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清:着力發展 更多專業化個性化金融機構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13日在第十一屆陸家嘴論壇(2019)上表示,按照國務院金融委的統一部署,金融系統正在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此過程中,以下幾點可能需要特別強調。

第一,必須繼續牢固樹立以客戶爲中心的經營理念。今天,中國的金融機構技術能力不斷髮生革命性變革,但真正要做好金融服務、建成世界金融中心,最要緊的始終在於把客戶利益和關切放在第一位。

第二,應當着力發展更多專業化個性化金融機構。在新的金融科技形勢下,行業形態、盈利模式和企業結構都不可能簡單重複其他國家的發展路徑,需要同時在數量和質量上提高金融機構的水平。“在此過程中,我們熱烈歡迎境外金融機構參與進來,我們將進一步擴大銀行、保險、證券、信託的開放,尤其歡迎有經驗的資產管理機構與中國同行一道,募集人民幣資金投入到人民幣證券市場。”

第三,融資市場體系要更好地適應企業生命週期。不同發展階段企業具有不同性質和特點的融資需求。金融管理部門和行業企業形成高度共識,一定要齊心協力,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徹底改變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一條腿短、一條腿長的不平衡格局。

第四,建立完善有中國特色的公司治理結構。由於絕大多數金融機構具有較強的公衆利益相關屬性,所以應當更加重視公司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加強黨的領導必須一以貫之,形成各公司治理機構積極配合、相互制約的機制。

第五,讓違法違規者及時受到足夠嚴厲懲處。違紀違規違法成本太低,只能助長踐踏法律的行爲持續蔓延。監管者必須敢於鬥爭、嚴格執法,堅決捍衛法律法規的尊嚴。

第六,應當下決心改變金融資產分佈結構。要大力發展公募、私募、保險、信託、理財等各類機構投資者,一方面,可以改變散戶爲主的投資者結構,培育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市場氛圍;另一方面,能提高市場穩定資金比例和投資轉換效率。在養老金方面可借鑑其他國家經驗,構建基礎社保、企業年金和商業保險三大支柱,努力爭取養老基金在資本市場中佔比達到世界平均水平。

第七,堅決防止結構複雜產品死灰復燃。中國是世界上新增資本投入最多的經濟體,但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任務十分艱鉅。關鍵要解決好“脫實向虛”問題,持續清理金融體系內部的資金空轉。目前國際上正在出現放鬆監管、使“影子銀行”回潮的趨勢,需引起高度警惕。

第八,必須正視一些地方房地產金融化問題。近些年來,我國一些城市的住戶部門槓桿率急速攀升,相當大比例的居民家庭負債率達到難以持續的水平。更嚴重的是,新增儲蓄資源一半左右投入到房地產領域。房地產業過度融資,不僅擠佔其他產業信貸資源,也容易助長房地產的投資投機行爲,使其泡沫化問題更趨嚴重。歷史證明,凡是過度依賴房地產實現和維持經濟繁榮的國家,最終都要付出沉重代價,凡是靠盲目投資投機房地產來理財的居民和企業,最終都會發現其實很不划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