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松原發生5.7級地震。5月28日1時50分,吉林松原市寧江區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中位於松原市寧江區毛都站鎮附近。據新華社5月28日報道,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瞭解到,截至28日6時,未接到人員傷亡報告,鐵路、民航、通信等重要設施未受到影響,社會面基本穩定。

松原市抗震設防烈度爲八度,是吉林省高烈度區,也是國務院和省確定的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過去幾年,松原市曾多次發生地震。公開報道顯示,2013年11月23日6時4分、32分,在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分別發生5.8級、5.0級地震,加上22日16時18分發生的5.3級地震,這是當地在15小時內三次出現5級以上地震。另據松原市地震局官網消息,2018年至今,松原市共發生包括本次地震在內的13次地震,其中3次震級在4級以上。

松原爲何多發地震?其地質構造有何特點?5月28日上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就此專訪了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

【對話】

澎湃新聞:你有關注過此次松原地震嗎?

孫士鋐:有的,後面發生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澎湃新聞:爲什麼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孫士鋐:一是松原歷史上沒有大地震的記載,一個地方若發生過大地震,以後也有可能發生;二是松原不處於大的斷裂帶上,不具備發生很強地震的地質構造條件,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澎湃新聞:松原的地質構造有何特點?

孫士鋐:松原不在大斷裂帶上,不是發生大地震的地方。歷史上,松原發生過很多次地震,是地震多發區域,但震級不高,多在四五級以下。

澎湃新聞:松原多發地震的原因是什麼?

孫士鋐:這跟松原的地下環境有關,雖不在主要地震活動帶上,但地下活動頻繁,多小地震。松原離黑龍江的五大連池比較近,像騰衝、長白山、五大連池等都是我國主要火山活動地區,火山區的地質環境有一些共性,活動頻次高,大地震少,小地震多。大地震一般從板塊運動方面去解釋。我個人認爲,松原離五大連池比較近,可以聯繫起來看。

澎湃新聞:對於松原多地震或與石油開採有關的傳言,你怎麼看?

孫士鋐:開採石油、注水、修水庫等,對地下環境可能有影響,如對斷裂帶的抗壓性有改變,但這種影響很小。據我瞭解,修水庫引發五六級的地震,世界上有過這樣的案例;開採石油引發四五級的地震,世界上還沒有這樣的案例。

澎湃新聞:松原的地震多等級低,這和石油開採是否有關聯?

孫士鋐:石油開採可能誘發小地震,如零點幾級的小地震,對中大地震的影響不大。這方面的細緻研究還沒有。

澎湃新聞:松原作爲一個地震多發區域,它的日常監測工作是怎樣開展的?

孫士鋐:一般來說,像松原這樣的地方,要建設區域性監測臺網,這種小臺網能全面記錄該區域的地震,一般能記錄一級以上的地震,有時也能記錄一級以下的地震,這樣小地震的資料比較完整,讓分析研究更爲科學。再是要建設地震前兆觀測臺站,做流體、電磁、形變等觀測,通過這些前兆觀測資料,有利於當地的地震預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