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019年1月16日

浙江沿海高速公路寧波至樂清段

終於正式全線通車!

杭州、寧波、台州、溫州之間

終於不用再擠到一條瀋海高速上

▲浦壩港大橋

不僅不用擔心堵在半路上

時間也縮短了很多

「無敵海景」更是美到沒朋友......

無敵美景一路驚豔

超高顏值的沿海高速公路

三門灣大橋 | 台州灣大橋

串起無敵海景,站站驚豔。

跑高速最怕無聊

沿海高速的顏值在華東稱得上第一

一路風景壯闊

跨越象山港、三門灣、台州灣及樂清灣

▲樂清灣大橋

光是這幾座跨海大橋就足夠驚豔

滿目皆是無敵海景

搖下車窗就能聞到海的味道

美哉悠哉~

(圖:@金士兵)

而且,在沿海高速上行駛

不光能將無敵海景盡收眼底

就連內陸部分也是好看到不行

一路田野、水田、山川、小河

淡淡的配色,盡顯江南的醉人

縱跨3大海鮮城,一路海鮮喫到爽。

最最最關鍵的是

串起了浙江沿海最美味的海鮮城

一路嘗“鮮”喫到扶牆

對於喫貨們來說

完全就是「美食高速」

回家的路貌似越來越艱難了呢

①樂清-得天獨厚的山海之城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樂清這座得天獨厚的山海之城藏着許多味道獨特的佳餚,其中更是不乏非遺美食!

1、清江三鮮面 - 超豐富的現炒海鮮配料。

別看這個名字普通,但對於在外的樂清人來說,最想喫的就是這碗三鮮面。

麪館基本都是老店面,少則幾年多則幾十年。配料都是現炒的,經典的三鮮面主要配料有煎過的子美魚再加上蟶子、蛤蜊等,還有標誌性的姜蛋,不光配料豐富,麪湯更是鮮香無比,看着就非常有食慾!

2、芙蓉麥餅-非遺美食。

說起樂清最受歡迎的小喫,那一定是芙蓉麥餅,餅皮由麥粉製成,在平底鍋上不斷翻轉、炙烤,特別脆,口味有甜有鹹,甜的主要以芝麻和糖爲主,鹹的主要以蝦皮、蔥花和雞蛋爲主,非常獨特~

3、白象香糕-歷史悠久的名喫。

北白象鎮公久南北貨商號所創,由來已久,迄今已有50多年曆史。

白象香糕以糯米粉爲主料,芝麻、白糖、柑橘餅爲輔料,經蒸炊而成,口感鬆軟,味道比較甜,但喫多了也不會覺得膩。香糕沒有豪華的外包裝,依然保持古代溫州的紙包香糕,滿是傳承與懷舊。

②溫嶺-長三角第一海鮮

在溫嶺有着“長三角第一海鮮”的美名,海洋的鮮美,輔以最獨特的家燒烹飪,就成了溫嶺這座城市最鮮活的記憶。當然,溫嶺更是小喫遍地,嘗過一口變念念不忘了!

(圖:@暖妹子愛旅行)

4、家燒黃魚-可遇不可求的美味。

不少人來溫嶺,就是爲了長嶼黃魚,野生的黃魚可遇不可求,價格也非常高。簡單的家燒烹飪,就能提煉出黃魚的鮮,燒好的黃魚湯濃色黃,香濃味淳,配上軟糯的年糕,簡直太美味了。

5、鰻羹-粘稠感恰到好處。

比起尋常方法料理的鰻魚,鰻羹的口感更加滑嫩,肉質十分鮮美。湯汁的粘稠感恰到好處,不會讓人覺得黏膩,反而會覺得清爽。

6、番薯粉-自成一派的石塘美食。

不過要說起溫嶺的美食,石塘美食可謂自成一派,石塘美食離不開番薯粉,鹹甜皆有的山粉糊,清香的炊圓,別的地方喫不到的番蒔鼓......簡直撐起了溫嶺小喫的半邊天。

7、糖龜-溫嶺的傳統特色小喫。

每一個地方都有它最獨特的小喫,而對於溫嶺石塘來說,糖龜就是這樣一種存在,逢年過節,糖龜都出現在石塘人的餐桌或供桌上。剛製作出來的糖龜油亮誘人,香甜軟糯,味道有點像紅糖。

③三門-中國小海鮮之鄉

都說,三門小海鮮,敢爲天下鮮。

到了三門,最爽不過喫海鮮!當地人用最簡單的烹飪方式,演繹着最極致的鮮、嫩、美。如果你就是奔着生猛的海鮮來的,那一定要去健跳碼頭逛逛,最新鮮的海鮮、最實惠的價格、超足的斤兩,一定讓你大呼過癮。

8、三門青蟹-膏黃肉美。

三門最有名的就是青蟹了,正宗的三門青蟹肉質鮮嫩,帶着一絲絲的甜。小海鮮盛行的三門,青蟹個頭也不大,殼薄易磕,簡單的清蒸也極爲美味。掀開蟹殼,蟹膏如醃好的鴨蛋黃,豐盈油潤,用筷子夾一塊,半透明的膠質顆粒在齒間爆裂....

