要任務,建設完善便民服務、高效透明的在線政府、精準精細的城市管理、融合創新的數據產業、自主可控的安全體系,不斷推進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有序發展。

  根據《意見》,陝西省將利用現有信息化基礎資源,構建市級一體化雲計算中心,實現軟硬件資源的共建共享、集約使用;利用現已建成的數據傳輸網絡,構建市級統一的數據資源傳輸網,打造市級互聯互通的網絡基礎環境。建設市級新型智慧城市數據交換共享平臺,與省級大數據交換共享平臺直連互通;推進數據資源標準化和開發利用,形成市級統一的數據資源管理平臺和數據開放服務平臺。

  在優政惠民的“六個一”基礎工程方面,建設覆蓋城市管理、安全生產、應急處理、社會綜治、社區服務等事務爲一體的網格化管理系統,實現社會管理服務的網格化和精細化。整合現有交通、社保、小額支付、公共事業代收費、醫療等領域實體卡,實現“一卡多用、一卡通用”;鼓勵推進以智能手機爲載體的虛擬化社會公共服務卡建設和使用。建立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實現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一站式”受理、全程化公開。開通城市統一服務熱線,與各部門公共服務電話連通,實行“一號對外、集中受理、分類處置、統一協調、各方聯動、限時辦理”。將行政審批、公共和生活服務信息推送至統一的APP和微信平臺,實現快捷方便的查詢與辦理。擴大公共區域無線網絡覆蓋,推動公共場所和交通設施提供無線網絡接入服務。(來源:三秦都市報)

  南寧打造多個便民平臺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9月6日,南寧市召開智慧城市建設新聞發佈會。南寧市發展改革委主任丁偉介紹了“智慧南寧”建設總體情況。

  丁偉表示,南寧市在今年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重點打造城市級公共服務移動應用平臺“愛南寧APP”。該平臺自今年1月19日正式上線以來,彙集了各部門的便民應用,建成了統一的“用戶中心、信用中心、支付中心”,實現了用戶身份的統一認證、信用信息與信用場景的對接、多元化的在線支付手段,爲南寧居民提供涵蓋政務服務、城市生活、交通出行、衛生健康四大板塊的信息及服務。目前,平臺已上線的應用超過60項,註冊人數突破20萬,中臺用戶數達70萬人。

  此外,南寧市還通過推進便民出行,建設便民出行管理系統、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監管平臺、智能公交電子站牌等,改善市民出行環境,提高公共交通服務質量;啓動“一碼通城”項目,彙集全市各個生活場景的互聯網票務系統,實現一個二維碼“玩轉”南寧。

  未來,南寧市將通過推進突出惠民的“智慧南寧”建設、做好信息資源共享開放、優化“智慧南寧”健康發展軟環境、多管齊下構築南寧市網絡安全防護體系等舉措,持續發力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來源:中青在線)

  超頻三斥資約3億元投建LED環保節能智慧城市項目

  9月6日晚間,超頻三發佈公告,爲滿足公司業務快速發展的需求,經雙方友好協商,公司擬與湖北省荊門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荊門市人民政府”)簽署LED環保節能智慧城市項目投資合同書,在荊門高新區﹒掇刀區投資建設LED環保節能智慧城市項目,項目一期投資預計3億元人民幣。

  據公告顯示,投資項目的實施主體爲中國投資諮詢有限責任公司(或其關聯公司)與深圳市超頻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智慧城市產業投資母基金;並由該母基金在項目所在地投資設立項目子基金,通過該子基金投資設立項目公司,並由該項目公司作爲荊門高新區﹒掇刀區投資建設LED環保節能智慧城市項目的實施主體,承擔和享有本協議項下的權利和義務,具體母基金和子基金及項目公司設立的相關事宜合同內容由合作各方等另行簽訂。

  超頻三表示,本次協議的簽署,符合公司未來的戰略發展規劃,若雙方針對本協議約定範圍展開具體項目合作,將對公司未來業績產生積極影響。公司通過切入智慧照明、智慧城市的建設中,並探索可在其他地區複製的業務模式,帶動公司LED照明產品的銷售,擴大主營業務;還將有助於公司LED照明業務鏈條的拓展,提升公司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實現公司持續、穩定發展,符合公司的戰略發展需要,有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來源:LED在線)

  鶴壁城市雲計算中心助推鶴壁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自6月1日中國(鶴壁)機器人硅谷項目(下稱“機器人硅谷”)簽約以來,鶴壁城市雲計算中心(下稱“雲中心”)全力配合鶴壁市委、市政府開展機器人硅谷招商工作。截至目前,機器人硅谷已成功引進北京卡雷爾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精建大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的10餘個優勢項目,極大地延伸了鶴壁市人工智能產業鏈。

  在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機器人硅谷招商工作的同時,雲中心與中國機器人產業創新孵化聯盟、市經投公司、市城投公司、市汽車工程學院、海創基金、863創業園、德國柏林斯泰恩拜斯大學等單位強強協作,全面開展“九個一”項目的建設工作。目前,即將完成機器人硅谷運營公司註冊、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研究院頂層設計、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學院創立、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產業基金設立、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展廳建設、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建設等工作,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對鶴壁市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來源:河南省人民政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