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洛瑞喜欢走直线,无论是打篮球还是思考。他的思维逻辑,可以归纳如下:

篮球胜负由分数决定,分数由投进多少球决定,投进球最高效的方式是贴近篮筐,完成上篮。所以,直线上篮=胜利。

所以,2014年他说:

“我以前在比赛里不爱投篮,我总是突破上篮。从高中起,我就有‘这小子不会投篮’的名声了。”

可是,那时也没人敢小觑于他。2004年,代表多尔蒂教会高中打球的洛瑞18岁,拿下了宾夕法尼亚州年度最佳高中生球员,场均19分8篮板6助攻5抢断。

他只有183公分高,从不远射,随时像坦克车一样直线前进。他就像在窄路上直冲的卡车司机,轻轻一打方向盘,稍微改一改自己行动的线,从障碍旁边硬生生擦过去。在防守时,他总演出轰炸机低空俯冲时的情景。宾夕法尼亚州东南部许多中学生都有类似的梦魇:面对空荡荡的篮筐,打算轻松跑篮拿到两分时,洛瑞总会给他们送上结结实实、措手不及的一记大闷帽。

打小开始,他的篮球哲学充满了许多直线的思维:

努力防守,因为,防下一个球,对方退防散乱,来不及组织防御,他就能够直线奔袭。

直接进攻,因为自己和篮筐之间最短的距离,永远是直线。

不要用远射花招,因为越接近篮筐的地方越容易投中球。

篮下是力量、肌体、弱肉强食的世界?那就让自己强壮起来。

他的运球不追求时间差、晃动、引诱等种种华丽技巧,他总是用一招很踏实的加速变向:对方防左,他就变向到右手强突;对方防右,他就变向到左手强突。他的突破经常伴随着肌肉的冲突。穿过这道墙,一切海阔天空。他能够选择一条最直接的路径向篮筐奔袭,也可以看到许多条其他直线,许多条不存在的直线,比如队友向着篮筐的跑动路线。除了“越接近篮筐者越容易得分”之外,“无人盯防的队友也容易得分”,是他脑子里另一条铁律。

2006年选秀大会孟菲斯以第24位选了他。选秀前的球探报告认为他有许多可能性,“的确更适合打替补组织后卫”,但是,“他的确是个非常非常全面的球员”,“183公分、81公斤,凯尔·洛瑞的体格,像按着橄榄球跑卫的身段铸造的。”

他的第一场比赛,达蒙·斯塔德迈尔半途受伤出场,他接班打了了28分钟,博得了4次罚球全中,得了6分3助攻2抢断1封盖,以及匪夷所思的10个篮板球——他只有183公分。他的第一场比赛,可以当作他的名片了:一个能把数据栏填满、无所不在,还能抢10个篮板球的,183公分组织后卫。三星期后,他打了职业生涯第9场比赛:替补出阵,30分钟10投6中,16分5篮板6助攻5抢断失误,帮助球队击败了魔术。这是他新秀赛季的巅峰。

就在这之后一战,在克里夫兰,他手腕受伤,新秀赛季报销了。第二年,他归来,却彻底失去了首发位置:灰熊选了康利。

如果世界上有比做替补更让人沮丧的事,莫过于给一个比自己更年轻的球员做替补了。

2009年,他被交易到了休斯顿。孟菲斯媒体提到:“他觉得自己被藐视了。他不喜欢给康利做替补。”2009年3月8日他第一次面对旧主,28分钟内他8分9助攻。可是,他只是从康利的替补变成了布鲁克斯的替补。

2009-10季,洛里68场全是替补出阵。当然,情况略有改善:他开始展现自己的特色。2009-10季前半段,他和兰德里组成了联盟最强势的替补阵容之一。他防守、后场篮板、急速推进,兰德里强硬得分。这两个习惯走直线大开大阖的鲁直男人,成了休斯顿的血与魂。

2010年夏,他签了份四年2350万美元的合同。

不错的价码,但到此为止,他的四年NBA生涯,就是两个字:替补。

这一切,洛瑞自己都明白。他一定也琢磨过:他为什么总得给人做替补?

2010年夏天,洛瑞每天早起,带着一个自制的弹球篮板,在球馆里闷声不响的投篮,一天内投6000到14000个球不等,风雨无阻。他练投篮,一如他一向的直线思维——只要能投进篮,一切将迎刃而解。他不怕花笨功夫,相信投入自有回报——2006年81公斤的体重,到2010年已变成93公斤的、重量级拳击手似的钢铁身躯。

最后在2011年春天,情况发生了变化:刚到休斯顿时还不会投篮的他,得到了如下承认:

“他在训练时,总是投得进。”布鲁克斯说。

“训练时,他是球队最好的射手。相信我。”凯文·马丁说。

然后,一切如他所愿:2010-11季,他投入了129发三分球,命中率38%。他成了火箭的首发。

2012年夏,他被打包交易去了猛龙。

因为身高,他不擅长挡拆内切;因为身高,他不擅长突破途中长传。他的组织方式,主要来自反击中找到空位队友,或是在高位移动时找到禁区队友。

他的组织特长在于视野和传球范围,但如果遇到强硬高大的防守球队,队友腾不出空间,需要他跟保罗似的单挑游出空间时,他就愣神了。

以及:在看到机会时,他能把球传出去,但看不到机会时,他有粘球的倾向。

所以他从来不是最顶级的组织后卫。

但他从来是个优秀的队友。因为他的打法,也因为他的态度——从他的肌肉,你就看得出他的态度。

2013-14季,离开休斯顿第二个赛季,洛里交出了这样的成绩:

场均18分5篮板7助攻,单季出手1080次里有500个是三分球,全联盟投中三分第八位。最重要的是:他完美解决了“如何与王牌得分手德罗赞共处”的问题。从那之后,他与德罗赞开始了猛龙队史最辉煌的一段时光。

就像五年之后,他跟莱纳德共存,也毫无问题。

洛瑞从一个替补突击狂魔,变成了一个可靠的三分手,又变成了一个可靠的阵地战指挥官。

他的确无法如那些天才般接管比赛,但33岁了,他还是个可靠的后卫,后劲十足。

凯尔·洛瑞的思维方式究竟有多么直线?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思绪让他摆脱替补困境、硬熬上首发、推倒一切障碍、克服自己的弱点;以及,始终是个好队友。在NBA前四年,他投进了101个三分球。此后至今的九年,他投进了1431个三分球。如今他的三分球历史第30多。在他看来,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没什么是不能解决的。

在维兰诺瓦大学时,球队要求他填兴趣爱好。洛瑞最后交出的答案如此单纯:

“兴趣爱好:篮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