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記⑥武警警官學院政委楊建立少將帶隊到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調研尋根記⑥武警警官學院政委楊建立少將帶隊到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調研尋根記⑥武警警官學院政委楊建立少將帶隊到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調研尋根記⑥武警警官學院政委楊建立少將帶隊到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調研

這個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南郊南龕山頂的紅軍紀念館與衆不同。

懷着對烈士的崇敬,6月4日,武警警官學院政委楊建立少將帶領“紅色基因”專題調研組到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調研。

尋根記⑥武警警官學院政委楊建立少將帶隊到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調研

這個紀念館內有2066名將士立單碑。他們分佈在29個省、市、區。其中四川494人,北京338人等。其中元帥1人,國家領導13人,大將3人,上將24人,中將71人,少將209人,省軍職584人,地師職1063人;有女紅軍148人,夫婦紅軍108人,刻入英名紀念碑的8.3萬人中有省軍職948人,地師職2898人,27-37年犧牲的師團職烈士1124人,紅軍烈士7.7萬,知名女紅軍138人。

主碑的下方有張震、張萬年、遲浩田、耿飈、秦基偉、羅青長、童小鵬、廖漢生、劉志堅、肖克、萬海峯、王平等領導的題詞。

將帥碑林是中國最大的紅軍碑林。

據報載:碑林的創建者,是一頭花白頭髮、八旬老人張崇魚。1993年,56歲的張崇魚開始籌劃建設紅四方面軍碑林,帶領一大批人前往全國20多個省區市,累計行程70多萬公里,蒐集到13萬餘名紅軍將士的資料,整整搜尋了18年。

碑林也是張崇魚和他的團隊耗時22年建成的。

尋根記⑥武警警官學院政委楊建立少將帶隊到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調研

建成全國最大的紅軍將帥碑林,被評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巴中,曾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的中心。爲了保衛川陝蘇區,數百場戰鬥中犧牲了千千萬萬的紅軍戰士。

當年,僅在巴中這片熱土地,就有12萬人參加紅軍,4萬多人爲中國革命獻出寶貴生命。

一條長長的紀念碑走廊,將紅軍將士的英雄故事生動的展現出來。

徐向前、李先念、王樹聲、許世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及數百位將軍在這裏留下了光輝的戰鬥足跡。

歲月滄桑,巴山不老。

尋根記⑥武警警官學院政委楊建立少將帶隊到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調研

追尋傳統之“根”,築牢思想之“魂”。

在與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館長周璇的交流中,調研組感到:新時代,傳承紅軍精神,爭當紅軍傳人,就要注重對接時代,賦予紅軍精神新的內涵,不斷開拓創新、發揚光大。

▌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

▌本文轉發自海鋒銳評

尋根記⑥武警警官學院政委楊建立少將帶隊到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調研

◀ 權威 | 武警警官學院招生信息網◀楊建立政委帶隊調研紅四方面軍戰鬥精神培育◀楊建立政委帶專題調研組研學川陝蘇區羣衆工作◀訓練基地開展地震應急救援演練◀楊建立政委到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調研◀訓練基地慰問駐地困難羣衆並開展愛心助學活動◀橄欖文藝 | 軍校原創漫畫連載~第三期◀羣英薈萃——解放軍及武警部隊各路“高手”匯聚成都

總 監:黃永利

副 總 監:陳 濤

主 編:王 超 林聞知

責任編輯:崔志偉

執行編輯:楊浩宇

本期編輯:喬宇航

本期校對:劉逸凡

尋根記⑥武警警官學院政委楊建立少將帶隊到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調研

你的每一個“在看”,我都當成了喜歡尋根記⑥武警警官學院政委楊建立少將帶隊到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調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