9、三門望潮-鮮美的本味。

望潮,是一種小章魚。據說潮汛來臨時,它的觸手會上下搖動,漁民可據此判斷潮水的漲落,因此得名望潮。望潮的喫法有許多,但三門人最愛還是水煮,七八分熟就夠,取其本味,蘸點醋,味極鮮美,鬆脆爽口。

10、跳跳魚-海上人蔘。

由於《舌尖2》,跳跳魚被更多的外地人知曉,成了三門的名片之一。跳跳魚肉嫩少刺、肥腥少、勁道爽滑,極富營養價值,可謂滋補佳品。三門人喜歡把它做成鮮甜可口的魚煲,別具特色的跳跳魚燒豆麪,酥脆可口的炸跳跳魚......

11、佛手-口感豐腴到爆炸。

在三門,有一種需要與海浪爭分奪秒冒險的美味,他們就是生長在島礁上的佛手,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採摘過程兇險無比。

好在佛手的美味對得起他們的艱辛,不需要什麼調味料,簡單的燉煮吊出所有鮮甜,素油烹炒,頃刻出鍋,口感更是豐腴到爆炸。

④寧海-海岸線上低調的美味小縣城

寧海是寧波南部的一個小角落,在中國大陸的海岸線上低調地存在着,它是徐霞客遊記開始的地方,清澈蔚藍的寧海灣被譽爲中國的“普吉島”,海鮮小喫更是多到數不清!

(圖:@陳彩省)

12、長街蟶子-地道的鐵板蟶子。

在寧海,想要喫地道的鐵板蟶子,長街鎮是首選。這裏的蟶子出了名的個頭大殼薄、色白味鮮、肉質肥美,有彈牙的質感,當地美食家稱之爲“西施舌”或“唐僧肉”。喫法也極爲豐富,鹽水蟶子、鹽烤蟶子、鐵板蟶子、醃製蟶子……各式各樣的蟶子都尋得到!

(圖:@徐紅燕)

13、西店牡蠣-“牡蠣之鄉”極致的鮮。

西店鎮素有“牡蠣之鄉”之稱。

這裏的牡蠣特別肥壯鮮嫩,野生的牡蠣,蠣肉呈青玉色,味道非常鮮美。牡蠣滑蛋、牡蠣羹、牡蠣燉豆腐、青椒牡蠣炒蛋、碳烤牡蠣,都是地道的喫法,當地人還很喜歡喫生蠣肉,潔白細嫩的肉質沾上米醋、醬油或鹽、酒,配些薑末,這滋味,非常美妙~

(圖:@在寧海)

14、麥蝦湯-寧海美食的金字招牌。

麥蝦湯最早由臨海傳入寧海,如今在寧海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長長的麪疙瘩搭配小白蝦、青菜、筍乾,味道極爲鮮美,就算是不喜食麪食的人也能一口氣喫下一大碗去!

15、湯包-寧海人十四夜必備的美食。

寧海人十四夜必備的食品之一。

不是我們常見的灌湯小籠包,而是把豬肉、筍絲、韭菜、鹹菜、豆芽、香乾等切成細丁,裹入擀薄的粉皮裏,然後做成湯包,放在鍋裏蒸。湯包可直接喫,也可下湯煮,早餐、午餐、晚餐、夜宵,寧海人都有喫湯包的習慣。

16、一市餾-寧海人的傳統習俗。

當地一直流傳着“卅年夜的鼓,十四夜的肚”的民諺,意思是說,十四夜的肚子比平時要大好幾倍,可喫十碗八碗的百家餾。一市餾有甜鹹之分,甜的裏面放了桂圓、花生、紅棗、葡萄乾等乾果,鹹的裏面放了香乾、豆腐、牡蠣、花生等材料,不同喜好的人大可以各取所需。

⑤象山-寧波人最愛的喫海鮮聖地

(圖:@當現實闖進夢想)

這裏不光有寧波人最愛的石浦海鮮,更有藏着數不清的老底子味道,對於每一個在外的當地人來說都是難解的鄉愁。

(圖:@象山發佈)

17、石浦海鮮-寧波人最常喫的海鮮。

說到寧波人最愛喫的海鮮,那還得數石浦海鮮,作爲全國六大中心漁港之一,石浦海鮮可是大名鼎鼎,無論是開漁期的肥美海鮮,還是禁漁期的小海鮮,什麼時候來都能喫到過癮!

(圖:@寧波喫客)

18、魚餈面-正宗的石浦味道。

魚餈面在象山傳承已久,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新鮮的馬鮫魚製作的魚餈面,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魚肉的鮮美,番薯粉的細滑又恰到好處地掩蓋了魚肉的粗糙,嫩滑爽口,十分鮮美。每到逢年過節或者有貴客來,漁民們一定會做魚餈面。

19、海鮮麪-超滿足的海鮮大雜燴。

如果你喜歡海鮮,那對象山的海鮮麪一定會毫無抵抗力!海鮮麪裏的海鮮可以自選,小到花蛤蟶子,大到黃魚白蟹,只要你喜歡,幾乎所有的海鮮都能被下到面裏去。沒有過多的烹飪方式,簡簡單單就給你滿口鮮香的美妙體驗~

20、米饅頭

當地人最割捨不掉的傳統小喫。

跟饅頭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不是普通的麪粉製作,而是用大米磨成的米粉。米饅頭小巧可愛,陣陣米香裹挾着淡淡的酒香,咬上一口,醇香柔韌,冷熱都好喫,而且多喫也不傷腸胃。

本文來源若舍民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後臺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