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剎海冰車致傷多名遊客 官方:全部封存

新京報

什剎海冰車致傷遊客 官方:全部封存

多名遊客反映冰車扶手脫落後被鐵架所傷,記者探訪發現多車鐵架已彎曲,用手即可復原

冰場冰車已封存。新京報記者 蒲錚錚 攝

近日,有多位網友反映,在什剎海冰場玩冰車時發生意外,造成下體受傷。

1月30日,新京報記者探訪什剎海冰場發現,部分冰車前部的圓盤扶手由細鐵棍支撐,很多支撐鐵棍已經向前或向後彎曲,現場工作人員用手即可掰回原狀。

北京市西城區政府新聞辦公室2月1日通報稱,已約談什剎海冰場運營方立即開展隱患排查,要求將全部冰車封存。

多名遊客坐冰車致傷送醫

1月30日,多位網友向新京報記者反映,在什剎海冰場因乘坐一款“帶圓盤雙人冰車”致下體受傷出血,質疑該車輛存在質量問題。

傷者郭女士將玩冰車受傷一事發在微博上,“冰車故障,車把脫落,車把下的三腳架扎傷下體”。據郭女士的朋友王先生講述,1月26日,他和郭女士在什剎海滑冰場玩雙人冰車。冰車有兩個坐椅,前排坐椅配有一個圓盤狀扶手,郭女士坐在前面的座位上。冰車滑行過程中,遇到一處不平整冰面急停,郭女士由於慣性向前衝出,身體撞到車前的圓盤狀扶手,導致扶手脫落,而郭女士被支撐的鐵架扎傷下體。王先生稱,當時沒看到附近有醫療點,也沒有工作人員前來施救,一名路人載着他們前往醫院就診。

傷者武雪(化名)稱,1月27日下午,她和朋友在什剎海冰場玩雙人冰車。她乘坐冰車往前行駛時,身體向前傾倒翻出冰車,腿被卡到車前扶手杆下。武女士感到下體疼痛,並發現有出血情況,被緊急送往醫院。

遊客章冰冰(化名)稱,1月27日16時左右她在什剎海冰場玩冰車,因車速較快,她駕駛的雙人冰車失控,從板凳上跌落,下體直接坐在最前方扶手的三角架上,致傷出血。她回憶說,工作人員指引其步行前往距離最近的北海醫院,但到達後發現關門,便趕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急診科治療。

這三位女性傷者均反映,冰車前方扶手鐵架是造成受傷的直接原因。

彎曲扶手被現場“掰直”

1月30日,新京報記者探訪什剎海冰場發現,遊客購買門票後可進入不同功能分區的冰場。在普通冰場內,有諸多冰上娛樂設施供遊客取用,“帶圓盤的雙人冰車”就是其中之一。

記者取得一輛冰車後發現,冰車爲鐵板焊接而成,在一長方形鐵框上分別焊接一張鐵椅、一個鐵凳和一個由鐵質三角架和鐵棍支撐起來的圓盤狀扶手。坐椅上鑲有藍色塑料坐墊與靠背,圓盤狀扶手並不能控制方向,車輛的移動和制動全靠手持的冰叉控制。

由於支撐該車輛前部扶手的鐵棍直徑較小,且並不堅固,很多車輛的鐵架已經彎曲。記者拉着一輛扶手彎曲的車輛詢問一名工作人員,對方將鐵架用手掰直復原後稱,“這個很安全,不存在什麼問題。”

對於冰車的設計,一名工作人員介紹,前排坐椅僅供兒童乘坐,圓盤狀扶手也是爲了讓兒童支撐。但實際上,現場有很多成人坐在前排坐椅玩耍,場內並無工作人員制止,也無安全提示。

