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现在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孩子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阅读量少、语文水平欠佳,都会使做题速度、理解水平等受到很大影响,所以会出现考生连题都没时间做完的情况。

根据中央要求,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根据中央对于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验全覆盖的要求,2017年秋季学期,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2018年覆盖小学初中一、二年级,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暑假后中小学教材内容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必须知道

全国数百万就读于起始年级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将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粤教版”、“苏教版”、“北京版”等版本教材将逐步被取代,德育、历史和语文3个科目最终将实现统编版。

还有家长不清楚教材变动什么内容?今天好教师带大家来看一下!

1

中小学“新”教材内容有变化

语文课本变天:一年级就有《论语》

使用新教材的语文有什么值得家长关注的重大变化呢?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量增加古诗文,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

明年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篇。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是要求孩子背诵并测验默写的。其中包括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

这一栏里经常会出现文言文,一年级下册已经要求背诵并理解《论语》选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

暑假后中小学教材内容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必须知道

增加课外阅读,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现在的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孩子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以上。

二、选文的变化

主要以选文来体现。既有反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经历的篇目和他们的作品,也有反映狼牙山五壮士、江姐、黄继光等革命英雄人物的篇目。

小学教材中有《朱德的扁担》《金色的鱼钩》等革命传统选文约40篇,初中教材中有《纪念白求恩》《回忆我的母亲》等革命传统选文30多篇。

同时,指导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长征》《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红色经典名著。

主要以选文来体现。或是描绘祖国山川的秀美与雄壮,以美丽的景物感染学生,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或是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以铿锵的话语激励学生,如《黄河颂》《壶口瀑布》;

或是讲述各族人民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守卫祖国海疆的英雄事迹,以感人的故事滋养学生,如《无名岛》《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三、体系结构的完善

语文教材采取“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将“人文精神”作为一条线索,统筹安排,有利于发挥语文学科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的优势。

将“语文素养”作为另一条线索,精选典范文本,安排必要知识,优化学习策略,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

  • 一至六年级每册6-8个单元,由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版块组成;每单元3-4篇课文,如语文园地包括“日积月累”“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等栏目。
  • 七至九年级每册6个单元,由阅读和写作两大版块组成,各单元穿插安排“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栏目;八至九年级每册设置1个“活动•探究”单元,突出任务性学习的理念。

四、小学一年级先认字,再学拼音

过去一年级刚入学的时候,孩子们先学会拼音,才开始识字。而这次的教材“大换血”,顺序完全倒置:把拼音学习推后,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一年级上册教材共安排了2个识字单元、2个汉语拼音单元和4个课文单元。

让孩子们在学习了“天地人”“口耳目”“金木水火土”等一些常用字之后,再进行13个课时的汉语拼音系统学习。

暑假后中小学教材内容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必须知道

“历史”课本新变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主要在中国古代史部分中体现。内容涵盖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诸多方面,涉及的历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30多部,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它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二、革命传统教育

教材系统介绍了中华民族近代斗争史,突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和不断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决定作用给予了充分叙述,分别介绍了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40多位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革命英雄,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三、民族团结教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在中国古代史中,揭示了自秦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在中国近代史中,反映了中国各民族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中国现代史中,介绍了中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民族大团结。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认识到中国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

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教材十分注重加强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以史实为依托,讲述西藏、新疆、台湾以及附属岛屿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

四、国际理解教育

在世界史中,重点介绍了人类文明起源的多源性,各地区、各主要国家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增强国际意识,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和忧患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逐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暑假后中小学教材内容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必须知道

“道德与法治”课本新变化

结合案例分析,以讲法律规范为主

教材运用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而达成对法律知识的领悟。选择的案例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或直接从未成年人的案件中撷取素材。

通过这一方式,使学生对于宪法文本做到入脑、入心。

二、以法律知识教育为载体

教材在阐释法律规范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讲国家权力时,强调权力有边界,“法无授权不可为”;

在讲公民权利时,同时强调权利义务对等,有利于促进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从而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依法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培养公共精神。

三、适当渗透道德教育

教材强调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紧密结合,使学生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牢固树立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从而实现法治的育人功能。

2

语文成中、高考拉分王

其实,对于很多一直关注中高考动向的教育者来说,这种“难”考生们早该想到!

2017年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放出时,高考“语文难”就已经是定势,可惜还是没有引起大部分人的重视。

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新高考”,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表示:

暑假后中小学教材内容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必须知道
  • 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一共上课9522节课,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一共上课13000节课,语文是第一大科,占总课时的21%以上。
  • 中小学一共上了20门课,语文占1/5的课时还要多,语文是工具科,是母语,是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前提。

那么,2018语文高考已经难出了新高度,今后语文究竟会有多难?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话,惊呆了众人:“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接下来语文到底怎么学?怎么考?温儒敏透露:“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 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
  • 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温儒敏继续透露:

"高考的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

也就是说,只看教材,别说高考语文,就连中考语文都将应付不来。别再说什么应付考试没时间阅读!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

对于阅读少、不读书、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经不是噩梦而是审判。教改后考察大量语文的超纲内容、考察全科素质成为标配,临时抱佛脚没有指望。

暑假后中小学教材内容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必须知道

3

中、高考语文未来会难在哪里?

