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如何,這段現實中的忘年交,甚至比《好兆頭》中天使與魔鬼間的友情更加深厚,乃至於決定共同完成《好兆頭》的故事——這本小說成了系列漫畫《睡魔》後,尼爾·蓋曼的第一部小說。後來等到蓋曼不置可否時,普拉切特卻四處奔走,想把《好兆頭》改編成電影。

從5月到6月,影迷能鬱悶死。

爛尾如《權遊》《黑鏡》《黑鳳凰》也就不提,好不容易有部震撼人心的,還是沉痛無比的《切爾諾貝利》。

要不是有《好兆頭》撐着,怕還真找不到開心的樂子。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好兆頭》的評分,在幾大平臺裏表現都很搶眼——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但就是這麼個「神劇」,有着一個特別「扯淡」的故事。

它用詼諧中帶着調侃的口吻,說了一場「世界末日」的危機——

無論天堂還是地獄,都希望撒旦的兒子「反基督」,能成爲引爆雙方大戰的契機,從而能在廢墟上建立新秩序;

但「天使」亞茨拉斐爾(麥克·辛 飾),和「惡魔」克勞利(大衛·田納特 飾)不這麼想——

這兩位「日久生情」的好友,不希望戰爭毀掉自己悠閒的私生活,因而決定趕在各自上司之前找到「反基督」;

陰差陽錯的是,「反基督」在醫院出生時被報錯了:他沒能成長在計劃中的邪惡家庭,反而在英國鄉村長成爲了正常 11 歲男童……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天使」亞茨拉斐爾和「惡魔」克勞利相當享受人間生活

這個聽上去跟「相聲」有一拼的「扯淡」故事,作者是特里·普拉切特尼爾·蓋曼

「誰是特里·普拉切特?」

他是當代最著名的幽默奇幻作家,有「幻想小說家超級巨星」的榮譽,其代表作《碟形世界》,以諷刺、幽默的筆調塑造了一個神奇卻又真實的幻想世界,1998 年因「對文學作出特殊貢獻」而被英女王受封爵位;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特里·普拉切特

「尼爾·蓋曼又是誰?」

如果在1987年之前提出這個問題,也許沒幾個人能答得上來。就像他本人所說:那時的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沒什麼名氣的作者」。

1987年,27歲的尼爾·蓋曼正沉浸在名爲《睡魔》的系列漫畫的創作裏,完全沒意預料到後來的成功:

作爲眩暈漫畫(Vertigo,美國漫畫巨頭DC在90年代設立的子公司之一)的作品,《睡魔》以其沉鬱陰暗的基調、富有詩意的對白和奇幻瑰麗的故事贏得了歐美讀者的喜愛,不僅成爲了一部里程碑式的漫畫傑作,還逐漸變成了一種全球性的文化現象。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睡魔》中文版封面

在此之後九年間,《睡魔》共推出75期漫畫,獲得了不計其數的漫畫獎項,讓越來越多人知道了「尼爾·蓋曼是誰」。

空前巨大的成功,並沒有讓這位愛穿黑色衣服、頭髮總是亂糟糟的年輕作者衝昏頭腦,他更不想把自己侷限在「漫畫編劇」的領域裏。

相反,他正計劃着一個頗有朋克精神的「冒險行動」:寫小說。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尼爾·蓋曼(Neil Gaiman)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尼爾·蓋曼想去寫小說的衝動,並非一時興起,而是「受人蠱惑」——這個人就是特里·普拉切特,而這本小說,就是《好兆頭》

關於《好兆頭》的寫作和出版過程,要追溯到二人第一次見面:當時尼爾·蓋曼還沒成爲尼爾·蓋曼,普拉切特也僅僅只是普拉切特。

那是在1985年倫敦的一箇中餐館內,特里的經紀人沒想到會有人想採訪這位作家,而對他進行頭一次媒體採訪的人,就是尼爾·蓋曼。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尼爾·蓋曼和特里·普拉切特

說不清楚是爲什麼,但二人總是挺合得來。

尼爾·蓋曼說是因爲「有着類似的幽默感和文化指涉」,特里·普拉切特則描述爲「是對故事、對鮮爲人知的逸事、對乏人問津的書店裏的奇特舊書,乃至對世間萬象光怪陸離的喜愛與驚歎」。

無論如何,這段現實中的忘年交,甚至比《好兆頭》中天使與魔鬼間的友情更加深厚,乃至於決定共同完成《好兆頭》的故事——這本小說成了系列漫畫《睡魔》後,尼爾·蓋曼的第一部小說。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好兆頭》中文版封面

