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硯爭輝》作者:張翔 關鍵

《衆硯爭輝》主要內容

據史料記載,我國的硯臺品種繁多,約有三百多個品種,經過反覆比較甄別,發現有很多是一石多名、同石異名或將硯銘誤作硯石名稱等等,剔除了一百多個品種。且隨着硬筆和計算機的出現,有不少小硯種失傳。因此,實際傳世或者仍有生產的硯種,目前能收集到的大約有160餘個品種,尤以魯硯、湘硯、蜀硯品種爲衆,佔據半數之多。其餘在一些文獻有記載、但沒有傳承的約50餘個品種,以附錄形式簡要介紹。

《衆硯爭輝》正文由四大名硯、各地硯種、其他材質硯三部分組成,其中各地硯種按國家行政區域劃分排序。《衆硯爭輝》是《中華硯文化匯典》中《硯種卷》的開篇,只是簡要介紹各硯種的基本情況,起到綱領和索引的作用,各硯種詳細情況介紹,請看《硯種卷》的其它專集。

《衆硯爭輝》作者簡介

張翔,溪韻閣主人,1958年4月出生,浙江吳興人。1982年1月畢業於浙江師範學院中文系,曾任職於地方黨政部門、金融機構。現爲自由硯評撰稿人,中華地方硯種收藏研究者,《中華硯文化匯典》編撰委員會委員。

2002年始收藏硯臺,2007年1月在新浪網開設以中華硯文化爲主的博客《山在河邊》,2009年開始潛心收藏研究地方硯,目前已收藏各地硯石品種150多種200多坑口。近年來,遍訪各地制硯名家,實地考察硯石坑口,撰寫訪硯筆記、硯評、藏硯心得及硯石考證等文章200多萬字。

關 鍵,1947年出生於北京,自幼喜好金石、書法、繪畫等中國傳統文化,並由此與硯結緣。1966年畢業於北京市工藝美術學校,後長期從事相關工作。20世紀80年代開始系統接觸和收集中國地方硯種,經過30年的努力,對地方硯種的歷史、現狀、石質特色和雕刻風格等都有較深的研究和獨到見解,並已收到國內20餘個省、市、自治區迄今還在生產的地方硯近80種。有多篇理論文章在相關報刊上發表,2010年出版了《中國名硯——地方硯》一書。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委員會專家,《中華硯文化匯典》硯種卷主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