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吞金獸,正所謂“炮聲一響,黃金萬兩”。但並意味着每次戰爭都是兩敗俱傷,很多戰爭中是可以賺到錢的,而且是發的是戰爭橫財,不是有這一說法嗎?“歷史上反覆證明,大規模的財富轉移並不是靠交換,而是靠着暴力來完成的”。

戰爭是吞金獸,美國爲什麼越打越有富有?

縱觀世界歷史上也是如此,新航路開闢後,歐洲列強國家在全世界發動殖民擴張戰爭,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等國,搶掠美洲、亞洲、非洲等地的大筆財富,成爲血腥的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完成了大規模的財富轉移,也讓歐洲國家直到現在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區,曾經一度主導世界數百年。

典型的賺錢的戰爭有幾個歷史典型:

1、187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普魯士王國靠着打敗歐洲大陸強國法國完成了德意志國家的統一,同時也獲得法國50億法郎(10億美元)賠款,獲得法國割讓資源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簡直是大賺特賺。

2、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國(清朝)戰敗,英國獲得2100萬元(墨西哥鷹洋)賠款和香港島的割讓,同時打開四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大賺特賺。

3、1895年代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清朝)戰敗,日本獲得相當於自己財政收入5倍的戰爭賠款(2.3億兩白銀)和臺灣島,更是超級賺錢。

戰爭是吞金獸,美國爲什麼越打越有富有?

看以上幾個事例就知道,戰爭如果打的好的話,簡直太賺錢了,有的賺的不僅僅是經濟利益,還包括其他政治上好處。是說美國越打越富其實是誤解,美國的確在戰爭中獲得很多利益,如1848年的美墨戰爭,前前後後侵佔墨西哥2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美國在一戰和二戰中,更是大發戰爭橫財,最後在加入進去一局定乾坤,獲得世界第一強國的位置。

可以說美國在這些戰爭中投機的成分居多,真正大規模戰爭消耗很少,一戰二戰對於英國和法國這樣老牌殖民帝國不是好事,徹徹底底賠錢的戰爭,最後葬送了自己殖民體系,賠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得出來結論是美國不是因爲戰爭越打越富有,而是美國本來就富有,早在1894年就成爲世界工業產值第一的國家,靠着後來的戰爭實現自己的強國位置,維持了自己長期富有的狀態,戰爭只是實現政治目的手段。

小規模戰爭對於一些工業強國非常有利,可以解決國內就業問題,促進工業發展,軍工工廠滿滿的訂單,社會各階層都獲得利益,特別是財團獲利,最後打勝仗更是有戰利品可分。大規模戰爭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毀滅性的,當然也包括美國。

戰爭是吞金獸,美國爲什麼越打越有富有?

以上就是“大正”多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轉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