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主任

來源:吳主任(ID:lixingleguanpai)

1月25日,抖音官方發文表示,近日有大量用戶反饋,使用微信賬戶無法登錄抖音,截止目前騰訊官方並沒有公佈封禁原因。

抖音官方同時表示,在一天時間裏,一些自媒體撰寫發佈“莫須有”的惡意揣測文章,內容類似,都是在製造傳播“因爲抖音竊取微信關係鏈才被封禁”的謠言。

1月27日中午,字節跳動副總裁李亮在頭條號上轉發了此文章,並表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壟斷)會損害用戶權益,也會影響行業健康發展。

李亮同時列舉了幾個例子,包括微軟Windows不兼容網景瀏覽器、中移動曾壟斷移動通話等等。最後,李亮直言,“微信是不是具有水電壟斷地位?想一下,你認識朋友時,是加的手機號還是微信號,就清楚了。”“因爲競爭做封殺,情理之中,但還要製造謠言污衊對手,就別標榜善良了。”

李亮老師列出來的這一二三四五六七的問題太多了。短短一段話,除了用對了漢字,就沒有對的地方。來吧,一條條來。

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壟斷)會損害用戶權益,也會影響行業健康發展。1,這就是爲什麼微軟Windows當年不兼容網景瀏覽器,雖然乾死了網景,卻受到嚴厲的監管和懲罰;

你們平時看文章的時候應該會注意到一些字眼,“濫用”“用戶權益”“行業健康發展”,這些詞組本身是沒問題的,但是這些詞組很無辜,經常被拿來當作口號,塞進毫無邏輯關係的句子中。李亮老師自然是暗指微信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這裏的問題是,怎麼用算濫用?頭條還有抖音的信息流裏塞滿了劣質廣告,這算不算濫用?我作爲一個用戶,明顯感覺到微信是更清爽乾淨的。所以如果只是張嘴就來,這麼用“濫用”這個詞纔是真正的“濫用”。

第二,即便不是市場支配地位,如果一個企業胡來一樣會損害用戶權益。不用企業這種大詞了,就說樓下賣煎餅的,如果偷工減料,或者用過期火腿,是不是損害了用戶權益呢?也就是說,開頭這麼一句話李亮老師說了句屁話。那麼這句話的作用是什麼呢?用一種關愛用戶的語氣來悄悄地給微信潑髒水,意思是微信濫用市場地位損害用戶權益,影響行業健康。呵呵,我們微信用戶都沒感覺,你一個競品出來說這話,真不合適。

美國司法部門的反壟斷法到底是爲什麼,其實李亮老師你是不知道的,我也不知道。所以,這裏不宜用“這就是爲什麼”。這件事不僅僅是我覺得微軟是受害者,整個反壟斷法百年來都是有爭議的。我的話分量肯定不夠,後面我會引用一些知名經濟學者的看法供參考。

2,中移動曾壟斷移動通話,明知聯通電信是競爭對手,也必須與聯通電信互聯互通;

裝外賓了。中移動和中聯通什麼身份李亮老師不知道嗎?而且作爲通訊巨頭,哪怕這兩家是民營企業也會考慮互聯互通,因爲很可能這長遠看對雙方都有利。嚴謹說這當然只是我的猜測,但是這個例子的最大問題是,這個例子跟市場關係不大,原因是中移動中聯通是真正的值得反思的行政壟斷。

3,蘋果與Google競爭,那麼IOS是不是可以不兼容google地圖?

李亮老師都已經貴爲行業內的副總裁了,我就當作是看過《喬布斯傳》,或者至少是瞭解過蘋果過去跟各個行業的鬥爭史。蘋果很多東西不兼容,具體的我不想查資料,喬布斯樹敵無數。不管怎麼說,蘋果當然可以不兼容Google地圖,但蘋果兼容了不等於它沒有權利這麼幹。請區分,可不可以和要不要這麼幹。注意了,蘋果有權利在它系統內不兼容任何其他家的東西,但它未必非得這麼幹。這取決於公司看中的東西和決策。開源與否這件事同理。

4,中美貿易戰,iOS安卓是不是就可以讓用戶不得使用微信?

這句話水準就非常低了。蘋果和谷歌的高層是什麼樣的傻子纔會像李亮老師這麼想問題?李亮老師不如拿同樣的邏輯問張一鳴,如今我們抖音這麼牛逼,中美這貿易戰,我們愛國,不如從今天開始屏蔽iOS設備,也就是說,蘋果手機用不了抖音和頭條。技術上立即就可以實現,你看張一鳴會怎麼回答。這句話的水準之低,還不如來一句粗口呢。

5,如果沒有35年前,美國爲了防止壟斷強行分拆at&t,就不會有今天美國的通訊和互聯網的繁榮。

李老師牛逼,引經據典,用的是美國反壟斷史上爭議較大的一個案例。是的,分拆AT&T這件事至今都還爭議,但李亮老師卻給了個擲地有聲的簡單粗暴因果鏈條,因爲分拆AT&T了,所以有了美國通訊和互聯網的繁榮。美國人至今還在反思呢,但李亮老師卻有結論。

這件事本身就足以寫一篇很長的文章,簡單瞭解下。上個世紀80年代,這個倒黴的AT&T被分拆成一個長話業務的AT&T和七個按地域劃分的小公司。聽起來很複雜,以如今人們熟知的通信習慣理解起來更費勁。但不要緊,重要的是真實情況和李亮老師得出的結論不同,真正讓美國電信行業互聯互通進入自由競爭狀態的不是分拆AT&T,而是移動電話的出現。

