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在广西的精神民俗文化中,“麽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要你一提起“麽功”或者是用壮语提及“做麽”,身为少数民族的人多多少少都能说上一二。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麽教文化对广西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规范行为方面、发展旅游经济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麽教的起源

麽教(或么教),即壮族巫教,是南北僚人的共同宗教信仰。麽教严格来说属于尚在形成中的、还没有成熟的巫觋宗教,与萨满教、德鲁伊教类似,信奉万物有灵、祖先崇拜、多神信仰、占卜与蛊术等。

早在《史记·孝武帝本纪》和《赤雅》中就有对“越巫”的记载,在此后麽教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汉族文化,特别是道教等的影响。麽教的神职人员称为为“布麽、麽公”。但经过历次特殊时期的运动之后,在广西平原地区已经很难见到麽公了,而在偏远的山区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麽公,但也多后继乏人。

延伸阅读:“布洛陀”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布洛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布”在状语中是有威望的老人,“洛”是知道,“陀”是很多创造的意思。《布洛陀经诗》是麽教(MOZ,壮族巫教)的经文,称为麽经。

认知里的“麽教”

一般来说,麽教包括一代一代传承的信仰、巫术道德、礼仪、图腾、经验知识以及各种禁忌和语言,它在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社会生活之中逐渐形成的“共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人观念。俗语中就有“天生人,天饲人”,都表达了人对“天”的依赖和感念,透露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天”不但孕育了人,还养育了人,并且成为人类社会活动中至高无上的见证者与裁判者。“天为父地为母我们在此结义”、“结婚拜天拜地拜父母”,在这些观念中,都请天作证,请天监督,惩罚违背誓约的人。

(2)倡孝重节。麽教特别重视家庭关系,麽教中所提到的“孝道”,即亲子之间的“慈”和“孝”。而“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我们在道德社会中做人的基础、道德的根基,更是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3)神灵崇拜。人们认为祖宗虽然永别于世,他们的“灵魂”还会在冥冥之中庇护家人,所以尽管这些“灵魂”已到达彼岸世界,也同样需要人们铭记于心。每户人家家中都有自己祖先的灵位,供家人祭拜所用。一些地区的“鬼节”就是为了祭奠神灵而特设的节日。在其它节庆,如春节、元宵等,一些地区的壮族人民也照例要奉上好酒好菜须给“他们先尝”,为祖先的魂灵献上一瓣心香,即便是平时祭拜时,也少不了要烧些冥钱、帛纸。

(4)民间哲理。在麽教的旨意中,均有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体验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对生活的透析和理解。在一些相关的诗经、歌曲等作品中均有体现。这些作品所表现的哲理思考,虽然很难被正统的哲学所接受,但这是百姓的哲学,民间智慧,很容易被大众所理解,并接受。那些处世态度,应对策略,人生智慧,甚至一些如“相由心生”、“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等智慧的语言,完全可以作为人生的座右铭,或生活的箴言,使壮族人民在生活和人生的路上变得更加睿智洒脱起来。

(5)麽教具有教育作用。能够维持地区社会安定和谐,同时起到传承的优良传统,促进家庭和睦,增强人们的乐观豁达观念等作用。除此之外,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人平等,促进外界尊重各地风俗习惯差异,保障地区的统一团结以及地区发展和繁荣。

听闻到的故事

位于国境之南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少数民族族群繁多,因而当地人们所信奉的精神民俗可谓多种多样。有的信大自然物种,比如“神奇洞穴”、“百年老树”等;有的信母神蛮王,比如“乜绿甲”、“布洛陀”等;有的信图腾,比如“蚂拐图腾”、“凤凰图腾”等。

在广西的河池、百色地区,还有少许关于巫医结合的“壮族医书”。在广西的部分地区,若小孩被开水烫伤或是被鱼刺卡到喉咙,家长通常会第一时间把孩子带到“道公”的家中,“道公”在口念巫经的同时制作“药材”,据作者所收集到的情况来看,这些“药材”对上述情况都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根据他朋友的亲身经历,在广西还存在一种能够使断骨愈合的“巫药”,在制药前道公通常拿着一根香在患处隔空画符,随后再口饮“泉水”喷向患处,最后再回到里屋制作药材,该友人在使用“巫药”两到三周后就能下地走路。

