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mm炮再獲我軍裝甲部隊青睞

1月31日,國產新一代裝甲突擊車首次公開亮相,它在現役11式裝甲突擊車基礎上進一步改進的火炮、火控等系統,整體作戰能力明顯提高。

從相關圖片可以清楚看到國產新一代裝甲突擊車似乎採用了國產新一代105毫米線膛坦克炮,並且取消了炮口制退器,對於輪式底盤來說,它的載荷能力要低於履帶式底盤,爲了平衡後座力,需要加裝炮口制退器,但是炮口制退器存在會干擾炮口流場,高速氣流衝出炮管之後碰到炮口制退器會產生亂流,從而對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飛行造成擾動,削弱炮彈精度和威力,同時也會產生巨大聲響,對於車輛乘員也會產生較大影響,從這裏來看國產新一代裝甲突擊車應該把穿甲能力放在了突出位置,着重提高火炮威力。

11式裝甲突擊車研製的時候,主要作戰對象包括對方二代坦克、三代早期主戰坦克,例如M60A3、T-72主戰坦克等,這些目標防護性能比較有限,所以11式裝甲突擊車可以在威力及精度方面作出一定的妥協,隨着周邊國家和地區坦克裝備升級,國產裝甲突擊車需要對付更強的對手,例如T-90S主戰坦克、M1A2主戰坦克,它們的防護能力要強的多,這樣就需要發射威力更大的穿甲彈,這個時候炮口制退器干擾就不容忽視了,因此新一代裝甲突擊車取消了炮口制退器,改爲對火炮後座力系統進行改進,以適應威力更大的火炮。

新一代裝甲突擊車還有一個明顯的技術進步,就是採用了尾艙式裝彈機,提高了火炮射速和打擊能力,相比較之下主戰坦克多采用吊籃式自動裝彈機,兩者各有優劣,尾艙式裝彈艙安裝在炮塔上面,可以實現密封和隔離,提高了乘員的安全性,代價是炮塔體積和重量增加,吊籃式自動裝彈機安裝在車體最裏面,防護性能較好,但是乘員坐在彈藥上面,生存能力受到影響,國產105毫米坦克炮發射定裝彈,而不是125毫米坦克炮的分裝彈,因此只有採用尾艙式裝彈機,它也是第二種採用尾艙式自動裝彈機的戰車,此前國產15式輕型坦克已經採用了尾艙式自動裝彈機。

國產新一代裝甲突擊車夜視、火控系統也有明顯提高,炮塔安裝有炮長綜合觀瞄一體化瞄準鏡、車長周視觀瞄鏡,都配備有熱成像夜視系統,火控系統爲上反穩像式火控系統,具備獵殲作戰能力,裝甲突擊車還可以配備國產數字化戰場終端,它能夠接入陸軍戰術互聯網,實現戰術信息共享和交換,形成整體作戰能力。

從整體上來看,國產新一代裝甲突擊車是相關單位根據國內最新技術成果發展一型新型戰車,綜合作戰性能明顯高於現有的11式裝甲突擊車,是我軍中型作戰部隊理想的火力支援武器,提高我軍中型作戰部隊的作戰能力,並且在國際市場也有較高競爭能力。(作者署名:小飛豬的防務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