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你一次美食穿越之旅,古代江南走不走?

上海攜手英國泰特美術館打造浦東美術館 | 周梅森談新劇《人民的財產》| 歐洲備展拉斐爾逝世500週年 | ......

如果給你一次美食穿越之旅,古代江南走不走?

......“圖畫書界奧斯卡”

“一尺鱸魚新釣得,兒孫吹火荻花中”(鄭谷),“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白居易),詩人們都說出了一個意思:食材名貴與否倒在其次,就地取材,喫口新鮮,確是美食的一大要緊事。

如果給你一次美食穿越之旅,古代江南走不走?

閒話喫與美食

文 / 小海

說到喫,一般人都認爲,皇帝是最有口福的。然而真正想喫的、能喫的菜,可能也沒幾樣,只不過他是皇帝,要一個喫的儀式感,假借胃這隻皮袋子,來滿足一下威權和佔有慾。

清代順治皇帝喜愛菠菜,稱之爲“紅嘴綠鸚哥”。北京一年四季有菠菜,傳說即爲迎合帝旨。深恐皇帝一旦傳菠菜,而無菜品供御,可能要受處罰。魯迅先生在《談皇帝》的雜文中,借往昔家中一個老僕婦之口,講對付皇帝的方法:“喫的東西不能隨便給他喫,倘是不容易辦到的,他喫了又要,一時辦不到;——譬如他冬天想到瓜,秋天要喫桃子,辦不到,他就生氣,殺人了。”

如果給你一次美食穿越之旅,古代江南走不走?

■ 宋 趙佶 文會圖(局部)中的茶席

皇帝不任性,算作老百姓的福份。宋朝魏泰《東軒筆錄》記載:宋仁宗一日晨興,語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飢,思食燒羊。”侍臣曰:“何不降旨索取?”仁宗曰:“比聞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爲例。誠恐自此逐夜宰殺,以備非時供應。則歲月之久,害物多矣。豈不可忍一夕之餒,而啓無窮之殺也。”這個肯委屈自己,忍飢挨餓的皇帝宋仁宗,還有不少類似“克己復禮”的佳話。一個調查信息問,如果可以穿越,你願意生活在哪個朝代?更多的當代人是選了宋代的。

我們看故宮博物院開發的一款叫做“皇帝的一天”的文化衍生項目,發現當皇帝也是累死累活的,起早貪黑,勞心勞力。歷朝歷代,累死的、愁死的皇帝,喫什麼都沒味的皇帝,也不是極個別的。

如果給你一次美食穿越之旅,古代江南走不走?

■ “皇帝的一天”app截圖

對平頭百姓來說,真正喫不厭的還是家常菜,這也是過日子的喫法,生活的滋味就在其中。

2018年,是陸文夫先生創辦《蘇州雜誌》三十週年,又恰逢他的小說《美食家》新版首發,《蘇州雜誌》現任主編陶文瑜兄有個特別好的創意,請大家到蘇州觀前街名店得月樓和新聚豐,品嚐陸老師書中提及的蘇幫菜滋味。這個主意真的是太好了。這頓飯我默記了菜譜,感覺蘇幫菜中最合我意的還是家常菜。爲什麼?家常菜作爲基本功,羣衆過手千錘百煉過,廚師要出彩、高人一籌,尤見內力。

如果給你一次美食穿越之旅,古代江南走不走?

■ 《美食家》河南文藝出版社2018年版

陸文夫在《美食家》中假借美食家、小說主人公朱自冶之口,講蘇幫菜第一位並非選料、刀功、火候什麼的。他說,蘇州菜除掉甜菜之外,最講究的,便是放鹽。鹽能調百味。他舉例說,如果在名菜䰾肺湯中忘記了放鹽,那就是淡而無味,即什麼味道也沒有。鹽一放,味道來了,肺鮮、火腿香、蓴菜滑、筍片脆。鹽把百味吊出之後,它本身就隱而不見,從來就沒有人在鹹淡適中的菜中喫出鹽味,除非你把鹽放多了,這時候只有一種味:鹹。什麼刀功、選料、火候,一切都是白費!

