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样神奇的东西——守宫砂

老实说,年幼无知的阿玖对此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

然而,守宫砂这样东西真的科学吗?

作者:阮星竹

古装剧中的守宫砂,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咱们古墓派的门人

世世代代都是处女传处女

我师父给我点了这点守宫砂

昨晚……

昨晚你这么对我

我手臂上怎么还有守宫砂呢?

——小龙女



古装剧中的守宫砂,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看过《神雕侠侣》的人,都会对一件事耿耿于怀,那就是小龙女曾失身于尹志平。

虽然最终尹志平自尽,但一块无暇美玉已被玷污了。

这件公案中出现了一种神奇的药物——守宫砂,何为守宫砂?

据晋朝《博物志》记载:

使用朱砂来饲养壁虎,它会全身变赤。等喂满七斤朱砂,把壁虎捣烂成糊,用其点染处女的肢体,则颜色鲜红。除非发生房事,否则终生不褪。

而壁虎在古代,又称为“守宫”。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

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宫,亦名壁宫。

所以总的说来,“守宫砂”就是一种以壁虎和朱砂为主要成分的化学物。

“守宫砂”是不是真的跟贞操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先看看朱砂的成分。

朱砂又称辰砂、丹砂、赤丹、汞沙,主要成份为硫化汞,但常夹杂雄黄、磷灰石、沥青质等,有镇静催眠、解毒防腐的作用。

东汉之后,因长生不老药兴起的炼丹术中,朱砂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晋葛洪《抱朴子·金丹》:

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唐陈少微:

丹砂者,太阳之至精,金火之正体也。通于八石,应二十四气。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

远奢华,近清佳。火炼丹砂,水煮黄芽。

请注意,历代炼丹师虽将朱砂描述的玄之又玄,提到了气、阴阳、五行、长生等,却从来没提过贞操。


古装剧中的守宫砂,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再看医者怎么说。

重订《唐本草》的苏恭认为︰

饲朱点妇人,谬说也。

李时珍也表示︰

点臂之说,《淮南万毕术》、张华《博物志》、彭乘《墨客挥犀》,皆有其法,大抵不真。恐怕别有术而不传。

李时珍是务实派,他一生收罗百氏、访采四方。对“守宫砂”之说虽未一棍子打死,但也间接表示,朱砂加壁虎验贞操的法子纯属胡扯。

其实现在也很好证实,随便抓一只壁虎,关起来喂它朱砂看吃不吃。一般来说,壁虎只对活物感兴趣,死虫子都不碰,对朱砂就更没啥胃口了。

查了查“守宫砂”之说的最早来源,来自汉武帝刘彻和大臣东方朔。

这一对组合在东晋人眼中,就相当于现代人眼中的刘罗锅和乾隆、纪晓岚和乾隆、和珅和乾隆,是野闻稗史的专业户,不可轻信

此外,关于“守宫砂”还有另一种解释,就是守宫脚爪上偶尔会有的红色颗粒,细如沙子。

这一点倒确实存在。但这些红色颗粒拨下来,放在显微镜观看。你会发现它们有足、有头,其实是寄生在壁虎身上的螨虫。

金庸在新版《倚天屠龙记》中,专为“守宫砂”做了解释,他说:

我国古代相传,以守宫(蜥蜴状小动物)和药物捣烂成糊,点于处女手臂,殷红之色历久不消,称‘守宫砂’......书中所述为古代生活之信念,当时古人信此不疑,故叙此事。到底为真为假,无由以现代科学知识判断。


古装剧中的守宫砂,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所以,武侠小说这一“守宫砂”的谣传重灾区也可以否决了。

至于古人为何信之不疑,大抵是由于守宫性咸、寒,可祛风、活络、散结、抗癌。而丹砂性甘凉,可安神、定惊、明目、解毒。

二者入药,一来涵养心神,去欲女心火。

二来也是一种心理暗示,使女性潜意识里,产生敬畏心,不敢越过底线。

而且古代官府也常传召稳婆(有经验之接生婆),鉴定女子是否处女,也不以守宫砂为鉴别根据。

最后附一个因为“守宫砂”闹出冤案的真实故事。

宋代刚刚建立,为安抚后蜀,一面减轻赋税,一面提拔人才。

有一名大财主,便趁此机会,花重金买了个京官。

临走时,家中都安排好了,唯独对一名如花似玉的小妾不放心。就找到当地一座道观,请观主帮忙想主意。

观主取出一瓶药粉,说:“这是‘守宫砂’,只要点一点在女人手臂上,不经房事永不会脱落。”

财主十分高兴,拿回去给各妻妾点好,就走马上任了。

再说他这名小妾,名叫何芳子,原是书香门第的千金。因连年战乱,家道中落,才被卖到财主家。她年轻貌美,平时就很受其他妻妾排挤。

财主走后,那些女人对臂上的“守宫砂”碰都不敢碰。何芳子却十分痛恨,认为这是一种耻辱,天天洗、天天搓。没多久,“守宫砂”竟越来越淡,最后消失了。


古装剧中的守宫砂,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这一来可遂了那帮妇人的意,将事情有的没的、添油加醋写信给了财主。

财主一听,这还了得!当下命人把几名妻妾连夜接到京城。见着何芳子,不由分说,吊起来就打。一边打,一边逼问她奸夫是谁。

何芳子当然说不出来,挨到最后,竟被活活打死。

要是在四川老家,打死个小妾,花点银子可能就完了。如今可是天子脚下,人命关天,没几日就闹得沸沸扬扬。

开封府听到消息,立刻查了下来。先是开棺验尸,见尸体皮开肉绽,满身鞭痕,随即扣押了财主。财主无法隐瞒,一五一十讲了事情经过。

于是判官用财主剩下的“守宫砂”点在三名妇人身上,又牵来一条狗,让狗舔舐。那狗三下两下,就把“守宫砂”舔得干干净净。

开封府当即判何芳子清白,财主滥用私刑,免去官职,并处以重罚。

由于牵涉到四川地方的安慰政策,连中央大理寺都出动了。可就在大理寺准备重判时,财主神秘死去,送他“守宫砂”的那个道人也投湖自杀。

何芳子千里迢迢地从四川赶到汴京,却含冤蒙屈地游魂异乡。

人们同情她的遭遇,自发起了一座“贞女庙”。这座庙自宋代以来,每代都加以重修,历时千年,至今仍矗立在河南开封南部。

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守宫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