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靈魂拷問:拾金不昧=無償返還? | 睡前聊一會兒)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黨報評論君。外出乘車,難免會經歷丟三落四這樣的倒黴事。網約車時代,信息存檔方便我們找回遺失物,但乘客和司機相互責怪、送回成本談不攏等情況也並不少見。最近,滴滴網約車就想了一招,司機歸還遺失物品乘客應付費。究竟該不該付費,如何建立更加公平的遺失物返還規則,引發全社會的廣泛討論。

1-1.jpg

根據滴滴出行公佈的一份《網約車物品遺失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乘客因自身疏忽導致物品遺失的,如無法自行領取,司機歸還物品時乘客應給予合理費用”,引發爭議的正是這一規定。在支持者看來,疏忽大意是乘客的過錯,理應爲自己的過錯行爲買單;網約車送還遺失物,付點油錢不爲過分。反對的聲音也有不少,有的認爲應當發揚拾金不昧的精神,不應索取回報;也有人認爲歸還遺失物是網約車的義務,這一成本不該由乘客買單。站在不同立場來看,似乎都有一些道理。爭議的背後反映出人們對現代社會道德和規則的認知差異。

應該說,支付網約車司機歸還遺失物的合理費用,符合公衆“善有善報”“好人有好報”的樸素情感,也有法律規定可以遵循。根據物權法第112條對拾金不昧的規定,“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現實中,網約車司機在保管、歸還乘客遺失物品時,需要付出相應的時間成本、耽誤正常運營,送回的油費、過路費、通信費當屬“必要費用”的範疇。這樣一個機制的建立,不僅是對主動歸還遺失物司機的補償和激勵,也是規避司乘雙方發生不必要的糾紛。正因如此,在網絡調查中,支持者佔據了絕大多數。

1-3.jpeg

分析這一方案合理性之前,需要在認識層面釐清這樣一個事實,即支付合理費用不代表否定拾金不昧,規則要求與道德規範之間並不衝突。一方面規則是道德的底線要求。通過建立有償歸還的規則,能夠免去一部分人在做好事時的負擔,目的也是爲了更好促進拾金不昧。另一方面公平本身就是一種道德。現代社會建立在平等契約基礎之上,人們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中換位思考他人的立場、理解他人生活的不易,在將心比心中追求一個公平的道德生活模式。那種要求一方犧牲付出,甚至對某一個羣體提出過高的道德綁架,是不公平的,也無法帶來全社會道德水準的提升。

由此來反觀,建立有償歸還的底線規則,可以說是爲網約車司機拾金不昧建立一個更爲公平的基礎。在傳統的熟人社會,人們行動的空間有限,歸還成本較低,撿到別人的東西送回去也就走幾步路的事情。現代交通一日千里、社會生活紛繁複雜、人們生活半徑不斷拓展,這個過程中,歸還的成本也在上升。誠然,我們倡導拾金不昧,但不能把“無私奉獻”的道德要求強加給每一個人。我們強調歸還遺失物是網約車的應盡義務,但這種“歸還”不能要求網約車司機不計成本,更不能免去乘客對自身物品注意的義務。

不過,歸還的成本究竟該如何分擔?合理費用的尺度標準在哪裏?有沒有更好辦法來建立對網約車司機歸還行爲的補償機制?這些規則的細節恐怕還有待探討。值得肯定的是,滴滴出行在遺失物管理上邁出了規範化、制度化的重要一步,符合公衆的期待。在這一場討論中,或許沒有標準答案,但一定能夠促使我們更爲成熟理性地思考。

這正是:乘車丟三落四,糾紛十有八九;規則紓解痛點,治理方能最優。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文| 桂從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