朱自冶的道理還在向前發展,他說:放鹽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應人、應時而變。一桌酒席擺開,開頭的幾個菜都要偏鹹,淡了就要失敗。爲啥?因爲人們剛剛開始喫,嘴巴淡,體內需要鹽。以後的一隻只菜上來,就要逐步地淡下去,如果這桌酒席有四十個菜的話,那最後的一隻湯簡直就不能放鹽,大家一喝,照樣喊鮮。因爲那麼多的酒和菜已喫了下去,身體內的鹽份已經達到了飽和點,這時候最需的是水——

朱自冶講得神乎其神,有點炫技的味道,那是陸先生刻畫人物的需要,也符合主人公的身份。後半生,他就靠了自己的一張嘴活着,其實這一生,他也就爲張嘴在活。

如果給你一次美食穿越之旅,古代江南走不走?

朱自冶的“鹽論”,讓我想起西晉名臣荀勖的故事。荀勖不僅有個能辨音律的好耳朵,更有一張刁嘴巴。嘗一下菜品,就能知道是用什麼木材燒出來的。有一次,晉武帝故意刁難他,特意拿宮中馬車的木輪劈了當柴火,燒出菜來考他。荀勖只聞了聞菜味,就侃侃而談:“這道菜是用馬車的輪子劈了當柴火燒的,而且這木頭劈下來的輪子,已經整整用了八年。”晉武帝立馬派人覈對,居然分毫不差。《世說新語·術解》中有差不多的記錄:“荀勖嘗在晉武帝坐上食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問之,實用故車腳。”後人便以“食辨勞薪”來比喻識見卓越。當然,這和陸老師筆下的美食家一樣,都是小說家言,不必較真。陸老師怕人上當,在《美食家》篇末,特意點明小說中人,實屬虛構。

自古君子遠庖廚,君子動口不動手。孟夫子擔心“飲食之人,則人賤之矣,爲其養小以失大也”。清人顧仲,卻乾脆寫了本類似菜譜的書,就叫《養小錄》。民以食爲天,江南人、尤其蘇州人,可不以爲喫是小事,他們向來以家鄉菜爲傲,甚至爲此拋官棄爵。《世說新語·言語》記載: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雲:“有千里蓴羹,但未下鹽豉耳。”《世說新語·識鑑》中亦有記載:張季鷹闢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裏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這被大江分隔南北兩地之人,見識、志趣還真不太一樣。

如果給你一次美食穿越之旅,古代江南走不走?

■ 程十發 鱸魚圖

蘇州人,恐怕也不認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的聖人之言,相反,似乎倒有點唯女子與美食皆不可辜負的意思。他們寧肯自己下廚,也不能讓喜歡的人被油煙燻俗了。這個傳統還由來有自。南宋筆記《三徑野錄》描述蘇州風俗:“吳中婦女驕惰,皆不肯入庖廚,飢則隔窗索喚,市食盈筥,至不下樓。”

365天,人們是要過日子的。他們更多想的不是冬天喫瓜,秋天喫桃子。喫上當季的時令菜、新鮮菜,才最是實惠而又受用的。

清人袁枚在《隨園詩話補遺》中,用百姓日常生活之妙悟,來考察詩文之要旨:凡菱筍、魚蝦,從水中採得,過半個時辰,則色味俱變;其爲菱筍、魚蝦之形質,依然尚在,而其天則已失矣。諺雲:“死蛟龍,不若活老鼠。”蘇州地處北緯31度左右,四季分明,物產豐富,各種食材,各個不同時節,都有時鮮上市,進入尋常百姓家。生活於蘇州這麼一座水鄉城市的人,對袁大才子的話自有一番心得。

如果給你一次美食穿越之旅,古代江南走不走?

■ 插畫《早市》 ©️黑眯

“一尺鱸魚新釣得,兒孫吹火荻花中”(鄭谷),“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白居易),詩人們都說出了一個意思:食材名貴與否倒在其次,就地取材,喫口新鮮,確是美食的一大要緊事。

如果給你一次美食穿越之旅,古代江南走不走?如果給你一次美食穿越之旅,古代江南走不走?

2018文學報合訂本 已上線微店

如果您不想錯過每日我們推送的資訊,

可將公號設爲星標,

作爲特別關注。

如果給你一次美食穿越之旅,古代江南走不走?如果給你一次美食穿越之旅,古代江南走不走?如果給你一次美食穿越之旅,古代江南走不走?

文學照亮生活

公號:iwenxuebao

網站:wxb.whb.cn

郵發:3-22

掃描左邊可進入微店

文學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