這個看似隨意的採訪,開啓了尼爾·蓋曼作爲「奇幻小說家」的職業生涯:

2001年,尼爾·蓋曼的奇幻小說《美國衆神》出版,這本被讀者戲稱爲「神話黑暗都市奇幻哥特恐怖浪漫幽默公路小說」的跨類型之作,幾乎包攬了2002年雨果獎和星雲獎在內的所有重要獎項。

而後,尼爾·蓋曼又相繼推出了《鬼媽媽》《綠字的研究》《蜘蛛男孩》等多本小說,幾乎都獲得了一些重要獎項,並且本本暢銷。

新世紀以來的幻想文學創作讓尼爾·蓋曼一躍成爲歐美文壇中最耀眼的明星,連最會講故事的恐怖小說大師斯蒂芬·金都曾說:

尼爾·蓋曼是一個堆滿故事的寶庫,無論以何種媒介閱讀他,都是我們的幸運。

再舉個例子,改編自同名小說的《星塵》在項目啓動時,從導演馬修·沃恩,到演員如伊恩·麥克萊恩、本·巴恩斯,包括「神祕博士」大衛·田納特、《暮光之城》演員麥克·辛——都是尼爾·蓋曼的忠實粉絲。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星塵》劇照

這次改編的《好兆頭》更厲害,不僅大衛·田納特和麥克·辛再次出演,連「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也甘願在劇中演了一個不露臉的角色(在飾演「史矛革」之後,本尼對於這種角色似乎有一種奇怪的執念)。

開玩笑地說:「想要找到還未被影視化的尼爾·蓋曼作品,其實並不容易」——其中包括項目擱淺的《睡魔》——畢竟,連他的短篇小說,都被改編成了電影《派對搭訕祕訣》。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派對搭訕祕訣》劇照

但在這麼多影視改編裏,尼爾·蓋曼格外重視《好兆頭》:他不僅親自改編劇本,還放下筆桿轉做製片人,籌錢找人組建劇組。

這親力親爲的殷切,背後其實有個辛酸的故事。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好兆頭》的英文名是「Good Omens」,意指的其實是1976年的恐怖電影《凶兆》(The Omen)——事實上,尼爾·蓋曼和特里·普拉切特打定主意聯手創作時,就意在惡搞這部宗教感極強的「邪典電影」。

《凶兆》的故事是這樣的:

美國大使羅伯特在領養男孩戴米後,一連串奇怪事件的發生,預示着厄運敲響了羅伯特的家門;神父博南告訴他,戴米是撒旦的兒子,將會不擇手段的完成統治世界的野心……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凶兆》劇照

這個故事線,是不是很熟悉?

《好兆頭》故事的開始,也是沿着這個脈絡走的。

不過在尼爾·蓋曼和特里·普拉切特的奇幻世界裏,《凶兆》裏將毀滅世界的「反基督」,並沒有那麼恐怖與駭人,甚至在一次「狸貓換太子」的把戲後,意外地過上了普通男孩的生活,戲弄了天堂和地獄中的所有超自然生靈。

這樣的惡搞態度,還體現在《好兆頭》的兩位主角身上。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好兆頭》裏的「天使」與「魔鬼」

提起天使與魔鬼,我們腦海中浮現出的畫面往往是莊嚴而肅穆的,立於天堂的天使與墮入地獄的魔鬼處於絕對的敵對狀態,進行着不死不休的宿命決戰。

這在《好兆頭》中都是不存在的:「天使」亞茨拉斐爾和「惡魔」克勞利不僅相談甚歡,還在六千年的基層工作生活中,建立了不同尋常的友誼關係。

以至於在當下的視野裏重新審視這對朋友,甚至產生「這就是愛情」的即視感。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或許是因爲BBC的緣故,《好兆頭》確實有一點「愛情的味道」

但在創作伊始,倆人創作這個角色,不過是爲了讓對方發笑——他們甚至都沒想過是不是會有出版社願意接收它。

中國話裏常說的「文人相輕」,在他們這裏徹底失效,文字反而成了他們愉悅彼此的工具:蓋曼把普拉切特寫成「天使」亞茨拉斐爾,普拉切特則把蓋曼寫成「惡魔」克勞利。

也正因此,我們在「天使」和「惡魔」身上,非但看不到神聖之處,反而體會到的全是老友間的「知己知彼、惺惺相惜」。

在筆者有限的閱讀經驗裏,《好兆頭》是唯一一本由兩位作家共同書寫、卻沒有絲毫割裂感的小說——很難想像尼爾·蓋曼與特里·普拉切特只花兩個月,就完成了這本書的初稿。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在那段時間內,二人每天下午都會打很久的電話,給對方讀寫好的最棒的段落。因爲尼爾·蓋曼習慣於夜間工作,所以普拉切特的開頭通常是:「起來,起來,混蛋。我剛寫了一段棒的!」之後爭着搶着要寫下一段。

