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畢加索《格爾尼卡》,1937年。畢加索《朵拉·瑪爾像》,1937年。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巴勃羅·畢加索《閱讀》,波格魯,布面油畫,130×97.5cm,1932年,國立巴黎畢加索博物館 ©Succession Picasso 2019

巴勃羅·畢加索無疑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他的創作是美術史上的里程碑,他的逸聞趣事也成爲藝術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2019年6月15日-9月1日,《畢加索——一位天才的誕生》於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展覽的作品將涵蓋藝術家早期的全部代表性階段,可謂一場藝術盛宴!

人們真的對畢加索(Pablo Picasso)再熟悉不過了,他是一位藝術家,更是一個藝術偶像,他的名字滲透進時尚圈、政治圈,蹤跡隨處可見。人們在肯定畢加索取得的藝術成就之餘,卻也常常非難他是個致力於摧毀女性的渣男。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在他長達92年的一生中,身邊情人不斷,她們如飛蛾撲火一般與他糾纏在一起,甘願忍受着他的色情審視和暴力統治,幾乎用生命點燃着他創作的激情,可是畢加索卻只是把她們當成了創作的材料而已。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左:朵拉·瑪爾,右:瑪麗·特雷莎,1937年

有一次,他的小女友瑪麗·特雷莎闖到畢加索的工作室,讓畢加索在新歡朵拉·瑪爾和自己之間做出選擇,畢加索卻說:“我不選,你們爲我而戰吧。”完全失去理智的瑪麗·特雷莎竟然真的跟朵拉·瑪爾扭打了起來,而畢加索卻在她們身後安詳作畫。畢加索後來回憶說:“這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記憶。”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與著名影星碧姬·芭鐸

不知道在這個兩性平權呼聲越來越高的時代,如果畢加索還活着,會不會成爲萬千女性口誅筆伐的對象。

=========

幸好沒成鬥牛士的天才少年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戴着鬥牛士面具的畢加索

畢加索曾經說過,如果他沒成爲一名畫家,那就一定會是一個騎馬鬥牛士。他喜歡鬥牛士所展現的那種激情和力量。關於這一點,最好的說明就是畢加索的名字。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鬥牛士》,1970年

其實,畢加索早期的名字是Pablo Ruiz,之所以改成母親的姓氏——Picasso,是因爲西班牙語中鬥牛士一詞“picar”與此相像。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公牛》,1949年

時至今日,可能我們應該慶幸畢加索終究沒有變成一個鬥牛士,不然我們就看不到這麼多曾經改變美術史的繪畫傑作了。但是畢加索在他的繪畫作品中,卻同樣傾注着巨大的生命熱情。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鬥牛士》,1889年

1881年,畢加索生於西班牙安達魯西亞自治區的馬拉加市,父親是個並不出名的畫家,可是畢加索在少年時期就展現出了驚人的繪畫天賦。1889年,畢加索完成第一件油畫作品《鬥牛士》,左鄰右舍都讚歎不已,稱他爲天才。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自畫像》,1896年

然而,這個“天才”卻並不是一個好學生,上課對他來說簡直就是折磨。聽課時,他喜歡漫無邊際地幻想,經常在學校被老師關禁閉。可是畢加索在繪畫上的天資卻深得父親讚賞,父親一心希望畢加索能夠成長爲一個真正的繪畫大師。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初領聖體》,1896年

15歲時,畢加索創作出《初領聖體》,他的父親甚是激動,從此之後更加全力支持兒子學習繪畫。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老漁夫》,1894年

第二年,畢加索進入了馬德里的皇家聖費南多美術學院學習,油畫作品《科學與慈悲》是他在學院繪畫時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着濃厚的法國現實主義題材繪畫的特點。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科學與慈悲》,1897年

在這幅作品中,畢加索將代表科學的醫生和代表宗教的修女並置,巧妙地表現出了19世紀末科學大發展時期,人們在信仰上的搖擺不定。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科學與慈悲》的創作草圖

這件作品爲畢加索贏得了很多獎項和廣泛的關注,但此時,已經掌握古典繪畫要領的他卻開始對“正確”的學院派畫法心生厭倦,於是畢加索開始以逃課的方式反抗這種一成不變的正統教學內容。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科學與慈悲》的創作草圖