針對當事人反映的冰面不平整問題,一工作人員稱,冬季冰面產生裂紋爲正常現象,車輛和冰叉在使用過程中也會造成溝壑擴大,工作人員會時常用水填補。

■ 回應

監管單位:已要求封存全部冰車

什剎海冰場運營方外宣楊先生2月1日回應稱,冰場方面正與傷者溝通,具體情況也在調查中,冰場已對安全問題展開了全面排查。對於網友反映的三起因冰車受傷的投訴,楊先生表示,將聯繫當事人作進一步覈實。他稱,受傷當事人反映的情況與他所瞭解的情況有所不同,冰場在整個冰期僅接到兩起摔傷報告,且當事人在接受治療後才與冰場取得聯繫。

針對冰車安全性質疑,楊先生稱,冰場每天都會派人檢查設備設施,冰車是否存在安全隱患也在調查中。對於冰場未設醫療點的問題,楊先生稱,冰場周邊已安排救護車實時待命。

2月1日晚,西城區政府新聞辦公室發佈通報稱,1月30日,接到網友反映在什剎海冰場滑冰時受傷的情況後,什剎海冰場監管單位西城區園林市政管理中心立即聯繫傷者,詳細詢問傷情並表示慰問。同時,到冰場進行了安全檢查,約談冰場運營方立即開展隱患排查,要求將全部冰車封存,加大巡視管理力度,增加冰面器材的安全措施,做好安全提示工作,保護遊客遊玩安全。據瞭解,區園林市政管理中心、什剎海冰場運營方已與傷者取得聯繫。

2月2日下午,楊先生回應稱,冰場已封存場內全部冰車,其他娛樂設施仍正常運行。目前,冰場方面已與兩位傷者取得聯繫。“先讓傷者養傷,康復之後面談”。

  ■ 聲音

醫院提示:溜冰應小心“騎跨傷”

1月31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急診科一名醫務人員表示,1月27日接到了4例“騎跨傷”女性患者。據傷者描述,是被冰場上的“小推車弄的”。另外,26日也有多起玩冰車受傷的情況。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官方微信1月29日發佈文章稱:“就在這幾天,婦產科大夫們的朋友圈被‘騎跨傷’刷了屏,半小時收治了5個外陰血腫的病人”。院方提示稱,“騎跨傷”是騎跨動作相關的損傷,外陰在騎跨動作時因爲劇烈撞擊會導致“騎跨傷”的發生。由於很多人溜冰時不小心,抑或坐在冰車上,而且溜冰速度過快,極易發生碰撞和摔倒,導致“騎跨傷”的發生。

“騎跨傷”輕度的挫傷主要表現在尿道滴血;嚴重的如尿道撕裂,尿液和血液滲出,可有會陰、陰囊腫脹或血腫,排尿困難等症狀。

如果不幸受傷,建議在受傷後儘快到最近醫院的婦產科或者泌尿外科、急診科就醫,需要注意的是在就醫路上避免已經受傷的區域再次受傷。如沒有就診條件,患者需24小時內用乾淨毛巾包着冰袋進行冷敷。

專家:“冰車設計應最大程度考慮遊客安全”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邱寶昌表示,多人在冰場遭遇同樣的傷害證明此事並非孤立事件。應對相關遊玩設施是否存在安全風險,冰場管理方如何履行保障消費者安全等問題提出疑問。

邱寶昌稱,一方面,冰場經營者有義務保障遊客的安全。如果多數傷者均採取自救形式,工作人員不能及時發現或事後才聯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對遊客的安全保障義務沒有履行到位。此外,經營者也有責任制定和實施應急預案,當遊客發生意外時,及時予以施救。

邱寶昌表示,就冰車的安全隱患來說,可能分別在冰車質量、冰車設計和遊玩警示三個方面存在問題。冰車應該在選材和製造上符合安全標準,消除隱患;設計上應該最大程度考慮遊客的安全,即使出現最嚴重的翻車也應該有相應措施避免乘客受到傷害;此外,也應該在醒目的位置對遊客做出安全提醒。

冰場應根據監控錄像、票據等信息覈對遊客是否在冰場內發生受傷,再商討相關賠償事宜。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張熙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