同时,广西的许多地区还存在着一些禁忌。如大年初一不能带利器上山;遇到猫头鹰、水牛进家,做梦梦见自己剪自己的头发、牙齿掉落,都要请道公到家中做法,因为这些都是灾祸来临前的现象。在“世界洞穴之城”的河池某县,当地的家长通常都禁止未成年的小孩私自进入山洞“探险”,因为传说有一种名叫“撸屏”(壮语。“撸”译为“将……卷入其中”;“屏”译为“席子”)的生物专门潜藏在洞穴中,以吸食童男童女的鲜血为生。

“麽教”流行于广西西部、西北部、南部的各个县市,基本是分散活动,区域与区域之间基本没有直接联系。但在广西的精神民俗文化中,“麽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要你一提起“麽功”或者是用壮语提及“做麽”,身为少数民族的人多多少少都能说上一二。

与道教、德鲁伊教等宗教相同的是,广西的“麽教”也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其相关的民俗活动都与道教的做法相似;但是不同的是,“麽教”没有统一体系的神灵来供奉。根据不完全统计,现广西存有关于“麽教”的完整书籍30多部,其中的29部已经出版,而由民间“道公”(又称“麽公”)自行保管的书籍超过百种,这些书籍大体可分为:辟邪消灾、祈福祭祀、超度亡魂三大类。“道公”在运用这些书籍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农历的日期、人的生辰八字等要素来进行“麽教”仪式。

“麽教”作为广西精神民俗文化的代表,其价值不可掂量。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麽教文化对广西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规范行为方面、发展旅游经济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笼统地说,麽教就是广西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

想说的一些话

从古至今,壮族人民都不约而同地认为——正是保持邻里和睦共处的原因,才获得了“神灵”的守护,使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才能在社会上顺利地进行。因此,他们无论是在区内工作还是在区外务工,都会在“万事有神保佑”的意识下团结协作,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还提高振兴他们的勇气和自觉性。从而保证了地方社会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最和谐稳定的。对促进地区的和谐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由于劳动力单向性地流动,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并定居在城市,进城的农村人口短时期内很难找到城市的归属感。因此,壮乡的许多人民每年都会想念正在举办重大节日的故乡,并想方设法赶回家乡参加节日庆典。可以说,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带来了财富的快速增长,但是在文化建设严重滞后的时候也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和严重的文化危机。而麽教文化的保留,恰好在一定程度上慰藉着远在他乡的人们的心灵,是促进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在广西,有许多庙宇建筑,有奇特自然景观等。它们都在当地人民的默许下成为了古建筑类文化旅游资源和独特的麽教物化景观。这些麽教信仰的物质表现与许多仅在人的精神和意识中存在的信仰有所不同,而且由于它们都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对游客的参观游览、体验和认知都有很大的帮助。在作者多次的走访中发现,这些“物质资源”大多成为了旅游景点。

从前,巫术信仰往往被世人当做作为“迷信”,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巫术信仰是人文历史演变的结果,其本身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八字测运、观相识人、阴阳宅风水等直至今日影响依旧深远。

从另外一角度出发,如果旅客通过“迷信”了解到当地的禁忌,进而熟悉当地的民俗习惯,是否就可以减少旅客在旅行的过程中犯“大忌”,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根据广西的一些“道公”描述,广西很多地方还存在某些如“禁砍伐山林”、“忌猎杀捕食某些动物”等关于自然山水及动植物的禁忌。可以说,这些禁忌对自然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某些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的维护,客观上都有积极的意义。

麽教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产物,经过社会化的筛选和改良,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它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内容丰富。

虽然麽教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其中也存在着与现代观念背道相驰的“落后”观念。所以我们应该对麽教持辩证的态度,吸取它的精髓,去除它的渣滓,改造它负面落后的部分,使其符合时代的发展,赋予时代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