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瑞士研究員做了四項參與者達120人的實驗,顯示人在面臨懲罰威脅時特別會複製和傳播看到的人所做的行爲。在做選擇前,參與者們會觀看一個之前參與實驗成員的選擇視頻,但是沒有給出結果。

  害怕懲罰以及人類似乎天生的模仿他人的傾向構成了社會傳統或根深蒂固的觀念形成和持續的心理基礎。

  動物行爲學家曾研究過社會學習以及它與危險的聯繫。例如,當一隻飛鳥發現捕食者出現時會立即傳遞信號給飛鳥羣,後者會緊跟前者飛起。然而,這種社會經驗思維在人類研究中已經很少考慮到了。

  瑞士研究員做了四項參與者達120人的實驗,顯示人在面臨懲罰威脅時特別會複製和傳播看到的人所做的行爲。在第一個實驗中,參與者要在屏幕上從AB兩張圖選出一張,選20次。他們被告知如果選擇了錯誤的圖片,就會面臨電擊的懲罰。事實上根本沒有錯誤的答案和電擊,選哪張圖片都沒有關係。在做選擇前,參與者們會觀看一個之前參與實驗成員的選擇視頻,但是沒有給出結果。視頻中這個人每次都選了A圖片,結果試驗後,超過95%的人都選擇了A。

  在第二個實驗中,這次不是選錯了會受到懲罰,而是選對了會給予獎勵。這次同樣觀看了視頻,但只有60%的人和視頻中選擇相同。而在將條件改成任意懲罰的時候,模仿視頻中人的行爲在70%以下。

  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臨牀神經科學研究團隊領導和講解員Andreas Olsson說:“我們的結論是當承諾給獎勵時,我們更傾向打破模式,社會經驗作用較小。當爲了避免危險時,社會經驗往往發揮出了巨大作用,而且帶來了好的結果。但是當社會經驗在危險面前不能有效作用時,我們也會傾向改變。”

  這就解釋了爲什麼有些人面臨懲罰會追隨一個領導者。關於這一心理能否傳播,在最後一個實驗中,有10個人單獨觀看了選A的視頻,然後讓他們做出選擇,然後另外十個人觀看了前面是個人中間的一個的選擇記錄。同樣也沒有給出最後結果,五撥人後,結果發現全部的人選A的超過95%。

  《實驗心理學》雜誌報道,這兩種機制——通過社會經驗複製別人行爲的傾向和獎懲措施下的傾向,也許可以解釋傳統是如何產生和保持的。我們都是有罪的,但我們忘記了這一點。因爲所謂傳統,我們總是嘲笑別人穿着滑稽的衣服,批判一些宗教,對同性戀不能容忍。每個人都這樣做,因爲我們害怕與衆不同而付出社會成本。畢竟,即使是一臺電腦的命令,人們都會循規蹈矩、墨守成規,哪怕是錯的也死磕到底。

  臨牀神經科學的部門的研究員Bjorn Lindstrom 說:“舉個例子,沒有哪種食物是因爲某種原因而一定不能喫的,只是一個集體裏面的人,害怕喫了禁忌食物而不被其它成員所認同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