當初固定電話時代分爲長途線路和地方線路,幾乎集中在AT&T手裏,分拆AT&T就是針對業務拆分了,實際上並沒有因此讓幾個基於地域的小貝爾公司形成更好的競爭,只是看起來好像有好多公司都在各自地盤提供通信服務。

但是移動電話出現了,如果這時候要求當初被拆分的小公司只能乾地域業務顯然是不切實際。所以移動電話出現的結果就是各家開始全國競爭,並全面開拓移動電話寬帶等所有通訊相關業務,最終的結果,現在的美國通信巨頭還是兩家。

分拆AT&T,反對的聲音是不少的,就算是《紐約時報》這樣的偏左的報紙都要假裝中立(我猜的)登出一些專家的聲音:

“沒有一個國家曾經下決心讓競爭的力量而不是政府的支持的路段,來決定諸如電話網絡這樣至關重要事情的未來。對於美國這個幾乎從各方面看都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好電話系統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個格外大膽的方針。如果這場賭博輸了,電話服務的質量將會惡化。”

“長期以來它一直是管理最出色的公司。你到海外去,那裏的人無法理解爲什麼我們要拆分美國電報電話公司”

“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愚蠢的事情”

再聽聽美國知名學者對反壟斷法的反思:

“我剛入行的時候,作爲一個競爭的支持者,我非常支持反壟斷法,我認爲政府能夠通過實施反壟斷法來推動競爭。但多年的觀察告訴我,反壟斷法的實施並沒有推動競爭,反而抑制了競爭,因爲官僚總捨不得放棄調控的大權。我得出結論,反壟斷法的害處遠遠大於好處,所以最好乾脆廢除它。”——米爾頓·弗裏德曼

“我被反壟斷法煩透了。……每當經濟學家看到他無法解釋的現象—這樣或那樣的商業行爲—他就在壟斷上找理由。而由於我們在這個領域是無知的,所以也就有着大量無法解釋的現象,於是在壟斷上找理由也就成了家常便飯。”——科斯

“謝爾曼法的立法者是自相矛盾的。他們似乎擔心低價會對與托拉斯競爭的小企業造成傷害,也擔心歧視性定價的問題;但他們還擔心高價對消費者造成的傷害。然而,他們對高價的憂慮,主要是認爲壟斷性定價會造成財富分配不公,而不是擔心壟斷性定價會影響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既要保護競爭者免受低價的傷害,又要保證消費者免受高價的傷害,這是兩個在大部分情況下都不相容的政策目標。”——波斯納

如果李亮老師是個言行合一,邏輯一致的人,我們從市場佔有率上看,抖音+頭條+火山視頻+別的頭條系的東西,字節跳動這家公司是完全可以拆分成8個小公司的。不知道李亮老師下一步要不要呼籲政府把頭條肢解了?特別是抖音,完全是短視頻領域的壟斷者。讓我們模擬一下這麼拆,現在這內容紛紛擾擾的,不如這麼拆,按地域拆,每個地方只能用一種版本的抖音,分別屬於不同公司。或者按用戶年齡拆,爲了更精細化地做好精神文明建設。

6,微信是不是具有水電壟斷地位?想一下,你認識朋友時,是加的手機號還是加微信,就清楚了。

微信的行業地位,市場佔有率是怎麼來的呢?不是國家規定來的,也不是不允許其他公司參與競爭來的。目前還活着的社交產品有的是,沒有人規定或者強迫我們必須用微信,所以微信的市場地位是每個用戶選擇的結果。正如抖音在短視頻領域的地位也不是搶來的。

我同樣問一句李亮老師,是不是現在連縣城青年拍個短視頻都發抖音呢?爲什麼抖音不接入微視呢?整天說什麼互聯互通,爲什麼抖音不跟微視互聯互通呢?爲什麼頭條的信息流不插入幾條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的資訊呢?

7,因爲競爭做封殺,情理之中,但還要製造謠言污衊對手,就別標榜善良了。

這條算是正能量了。製造謠言污衊對手確實不妥,不善良。希望能列舉證據,否則胡亂說別人造謠,這就不對了。期待字節跳動能拿出騰訊造謠污衊的證據,讓馬化騰張小龍羞愧。

但是,字節跳動這家公司,整天有事沒事碰瓷微信,動不動就說人家微信壟斷,濫用行業地位,在我看來這要比造謠還壞。而且同爲互聯網行業從業者,這種行爲在我看來還很蠢。造謠者是無恥,但是不管明示還是暗示(比如舉美國分拆AT&T的例子)應該有人去收拾一下微信,這個不言自明,這是很危險的呼籲,而作爲同行業者難道一點點都不明白脣亡齒寒、兔死狐悲的道理嗎?如果有一天騰訊或者微信因爲壟斷被收拾被分拆,那麼抖音頭條離被收拾的日子也就不遠了。那時候李亮老師抱着張一鳴哭怕也是沒用了。

最後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如此厭惡碰瓷微信的各種文章,我並不是微信的託,僅僅是覺得字節跳動如今也是一家非常有影響力的公司,整天碰瓷微信,我不知道什麼目的,有人說這叫碰瓷營銷,好吧,但難看,難看也就算了,怕是輿論上的一窩蜂導致的滲透力更強的監管,讓騰訊的日子更難過似乎不關我們的事,不說太大層面的,比如經濟體之間的衆橫交錯的互相影響着每個人的生活,一旦那種看得見的魔爪更深入到這個領域,沒有哪家互聯網公司可以倖免。

貝索斯、張小龍還有其他誰誰都曾強調善良比聰明更重要。儘管仁者見仁,但我認可這句話。從我用微信這個產品的整體體驗上看,張小龍對得起他公開說過的每一句話。然而一個不善良的人就一定會覺得別人都是在標榜善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