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公司在IT终端的主角转变成智能手机时,将主角位置输给了高通。然而现在,它正通过收购新技术,努力追赶AI半导体领域的领先企业。

AI半导体的竞争已正式拉开序幕

《日本经济新闻》5月28日报道,围绕可高速处理图像等大数据的人工智能(AI)半导体,新旧霸主即将展开正面对决。半导体行业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发生盟主更迭。下一个主战场将是AI。

美国英特尔公司5月23日宣布,将在2019年投放专门面向AI处理的新型处理器。努力追赶该领域的领先企业美国英伟达(NVIDIA)。英特尔正通过接连不断地通过收购来获取技术。

“这是最适合深度学习的首款量产型芯片”,5月23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AI开发者会议上,英特尔副总裁纳温·拉奥(Naveen Rao)介绍了一款新产品。这款产品正是专门针对AI重点技术深度学习的半导体。

英特尔当天发布了公司的全方位战略,即从数据中心到虚拟现实(VR)终端、无人机,将针对不同领域分别投放相适应的AI半导体。拉奥表示,“将对各种不同AI分别提出正确的工具方案”。尽管没有明确指名,但这依然可以视为是向英伟达发出的挑战书。

十年之前只有游戏玩家才知道的英伟达图形处理器(GPU),现在已经成为AI半导体的代表性产品。从数据中心到自动驾驶汽车都在得到广泛的使用。

英伟达2017财年(截至2018年1月)的销售额达到97亿美元,约为英特尔的六分之一,除了与丰田汽车等大型车企合作外,4月份还与日本佳能医疗系统合作,在医疗领域也不断扩大势力范围。

30年前英特尔就通过CPU将IBM等公司的专用半导体逐出市场,打造出个人电脑时代。但在IT终端的主角转变成智能手机时,没能及时采取行动,将主角的位置让给了高通。

从汽车到家电、数据中心,AI正超越硬件的围墙浸透到各个领域。而AI半导体的竞争已正式拉开序幕,出现这一局面的背景除需要处理庞大的数据外,还在于传统的半导体性能提升已经接近极限。CPU性能的提升取决于半导体电路的集成度,但业界普遍认为,这一集成度以每2年2倍的速度发展的“摩尔定律”即将走到极限。

为抢占AI时代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的霸主位置,全世界开展AI服务的IT巨头们也纷纷参与半导体的开发。

5月上旬,谷歌发表了通过云服务提供AI的专用处理器“TPU”的改进型号。对于英特尔和英伟达来说,提供云服务的各大IT公司原本是顾客,但现在有可能成为潜在竞争对手。

中国企业也在行动。除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进军AI半导体外,通过比特币“挖矿”的芯片而积累了财富的中国企业也开始加入进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