這樣的合作方式使得《好兆頭》的文本好似有了自己的生命,儘管有些段落清晰地展現了其中某位作家的風格:

例如關於超自然聖靈的部分、來自於不同神話體系的天使與惡魔,以及由此構築的英雄並存的宏大世界,很顯然出自蓋曼的手筆;

而艾格妮絲·風子和孩子們的部分,以及那些使人發笑的語句,基本要歸功於普拉切特。

但是,當尼爾·蓋曼祝賀特里寫出了絕妙的一句,普拉切特卻不能保證這段話是自己寫的,於是,二人都暗自懷疑這本書已經開始自行撰寫了。

有趣的是,爲避免被當成怪人,兩人都不敢公開承認這件事情,這些段落已經很難說出清它們到底屬於誰了。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活過來」的《好兆頭》不僅順利出版,還爲二人帶來了聲譽和財富。

但在被問及影視化的可能性時,二人的態度卻出現兩次都截然相反的情況:剛開始時蓋曼覺得「沒準兒有一天真能拍出來」,普拉切特卻斷定這是異想天開;後來等到蓋曼不置可否時,普拉切特卻四處奔走,想把《好兆頭》改編成電影。

這就是特瑞·吉列姆曾經籌劃的《好兆頭》項目,一個由羅賓·威廉姆斯與約翰尼·德普主演的電影,結果因爲「911事件」而停擺。

而比電影停擺更可怕的,是病症的突然來襲:

2007年,59歲的特里·普拉切特發佈聲明,稱自己患有一種罕見的阿爾茲海默病——後部皮質萎縮(PCA);8年後的3月12日,總是帶着大黑帽子的普拉切特去世,享年66歲。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粉絲根據作品爲普拉切特繪製的畫像

據尼爾·蓋曼說,普拉切特去世前的遺願,就是希望尼爾·蓋曼能夠爲《好兆頭》編寫電影劇本——他在信中寫道:「請爲我做這件事。」

普拉切特的葬禮結束後不久,蓋曼就完成了《好兆頭》第一集劇本。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蓋曼說:一個人寫劇本的體驗「真的很糟糕」,尤其是在他陷入困境的時候,或者 「每當寫出了巧妙之處」,卻沒有普拉切特欣賞的時候。

該劇的最後一幕,題名是「獻給特里」。

當我在寫《好兆頭》自己的部分時,我想象我是寫給一個特別讀者——特里·普拉切特的。這是我的標準。所以對於這部劇集,也一樣。

從這個角度看,《好兆頭》從頭至尾充斥着蓋曼對普拉切特緬懷和致敬。

比如照着特里形象寫的「天使」亞茨拉斐爾,在倫敦SOHO區經營着舊書生意——在這個經書店裏,蓋曼特意放上了普拉切特的書;

而且在書店着火時,「惡魔」傷心欲絕,以爲「天使」就這麼去世了。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不過這種「淚奔時刻」相對較少,蓋曼做得更多的,是給大家「發糖」,「齁」觀衆一個措手不及。

比如倆人第一次在伊甸園相遇時,突然大雨傾盆,「天使」想都沒想就抬起翅膀爲「惡魔」遮風擋雨;「惡魔」也很知趣,小鳥依人地偎在「天使」懷裏。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這些甜到齁人的「友情時刻」,處處都是蓋曼對特里的不捨和懷戀。能把這種情感做到全世界人都有目共睹的程度,也算是蓋曼對特里遺願的最好交代吧?

「特里不相信天堂、地獄之類的東西,」蓋曼說:「所以也許不會有鬼魂特里看到這些。如果有的話,他會生氣的。但這是我爲他所做的。」

或許正是這個原因,纔會讓蓋曼在面對外界對劇集表示熱愛時,冷冰冰地回覆了一句:

「不需要。」


六月第一部爆出的劇,到處都在討論,拯救劇荒就指望它了


作者 ✎ 康報虹

編輯 ✎ 清晏

本文首發於奇遇電影:cinematik

歡迎關注奇遇電影,解鎖更多影視乾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