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實上,SpaceWork公司稱,搭載低溫休眠宇航員的飛船重量將達到19.8噸,不足配備常規生活艙質量的一半。他們可以創造一個休眠倉,供執行火星任務的宇航員在大部分旅程中進行“低溫休眠”,讓旅程變得更加可行。

飛船上的宇航員生活艙將被低溫休眠倉所取代

  據國外媒體報道,去年年底美國宇航局與亞特蘭大的SpaceWork公司一起公佈了他們的新計劃:利用低溫休眠改變傳統的太空旅行方式。

  儘管從技術上說這是可行的,但是火星之旅由於成本等原因尚無法實現。事實上,人類船員和任務所需所有物品的重量對任務帶來了直接的影響,除此之外旅行過程還需要多次複雜的火箭點火。

  前美國宇航局首席技術專家Bobby Braun博士稱:“無論何時你將人類送上火星,都牽扯到1到2個跨階梯式的挑戰。”科學家們認爲,他們能夠通過蟄伏或者短期冬眠的方法解決這些問題。他們可以創造一個休眠倉,供執行火星任務的宇航員在大部分旅程中進行“低溫休眠”,讓旅程變得更加可行。

  研究人員根據醫學領域的誘導低溫療法提出了他們的想法。事實上,醫學上的誘導低溫被用於治療各種症狀,包括新生兒腦病、腦外傷或者脊髓損傷。這項技術會降低病人的體溫來幫助減少缺血性損傷的風險。而且醫學上的誘導低溫療法目前僅用於危重病人的治療。

  太空飛船上的標準生活艙將被低溫休眠倉取代,休眠倉將允許六名宇航員同時進行低溫休眠。低溫休眠狀態將通過降低身體的核心溫度實現,這一過程將在數小時內緩慢進行。雖然宇航員處於低溫休眠狀態,各種傳感器將連接到他們身上來監測他們的狀態。他們將通過腸外營養(TPN)的方式接受靜脈營養注射。這些營養液中將含有人體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全部營養素。

  除此之外,宇航員也將通過導尿管排除尿液。由於沒有固體食物消化,消化系統以及腸道功能將變得不活躍。電磁肌肉刺激將保護宇航員關鍵的肌肉羣,免其出現肌肉萎縮。宇航員一次可在這種誘導低溫休眠狀態持續14天時間,他們將輪流處於清醒狀態,每次持續2到3天時間來解決飛船或者其它宇航員遇到的問題。

  由於宇航員的不活動,消耗品會大大減少,還會大大減少加壓生活艙的體積,除此之外不再需要廚房、運動設備和娛樂設施等等。事實上,SpaceWork公司稱,搭載低溫休眠宇航員的飛船重量將達到19.8噸,不足配備常規生活艙質量的一半。

  這聽起來非常誘人,至少對那些待在在地面上的人來說如此。然而研究人員仍然需要進行足夠多的實驗並且解答非常多的疑問,但這也是將科幻材料轉變成爲現實的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