▌ 考卷文字的增加

如果你的孩子不经常阅读,考试时阅读速度太慢就会吃亏!

举例“全国卷Ⅱ”的语文考卷,现代文言文篇幅极多,题目或许不多,但是阅读起来很费时间。这样就考验了考生的阅读速度和抓住重点的能力。

未来语文将成为中高考的杀器,高考要实现15%考生做不完卷子。

▌范围变得更广,不再局限于课本

对于名著的考核标准已经逐渐提高。

例如,相对简单的是这样的题目:

暑假后中小学教材内容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必须知道

该题中考核了《朝花夕拾》、《骆驼祥子》中的人物与情节的识记。

而在未来,名著阅读的试题会考到更多的细节,以免学生只是在得过且过地背诵。

  • 或者是对比分析人物,让孩子谈谈对主人翁的个性化感悟;
  • 或是结合给出的具体片段内容,鉴赏评价人物或者作品语言特色;
  • 或者是对比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探究作者的多种写作风格等等。

从最开始的作者年代、身份的考察,到现在的阅读理解,无一不在提示家长和老师,务必提高对孩子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

▌不积累古诗文文言文,吃大亏

古诗文在语文试卷里有34分左右,北京卷文言文+古诗文的考察分数高达44分!再加上名著阅读的分数,可以说有50分左右,堪比一篇作文啊!占了语文分数的百分之三十。

所以不重视古诗积累、文言文阅读,将失去这几十分。

而这不是考前抱佛脚,临阵磨枪就能做到的,需要考生日积月累中完成!

暑假后中小学教材内容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必须知道

4

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

自前两年起中小学都已陆续更换教材,开始使用“部编本”的语文教材。

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形势是:

语文和语文阅读在中、高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语文考试越来越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内外的结合将是必经之路。各地已在相继增加语文中考总分,且高达30分:2013年末~2016年,北京中考语文增加30分;2015年,湖南长沙等地中考语文增加30分;2018年,山东济南等地中考语文将增加30分......

从今年下半学期开始(2019年9月),全国中小学生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暑假后中小学教材内容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必须知道

整个小学6年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

语文在各学科间的重要程度也已经凸显。

看看高考的变化、教材的变化、学科重要程度的变化、还有这几年爆红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语文节目……所有现象都在告诉我们:

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以后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确切地说是阅读水平。

这不是耸人听闻,这次教改是全国上下从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化进行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教改,都是中央顶层设计的结果。

这次的新教改前后酝酿了整整4年时间,经过了10多轮讨论,才最终确定了下来!

北京市教委委员、新闻发言人李奕和中招办主任曾在中考前透露:

日后的中考理科题目中会增加阅读量,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来看一张中考科学试卷,阅读量一点不比语文试卷少……

暑假后中小学教材内容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必须知道

今后的中高考所有科目都会是对语文的持续考察。不仅是语文试卷增加了阅读量,其他科目都增加!

阅读量少、语文水平欠佳,都会使做题速度、理解水平等受到很大影响,所以会出现考生连题都没时间做完的情况。

未来,阅读是一切学科的最重要基础,如果你依然说自己的孩子没时间读书,等同于说要自己的孩子放弃所有学科。

5

语文那么重要,变化那么大,该怎么学?

因为数学,可能刷几张卷子,成绩就能提高;可语文呢,可能你刷一年的题,也未必有效果!

越来越多的陪读家长已经意识到:语文、是最难学好的一个科目,是见效最慢的科目,也是对教师功力要求最高的一个科目!

新教材普及以后,语文的考试范围就是这样的!

暑假后中小学教材内容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必须知道

那在最后小语给大家介绍六个可以帮助你学好语文的好习惯!

勤阅读,读好书,读经典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好课堂上用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读好书、读经典。娱乐化的浅层次阅读是无效的。

一位语文名师曾经说过:

学语文不阅读,再多的刷题和应试技巧也救不了你!没时间阅读怎么办?争分夺秒,见缝插针。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读书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

从小学阶段培养阅读习惯,一旦阅读习惯养成,阅读对孩子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根本不用家长督促,他们自动会抓紧一切时间阅读!

勤做阅读笔记

不但要阅读,还要有效阅读。做读书笔记是有效阅读最容易在家庭中操作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阅读批注。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

做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

a.摘抄、摘录;

b.做卡片;

c.提要钩玄;

d.写读后感。

勤查词典资料

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种类很多,除了字典、辞典外,还包括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图书。最常用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

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宇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可以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籍一页一页地读下去。

暑假后中小学教材内容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必须知道

勤于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一定要让孩子大量朗读、背诵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通过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音的韵律,都能被体会出来。

背诵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要点背诵,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以后还要经常复习运用,这样就可以做到牢记于心。

写作和阅读一样,一旦形成习惯,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更是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个出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