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业就业在荆州】李东平:打造比潜江更优质的虾

最近几年,养虾的浪潮越来越热。靠着这个致富的人很多,但是像李东平这样在四年时间内,就把龙虾基地扩张到千亩的,却很少见。今天的就业创业在荆州,带您认识江陵县的养虾大户——李东平。

李东平今年40岁,老实憨厚的他,有颗不安于平凡的心。早在2014年,他还在一家农业公司工作时,就凭借自己敏锐地判断,瞄准了龙虾养殖业。当时,潜江小龙虾火爆异常,小龙虾配啤酒,一度成为夏季标配。看到市场需求如此之大,李东平心动了。说干就干,当年他就辞职,流转了108亩土地,开始了创业。创业的第一步,他找到在农业公司工作时积累的人脉,喊了几个潜江的养虾老手,给予他技术支持。

养虾先养草

所谓养虾先养草,李东平的龙虾田底部,生长着肥沃的水草,小龙虾在底部“遛个弯”,不仅能洗掉一身的泥土,还能练出“肌肉”来。李东平的养殖基地里出产的小龙虾肉质Q弹,已经达到了可以生吃的地步。

凭借着过硬的养殖技术,李东平第一年养殖就大获成功,让创业之初的他信心倍增。就在他踌躇满志,想要进一步打开市场时,问题出现了。他想在原来的108亩基础上,将基地扩大到1030亩,但是当地的农户却不愿意将土地流转给他。田地就是农户的饭碗,流转给别人养虾?农户十万个不愿意。没办法,李东平只好求助村干部,挨家挨户给农户做思想工作。李东平给农户算了一笔账,一亩田种农作物虽然最高能赚到900元左右,但是一旦碰上天灾人祸,还能不能赚到这个数字就不一定了,再除去劳动成本,能够得到的回报其实并不高。

假如把农田流转给他,一亩田可以得到1000元的流转费,坐在家中就可以得收入。 农户听了之后,这才放下心来,同意流转土地。

开发新模式

流转到土地后,李东平的龙虾养殖事业踏上了一个新台阶。2015年,他的龙虾基地就超过千亩,远超同行。但是如何在众多养殖户中,杀出重围,成为他思考的第二个问题。在最初的稻虾连作模式上,他又通过多方考察,研究市场,发展出藕虾连作、精养等多种模式。

其中,稻虾连作模式的小龙虾只需养殖一两个月,就可以外销,满足大量供货的需求;藕虾连作模式的小龙虾吃微生物和荷叶长大,属于无公害产品,可以供应三种养虾模式共生,李东平的龙虾基地再也没有淡旺季之分,销售渠道也大大拓宽。但他没有躺在自己的成就上睡大觉,眼光依然随着市场变化不停改变。一旦小龙虾市场退热,新的养殖项目就要提上日程。最近,他又看中了罗氏沼虾的市场,现在已经准备将一部分基地拿来试养。

今年,李东平又流转了1200亩土地,基地总面积已经达到2230亩之多。而生于斯长于斯的李东平致富不忘本,心里牵挂着家乡的农户,时时刻刻想着带他们一起致富。 当地农户的土地流转出去后,很多人赋闲在家。李东平就在老家白马寺村开起了电子厂,让当地农户在家门口上班,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里。目前,电子厂里共有33名员工,其中有18人是贫困户。每人计件收费,最高的一个月可以拿到两千多元。

目标

现在,李东平的龙虾事业越做越红火,还带动周边的乡亲们致富。像李东平这样,能在四年之内把事业版图扩张得如此快的人,野心肯定不小,不过这一次,他想的是要为荆州争光,让所有人都知道,除了潜江龙虾外,荆州市江陵县,也能产出最优质的小龙虾!

荆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江汉风》

首播时间:17:55-19:00

首次重播: 23:10

二次重播: 次日11:45

为您为我说实话 知冷知热江汉风

欢迎拨打新闻热线:0716——8234567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