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是一個提琴初學者,或是一個演奏家,我們都建議你仔細讀一下這一篇文章,這不但會幫你省去很都麻煩,而且還能爲你省下很多不必要的修理費用。由於提琴類樂器基本上都是由木材製成的,雖然其外殼有一層油漆保護着,但是它的內壁卻是不設防的。潮氣可以通過f孔進入琴體內部,它對琴的不良影響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象。提琴的木材吸收潮氣裏的水分後就會膨脹,特別是在又潮又熱的情況下,膨脹就會更爲厲害。受此不良影響,樂器可能有下列變化:

1、琴頭部的絃軸卡死

2、拉線板後的尾筋變長。

3、指板下降。

4、音柱變短。

5、聲音發暗,變悶,變小。

6、嚴重者更可能油漆發黏;琴框開膠;甚至琴脖子連指板一起掉下來。

在潮溼的環境下如何保護你的提琴?


讓我們來對上述各種情況略作分析。

提琴的絃軸爲什麼會轉不動而卡死在軸孔裏?由於絃軸和琴頭的絃軸盒子不是用同樣的木材製作的,它們受潮後的膨脹係數不同。絃軸盒是由乾透的楓木製作的,且兩面都有油漆保護,潮氣較難大量滲入。而絃軸是由烏木或黃楊木、棗木等木材製成的。他們在受到潮氣侵入後,很容易發脹變粗。如絃軸木材較新,膨脹就更爲嚴重。

這樣的情況發生時,千萬不能用死力強行扭轉絃軸,不然很可能把絃軸扭斷。正確的方法是:先用適當的力量,試將絃軸向反向扭松,然後才向正前方向調音。假如連這樣也轉不動,也許可試用一個音柱或類似的小圓木,放在絃軸的尾端,用小錘輕輕敲打,將絃軸向反方向敲松敲出。如果這還不行,唉!只好去找修琴師傅處理。其實琴軸轉不動,就是給你一個信號:提琴已經受潮,要趕快採取保護措施了。

提琴受潮之後的第二個可能的變化是:拉線板的尾筋變長。一般正常的提琴的有效弦長是328毫米~330毫米。其1/6即是55毫米,就是拉線板到琴橋的正常距離。如果這個距離變短了,也就是尾筋變長了,這會減少了琴絃對琴橋和麪板的壓力,使得整體的振動變弱,因而失去應有的光彩,聲音變暗,變小。

受潮後的第三種可能的影響是:指板下沉。很多人(包括不少專業人士)認爲,在潮溼環境下,指板下降的原因是四條弦對琴頭的拉力所造成的。因此有人就在指板與琴的面板之間添加一塊硬物來頂住指板。其實這樣的效果十分有限。因爲指板下沉的真正原因,是因爲潮氣侵入了琴體,從而使提琴的面板弧度膨脹升高了,相對看來就好像指板下沉了。這個變化是不能靠墊指板去解決的。趕快讓提琴除溼防潮,是當務之急。

在潮溼的環境下如何保護你的提琴?

由於受潮而使面板弧度發脹變高,還會使內部空間變大。這也就會使得原來長度適當的音柱變短了。而音柱是提琴發音的靈魂,這時提琴的共鳴就會減弱,音色變得細小暗啞。更嚴重的甚至於音柱跌到(靈魂出竅了)那麻煩就更大了。

提琴受潮後,還可能使得琴的油漆發黏。有些琴漆較爲軟性難幹,特別是一些剛做好不久的提琴,更容易發生油漆粘底(粘在琴盒底部)的現象。

由於提琴的各個部件都是用動物膠來黏合,在溼熱的環境下,動物膠很容易溶化和失去黏性,從而造成琴板開膠。嚴重時甚至連琴頸,琴頭都會脫膠掉下。一個曾經轟動一時的實例:1998年,著名的大提琴家馬友友到臺灣去演出時,由於樂器受了潮,大提琴師的琴頸掉了下來。幸虧他在臺灣找到了一位非常傑出優秀的修琴是張瀚心(曾在意大利克萊蒙那學藝,師從莫拉希)及時將琴修好,順利演出成功!雖然受潮的提琴是可以修復的,但是昂貴的修理費和諸多麻煩不便,豈不令人心煩。所以事先的防潮工作是千萬不能馬虎的。

要想防微杜漸爲自己的樂器做好防潮工作,首先要對自己的居住地及將要去的目的地之氣候環境有一定的認識。例如在中國,南方要比北方潮溼,近海城市要比內陸潮溼。南方的潮溼季節較長,從2月到9月。北方略短,則是3月到5月。而北京地區在8月左右出現的桑拿天氣,又是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時節。

一般來說,我們希望提琴的周圍相對溼度不要超過60%。否則就可能對提琴造成不利影響。一個真絲的琴套及一個密封度較高的琴盒,對提琴的防潮是很有必要的。因爲他們都能大幅度地減緩潮氣的侵入。如果閣下居住的城市是會有潮溼的季節,那麼千萬別忘記買一個帶有溼度計的中高檔次的琴盒,這對保護您的樂器是非常適合的。

在潮溼的天氣和環境裏,如需要把琴拿出來使用,就要事先把室內的相對空調或抽溼機打開。如果這兩者同時使用,在20分鐘之後,當可將室內的相對溼度降低到50%左右。

在潮溼的環境下如何保護你的提琴?

爲了保護您珍愛的提琴,特別是容易受潮開膠的老琴,最好的辦法是去買一個專爲保護高級攝影器材而制的防潮箱。其不同的尺寸,最大可以放入五六把小提琴。這種防潮箱都帶有恆溫恆溼的控制功能。在一個小時小範圍內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據香港和廣州的一些小提琴收藏家的反映,在這種防潮箱的保護下,他們的珍貴名琴的聲音及琴體結構均能保持在令人滿意的狀態。

版權聲明:本文由琴界網·曹氏提琴(中國)直營店提供,歡迎閱讀,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