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虹口區檢察院指控,2014年至2017年間,汪某在經營某諮詢公司期間,以代理CCTV證券資訊官網金融投資視頻課程爲由,在未取得中國證監會批准的“經營證券業務資格”的情況下,向大量不特定股民撥打電話,冒用CCTV證券資訊名義,誇大公司實力,虛構專家指導股票操作、推薦股票、短期獲得高收益等事實,騙取對方信任,誘使被害人以會員費、服務費等名義向汪某等人指定的銀行賬號匯款。經查,汪某於2015年3月夥同高某在公司組建團隊,虛構CCTV證券資訊高層等身份,誇大學歷和操盤經驗,在營銷業務員的配合下,宣稱有更高級別專家團隊指導股票操作,推薦“內幕股” 、“強勢股”,承諾更高收益等事實,誘使被害人升級服務,從而再次騙取被害人錢款。

2014年至2017年間,汪某經營的諮詢公司冒用CCTV證券資訊名義,虛構專家指導股票操作、推薦股票,騙取錢財高達4900餘萬。6月13日上午,虹口區檢察院對汪某等17人提起公訴,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汪某有期徒刑14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其餘16人分別以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9年到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不等,並處罰金人民幣15萬元到1萬元不等。

“內幕股、強勢股”都是冒牌專家騙人的,騙子公司以此騙財4900餘萬

虹口區檢察院指控,2014年至2017年間,汪某在經營某諮詢公司期間,以代理CCTV證券資訊官網金融投資視頻課程爲由,在未取得中國證監會批准的“經營證券業務資格”的情況下,向大量不特定股民撥打電話,冒用CCTV證券資訊名義,誇大公司實力,虛構專家指導股票操作、推薦股票、短期獲得高收益等事實,騙取對方信任,誘使被害人以會員費、服務費等名義向汪某等人指定的銀行賬號匯款。

“內幕股、強勢股”都是冒牌專家騙人的,騙子公司以此騙財4900餘萬

■圖文無關

經查,汪某於2015年3月夥同高某在公司組建團隊,虛構CCTV證券資訊高層等身份,誇大學歷和操盤經驗,在營銷業務員的配合下,宣稱有更高級別專家團隊指導股票操作,推薦“內幕股” 、“強勢股”,承諾更高收益等事實,誘使被害人升級服務,從而再次騙取被害人錢款。在被害人發現被騙要求退款時,故意拖延、拒絕退款或者不予聯繫。

經審計,被告人汪某在經營該諮詢公司期間通過上述方式騙取錢款共計人民幣4911萬餘元;被告人高某系從犯,在擔任團隊主管期間,參與詐騙金額共計人民幣1321萬餘元;其餘從犯參與詐騙金額在6萬5千餘元至4911萬餘元不等。

承辦檢察官介紹,本案涉及被害人衆多,公司採用電話推銷、微信聯繫等方式進行詐騙,不受地域限制,導致被害人分散於全國各地,影響極爲惡劣。本案被害人損失慘重,其損失不僅僅是支付的服務費,還有聽信被告人隨意推薦的股票後導致的可能更大金額的損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