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各有千秋,《紅樓夢》寫的是纏綿悱惻的兒女情長;《三國演義》說的是英雄豪傑的家國情懷;《西遊記》講的是人鬼佛神的奇幻歷險。而《水滸傳》道的則是忠肝義膽的兄弟情義。不過在這場轟轟烈烈的男人戲中也有女性身影的出現,扈三娘就是水滸中爲數不多的女性形象之一。在所有的梁山108位好漢之中,扈三娘可以說是少有的顏值與武藝雙雙在線的水滸女英雄。不過這樣的美貌並沒有給她帶來任何好處,她從被迫上梁山開始便註定了其下半輩子的悲劇人生。

一開始,扈三娘及其兄扈成應祝家莊之邀幫助其抵禦梁山進犯,後來扈三娘在戰場上被林沖生擒,祝家莊也被梁山人馬攻破。眼見大勢已去,扈成爲求自保同時也爲了救出妹妹扈三娘,於是便捉住祝家莊的祝彪前來投靠梁山。半路途中扈成遇到了梁山的黑旋風李逵,結果李逵不問青紅皁白便殺了祝彪,之後還"直搶入扈家莊裏,把扈太公一門老幼,盡數殺了,不留一個。"扈成也因此被迫逃走。由此看來,扈三娘與梁山有着殺父逼兄的血海深仇,理應與宋江等人勢不兩立。然而讓人不解的是,此後扈三娘不但嫁給了梁山上又醜又挫的矮腳虎王英,此後還隨梁山人馬一路南征北戰,直到最後接受朝廷招安,死於征討方臘之戰。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扈三孃的逆來順受呢?

原因很簡單,扈三娘很可能患上了一種學名稱之爲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心理疾病。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叫做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它的大意說的是被害者與實施侵害行爲的施暴者在相處過程中,逐漸對施暴者產生了一種由牴觸再到好感、最後發展成爲一種依賴關係的心理過程。這種關係形成之後,受害者不但不會對施暴者有絲毫反對,而且還會反過來死心塌地的服從和幫助他。而扈三娘在投降梁山之後的表現完全符合這種心理疾病的特徵。

扈三娘在成爲梁山俘虜之後,她的全家都被李逵屠殺殆盡,唯一的哥哥也逃之夭夭不知所蹤,因此此時的扈三娘可謂是山窮水盡無依無靠。縱使她的武功再怎麼高強,然而面對着一羣如狼似虎的草莽亡命徒,她也很難實施自己的復仇計劃。

另一方面在上梁山之後,以宋江爲首的梁山衆人待扈三娘似乎也還不錯。宋江將她認作自己的乾妹妹,這使扈三娘在梁山的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然後宋江還親自做媒將他許配給矮腳虎王英。其實宋江此舉完全是將扈三娘作爲人情送給王英,以對其進行籠絡。然而扈三娘竟然也沒有過多的反對,畢竟只要能活下來,只要能生存,這就夠了。

可以說,扈三孃的人生經歷就是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典型體現。她和梁山有着深仇大恨,然而當她整個人和仇人們長時間生活在一起,那麼仇恨就被逐漸淡化,直到完全消失。就像一個人一旦長期生活在一個環境中,就非常容易被這個環境所改變甚至同化,這也是造成扈三娘人生悲劇的根本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