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兩國互爲一衣帶水的鄰邦國家,兩國從古代開始就一直保持着長時間的友好往來。然而自近代以來,日本一改此前同中國保持的長時間友好相處局面,多次對中國發動大規模的侵略戰爭。1931年,日本更是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並在此後的三個月內完全佔領中國東北,由此挑起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

14年侵華戰爭中,日本從中國搶奪了大量的資源和財富,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和損失。然而邪惡始終壓不過正義,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最終在中國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擊下投降,中國人民贏得了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然而即使在最終戰敗宣告投降之前,日本仍然在試圖負隅頑抗,並曾設想以中國東北的一座城市爲根據地,繼續其罪惡的侵略行動,這座城市就是位於我國吉林省的通化市。

通化給我們的感覺像是一個人口非常之多的城市,因爲我們在打電話時經常能聽到有系統的提示音:您撥叫的用戶正在通話(化)。當然了,這只是一個開玩笑的梗而已。其實通化在中國的衆多城市中並不起眼,因爲它無論從城市規模、人口數量還是影響力等方面看都是極爲普通的存在,所以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日本爲何對這樣一個不起眼的東北小城興趣如此之大。然而當你瞭解通化所處的地理位置之後,你大概就不會這麼認爲了。

從地圖上看,通化南與朝鮮接壤,西與遼寧省交界,北與吉林省的大城市長春、吉林市相鄰,地理位置異常重要。由於日本早在1910年就正式吞併了朝鮮,因此如果能完全控制通化的話,那便可以達到進可攻中國,退可守朝鮮的戰略目的。因此這也是爲什麼日本人對通化如此渴望的原因所在。

正是因爲通化在日本人眼裏的特殊地位,因此在侵華戰爭後期,日本在通化地區也做了一系列縝密而詳盡的戰略部署。日本人根據通化地區羣山環繞的特點,在當地挖掘了許許多多的山洞,還依山構築了很多的碉堡壁壘。在1945年即將戰敗前夕,日本控制下的僞滿州國還特意將都城從長春遷移到了通化,隨之而來的還有大量的日本僑民。這一切都昭示了日軍妄圖以通化作爲據點,繼續同中國的抗日軍隊進行周旋和頑抗的野心和企圖。

不過日軍的如意算盤很快就被現實無情的擊碎了。1945年2月,美、英、蘇三國就儘快結束二戰以及確立戰後國際秩序等問題進行了詳盡的探討,並最終達成了一致,這就是著名的雅爾塔會議。會後,100多萬裝備精良、全副武裝的蘇聯軍隊出兵中國東北,在極短時間內以摧枯拉朽之勢將殘留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殲滅殆盡。日軍在侵華戰爭後期苦心經營的通化大本營當然也被蘇聯軍隊解放。日本人進行侵華反攻戰的最後一絲希望就此灰飛煙滅了。

如今偉大的抗日戰爭已經過去了70多年,戰爭的硝煙也從神州大地上慢慢褪去。今天的通化市已經成爲吉林省東南部的一座重要城市,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是高句麗文化、薩滿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中國著名的的葡萄酒和鋼鐵生產基地。可以說日本的侵略陰謀並沒有將這座美麗的城市征服,它在新中國新世紀又煥發出了自己新的生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