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麗靚

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今年將出臺深化員工持股改革指導意見,有望啓動第二批員工持股試點。2019年,擴圍、放權將成爲國企混改關鍵詞,改革試點發力將呈批量推動態勢。國企改革全面發力將爲資本市場釋放新紅利。目前,在第三批混改試點中,10家央企混改方案已批覆9家,第四批100家以上國企混改試點將加快推出。創建世界一流示範央企、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兩類公司”等改革的核心也都指向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將在今年相繼落地。混改已進入試點全面鋪開關鍵期。

七大重點領域混改提速

北交所的數據顯示,2018年,北交所通過產權轉讓和增資擴股兩種方式助力196家國有企業完成混改,同比增長24.84%,共計引入社會資本450.22億元。各級國有企業在北交所通過產權轉讓方式完成89項混改項目,引入社會資本184.22億元。各級國有企業在北交所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完成107項混改項目,募集社會資本266億元。2018年通過北交所以股權轉讓或增資方式讓渡50%以上股權的國有企業45家,同比增長36.36%,基本屬於充分競爭領域企業。

2018年以來,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七大重點領域均有相關國有企業通過北交所實施混改,完成19項,同比增長18.75%,共計引入社會資本130.76億元,同比增長130.98%。

中鹽股份增資項目於去年11月在北交所掛牌,據中鹽股份披露的信息顯示,此次混改擬徵集不少於2家投資者,新增股東持股比例不超過增資後企業總股本的39.9%。

“目前,電力、鐵路、石油、軍工等七大領域混改正大力推進,競爭性領域國企混改也正在加速。”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表示,2020年國企改革要做階段性總結,2019年是一個關鍵年份,各項改革將進入全面落地期。目前,國家電網啓動特高壓直流領域引入社會資本。中國電信旗下翼支付、中通服混改試點亦穩步推進。各大央企年度會議將混改作爲今年改革重點之一。創建世界一流示範央企、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兩類公司”等改革的核心也都指向積極推進混改,增加開放廣度和深度。今年國企混改試點數量將全面擴圍,員工持股將迎來新進展。

地方國企改革明顯加快

從各地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以及一些地方的國資委部署看,混改仍是2019年各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重點任務之一。

據知本諮詢發佈的《2019中國國企混改研究報告》(簡稱報告)表示,各地加快混改,不僅試點發力,更呈現批量推動態勢。各地國企混改圍繞各區域產業特色深度混改,尤其是山東、山西、天津、浙江、遼寧、廣州等地推動混改力度明顯加大。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表示,地方爲搞活搞好國企,增加國企發展資金供給,確實需注入新鮮血液,今年地方國企改革會明顯加速。一方面,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點、第三批以及第四批混改試點大部分是地方國企,今年將進入落地實施期;另一方面,混改將成爲拉動民間投資增長有力手段。因此,在推進混改過程中,地方會比央企要更快一些。

重心由“混”向“改”轉變

劉興國表示:“今年,國企混改擴圍、放權、綜合性改革將成爲大趨勢,試點企業方案將加快落地,在體制機制上迎來新進展。”

報告指出,2019年國企混改將以“放”爲主,帶來重大機遇。一是放權,國資委授權調整力度加大,國企內部有望分級授權;二是放開,試點政策不再是試點專利,而是適用於全體國企,有適度創新突破空間;三是放大,產業領域覆蓋範圍會更廣,混改層次由二三級公司向一級公司延伸,機制改革會加速。

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認爲,混改向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發展,重心由“混”向“改”轉變。從“混”的角度考慮,要切實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大力支持和帶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從“改”的角度看,內容是以國企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引入外部競爭,從而提高國企經營效益和競爭活力,全面提升國有企業投資價值。2019年的混改將有更多民企參與,而國企實質上是在支持和援助民企。

責任編輯:凌辰 SF17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