逃課後的畢加索去到當時西班牙幾乎最重要的藝術博物館——普拉多美術館。在那裏,他見到了埃爾·格列柯、委拉斯開茲、戈雅等人的繪畫。對他來說,這可比在學校聽老師授課有用多了。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藝術家的母親》,1895年

頻繁出入美術館之後,畢加索打定主意:顛覆學院派畫法。最後,他乾脆從聖費南多美術學院退學了,並回到巴塞羅那,打算重整旗鼓,重新投入到繪畫裏。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素描石膏像》,1894年

1900年,畢加索和好友Casagemas一起來到當時藝術思潮最熱烈的巴黎,這裏是藝術家、詩人、無政府主義者和流浪漢們聚集的地方,還有大量的紅磨坊和骯髒的酒吧。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長沙發》,1900年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酒店前的西班牙夫婦》,1900年

來到這裏以後,畢加索終日在這些聲色場所遊蕩,同時也將很多他所經歷的情景搬到了繪畫裏。在此期間,好友Casagemas因爲愛情在衆目睽睽之下開槍自殺,這給畢加索留下了濃重的陰影。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自畫像》,1902年

此前,繪畫裏表現的迷離、夢幻氣氛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在之後的幾年裏,Casagemas經常出現在畢加索的繪畫裏,這個階段的繪畫也常被美術史歸結爲畢加索的“藍色時期”。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人生》,1903年

至於畢加索是否真的表現的是悲傷情緒,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時的他正在開始探索一種新的繪畫表現形式。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藍色的房間和洗澡的人》,1901年

=========

拿女人獻祭藝術的“渣男”?

如果說世界上有兩類藝術家,一類像晶體,安靜而沉鬱;一類像火焰,焦灼而熱烈。那麼畢加索無疑屬於後者,他不僅在藝術創作中燃燒着自己,而且也燃燒了別人——他生命裏衆多的女人們。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女人與烏鴉》,1905年

1904年,落魄、貧窮的畢加索在巴黎“洗衣舫”遇到了模特費爾南德·奧莉維亞(Fernand Olivier),並第一次陷入了深深的愛戀。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費爾南德·奧莉維亞

此時,畢加索一改之前的藍色憂鬱畫風,畫面變得溫柔了起來,柔和的粉紅色滲透到畫布裏,並很快成爲了他這個時期繪畫的主要色調。《花籃女人》《馬戲團之家》《玫瑰色的裸女們》都是當時的作品。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拿菸斗的男孩》,1905年

1907年,畢加索創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亞威農少女》,這幅畫是他藝術生涯裏最大膽的一次突破,爲他以後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道路。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亞威農少女》,1907年

同樣是裸體的女人,在此前的古典主義繪畫裏,她們是寫實的、優雅的;而在畢加索這裏,她們抽象而立體、奔放而熱烈,散發着一種誘人的原始氣息。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費爾南德頭像》,1909年

1909年秋天,畢加索創作了大量費爾南德的畫像,並以費爾南德爲原型,融合非洲木雕的幾何化手法,用黏土捏塑了重要的立體主義雕塑《費爾南德頭像》。畢加索在立體主義風格上的探索越來越成熟,但是隨着愛情的消失,他作品裏的費爾南德卻越來越猙獰。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費爾南德頭像》,1909年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費爾南德頭像》,雕塑,1909年

1911年,畢加索劈腿費爾南德的閨蜜伊娃·谷維(Eva Gouel),同時交友廣泛的費爾南德也跟另一個畫家走了。至此,畢加索和費爾南德終於分道揚鑣。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伊娃在扶手椅中》,1908年

伊娃和畢加索在一起的時間只有短短三年,在此期間,畢加索雖然多次表示過“我愛伊娃”,但是這仍然不妨礙他身邊的情人不斷。三年以後,伊娃患肺結核去世。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彈曼陀鈴的少女》,1910年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弗拉爾肖像》,1910年

1917年,畢加索前往羅馬學習舞臺佈景設計,認識了俄國芭蕾舞演員奧爾迦·科克洛瓦(Olga Khokhlova)。奧爾迦出身名門、氣質不凡,很快兩人結婚。從此,畢加索進入了上流社會。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和奧爾迦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奧爾迦在扶手椅裏肖像》,1918年

