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就是因爲黃河流域的地形複雜,所以纔會誕生如此神奇的景觀吧,據說位於壺口瀑布南邊大概65公里的地方,有一段地方河谷突然變寬,於是就形成了很明顯的水位差,被人稱爲“龍門三跌水”,傳說中那個地方就是鯉魚跳龍門的地方,鯉魚從那裏跳過龍門之後,就化身成爲龍了。不過,我倒是覺得黃河古道有很多地方都地勢奇險,都適合當這鯉魚躍龍門的地方。

我對導遊說起了“鯉魚跳龍門”的故事,順便問問她關於這壺口瀑布是不是還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呢?導遊看見我們大家都很感興趣,於是也不顧隆隆的水聲,扯着嗓子喊着給我們講了一個有關於大禹治水的故事。

據說,關於壺口瀑布有很多傳說,不過其中最著名的還是禹鑿孟門的故事,相傳在古時候,黃河水受到了大山的阻礙,所以造成了嚴重的水災,大禹治水的時候,仔細地瞭解了當地的地形,然後想到了要通過疏通河道的方法來治理洪水。

鯉魚跳龍門發生在什麼地方?大禹治水時去過壺口瀑布嗎?

圖片來源網絡,不包含於原創部分,下同

他“先壺口,次孟門,後龍門,依次鑿時,引水而下”,組織老百姓在周圍的山體上挖掘了起來,疏通了河道,並且在山頂鑿了鎮河用的石牛,那石牛大展神威,讓河道疏通能夠順利進行。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最後甚至捨生忘死,將自己的身子化成了一隻巨大的白熊,親自挖着那些堅硬的岩石。

大禹治水的故事我從小就聽說過,但是今天親眼看見壺口瀑布的壯觀,再聯想當年大禹就是帶着民夫在這樣洶湧的河水中奮力前行,挖掘河道,我便感到內心震撼不已,千年之後,孟門依然在怒吼的波濤中巋然不動,正應了“臥鎮流狂”這四個字啊。

鯉魚跳龍門發生在什麼地方?大禹治水時去過壺口瀑布嗎?

望着這“山石爲禹所鑿”的孟門山,看着眼前的巨巖蒼穹,衰草野花,不由得讓人感嘆歲月滄桑。大禹雖然已經成爲了傳說中的人物,但是他的傳奇故事,還有那種中華民族奮勇不屈、從不屈服的精神,卻一直流傳了下來,凝聚成了中華民族流傳千古的血脈。

在導遊的安排下,我們坐上了旅遊車,導遊告訴我們,若是想看壺口瀑布全貌的話,其實還應該走遠一點,還有黃河壺口大橋,那也是不能不看的奇觀啊。

我的眼睛一直都盯着窗外,生怕漏掉了任何一點的風景。壺口瀑布的上面是一些落差較小的瀑布,它們雖然規模不如壺口,但是它們卻是在爲進入壺口而積蓄力量,就是這些小瀑布,匯聚在一起,才形成了壺口瀑布那壯觀無比的景象。

鯉魚跳龍門發生在什麼地方?大禹治水時去過壺口瀑布嗎?

看到這裏我不由得想起了《荀子》裏的名言:“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或許壺口瀑布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吧。無數小瀑布匯聚在一起,最後就形成了滔天的巨浪,在半空中如同霹靂一樣炸開,形成飛濺的水霧,籠罩住人們的視線,壯觀如同雲海一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