一方面受喜歡古典藝術的奧爾迦影響,另一方面出於對時下跟風效仿立體主義風氣的反思,畢加索在認識奧爾迦之後的幾年重回古典主義繪畫。他爲奧爾迦繪製了若干畫像,也在畫中描摹了大量安穩守舊的上流社會生活景象。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海灘上奔跑的少年》,1922年

可是,曾經滿懷激情的畢加索怎麼可能安於這樣平穩的生活呢?1925年,一個朋友的去世終於點燃了畢加索的激情,他一反常態,畫下了《三個舞者》,她們咄咄逼人,充滿着暴力感,彷彿是從畢加索壓抑已久的內心中衝出來的一樣,盡顯他對當時浮華刻板生活厭惡。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三個舞者》,1925年

1927年,畢加索認識了17歲的瑪麗·特雷莎(Marie Therese),這是一個單純、柔弱、溫順的少女,她就住在畢加索和奧爾迦的對面,時刻等待畢加索的召喚,這幾乎讓奧爾迦崩潰。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和瑪麗·特雷莎

此時的奧爾迦似乎並沒有影響到畢加索的創作,瑪麗·特雷莎的形象幻化成了畫中豔麗的色彩和圓潤的線條,用她的溫順承受着畢加索的“暴力統治”。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繆斯》,1935年

可是喜新厭舊、常懷激情的畢加索免不了再結新歡,55歲的畢加索遇到了29歲的攝影師朵拉·瑪爾(Dora Marr),同爲藝術家的兩人相知相惜,度過了最放縱的快樂時光。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朵拉·瑪爾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朵拉·瑪爾像》,1937年

在此期間,畢加索創作了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格爾尼卡》,他不像戈雅、德拉克洛瓦那樣去描繪戰爭的情節和殺戮的場面,畢加索用單純的造型去標註宏大的歷史事件,並在自己的創作生涯中第一次如此規模地將道德價值和繪畫價值結合在一起。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格爾尼卡》,1937年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哭泣的女人》,1937年

二戰時期,畢加索是和朵拉一起度過的,九年之後,畢加索筆下的朵拉變成了《哭泣的女人》,62歲的他又和22歲的學生弗朗索瓦茲·吉洛(Françoise Gilot)同居,並且生了兩個孩子。1953年,吉洛帶着兩個孩子離開了畢加索——成爲了畢加索身邊唯一一個全身而退的女人。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和弗朗索瓦茲·吉洛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弗朗索瓦茲·吉洛像》

晚年的畢加索和比自己年輕45歲的傑奎琳(Jacqueline)結婚,傑奎琳一直陪伴畢加索直到他1973年去世,她打理畢加索的一切事務,並將自己的意志奉獻給了他,只爲能留在畢加索的身邊。在畢加索去世13年後,沉溺悲傷而無法自拔的傑奎琳開槍自殺了。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傑奎琳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傑奎琳像》,1954年

畢加索是浪漫的,他常陷於愛情,但卻永不止步於一個女人;畢加索是危險的,他的生命激情彷彿烈火一樣熊熊燃燒,一個又一個的女人如飛蛾撲火般前赴後繼。畢加索創造了偉大的藝術,同樣也摧毀了現實中的女人們。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和傑奎琳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畢加索《吻》,1969年

畢加索的第六個女人吉洛說:“畢加索需要一個繆斯,一個能啓發他靈感的女人,一個在他的生活裏走來走去的生命。正是這個人的存在,使他找到了色彩的和諧、光與影的對比以及線條和符號等等一切自然的魔力,並以此來展現身體和靈魂的聯繫。也正是這些聯繫,促使畢加索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創新。”

對於畢加索這樣一位藝術大師來說,生活和創作是分不開的,他是藝術天才,同時也“毀人不倦”。如果是你,你會愛上畢加索嗎?

正在展出

畢加索:拿女人獻祭藝術

展覽:畢加索——一位天才的誕生

時間:2019年6月15日-9月1日

地址: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精彩回顧:

全球十座最美教堂,你絕不能錯過!

日本平民畫什麼畫?

如何像KAWS一樣,讓大媽也爲你的作品瘋狂?!

[編輯、文/尚崢妍]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