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張海妮    

“你也是去(無人機)展覽會?已經是第十屆了,看看今年能有什麼花樣。”6月驕陽似火,但這也難檔無人機從業者的熱情,在北京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來自天津一家無人機企業的參展商一邊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談,一邊把他們的無人機展品搬到展覽區。

這裏正在舉行一場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尚未開幕之時,已有參展商興致盎然地布展,也有往年展商今年沒了蹤影。作爲深受政策影響的無人機行業,這幾年頻頻頒佈的新政策讓行業“喜憂參半”。

一些小廠商在准入門檻越來越高中被淘汰,但同時有更多的從業者想要在這個領域“嚐嚐鮮”。在一位行業“老兵”眼中,經歷了多年的變革,這片科技界的沃土即將進入集羣智能時代,也出現應用的分水嶺:C端市場在一些頭部的大廠帶領下從稚嫩變得逐漸成熟,而更加廣闊的B端市場仍然還有很多積累的空間。

“尖兵之翼——第十屆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現場展品

政策趨勢:經營會放寬,安全不放鬆 

“對於無人機的安全方面,不要抱有任何幻想,但是在技術的迭代和場景的應用方面,依然存在無限空間。”這是在6月12日至14日舉辦的“尖兵之翼——第十屆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北京站)期間,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綜合規劃院總監佟京昊發出的感嘆。

按照佟京昊的描述,無人機的管理政策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在2009年之前,無人機處於無監管的空白狀態,僅僅給予無人機作爲通航飛行器的界定;2009~2016年,消費級無人機行業迅速成長,倒逼我國政策監管,早期基本納入通用航空加以管理;2016年至今,管理體制的摸索和討論更具針對性和廣泛化,無人機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迅速得到完善,監管逐漸落地。

梳理政策不難發現,無人機政策的推行與無人機行業發展的步伐相伴相生,且在安全保障方面不斷趨於嚴格。

例如,從2014年4月起,無人機駕駛員的資質和訓練質量管理都要由“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來負責。佟京昊認爲,這標誌着無人機開始進入持證飛行階段,但是法律法規和監管執行尚未完善和正規化,在實際申請操作上模糊不清。

2016年以來,針對無人機領域的政策更加密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平均每年都有2~3個相關政策出臺。其中,2017年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標誌中國進入無人機實名登記時代,而2018年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2019年的《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管理規程(暫行)》則讓無人機的監管制度更爲完備。

放眼全球,各國政府對無人機飛行都有相應監管措施,從安全角度看是絕對必要的。縱觀國內,目前的所有政策都是基於安全前提,爲了規範行業發展。

佟京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隨着技術進步,監管也將更加開放。對於未來的政策走向,其分析稱,遵循現行管理體制,由多個國家機關按各自職能分工管理。行業發展與飛行活動安全必須兼顧,必須要取得平衡。今年民航發〔2019〕5號文,已明確經營限制逐步放寬,安全監管決不放鬆的政策走向。

“尖兵之翼——第十屆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現場展品

市場分化:C端進入紅海時代,B端還在積累開拓 

作爲與安全息息相關,高度受政策影響的行業,與政策層面的變化共振的是,無人機發展的業態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展會現場發現,參展商基本均以B端應用爲主,很少看到C端企業的身影。而衆多企業帶來的新品也涵蓋測繪、定位、消防、航拍、農業等領域。

那麼,這背後的原因何在呢?

區別於展覽區的人聲鼎沸,主會場的從業者們正在靜靜傾聽演講嘉賓對於行業的預判。而佟京昊也向與會嘉賓提及行業風向,“今天來參展的幾乎全是B端企業,無人機C端的門檻不斷提高,即將進入寡頭時代,而B端的競爭也十分激烈”。

在這點上,來自南方的參展商李樂深有感觸,“消費級的機器大部分的市場空間都被大廠拿走了,新的企業再湧進來很艱難,而且在一些大廠的帶領下,C端市場的門檻已經抬高了不少,早已經走出了野蠻生產的初級時代,現在大部分廠商依然重新瞄準toB賽道。”

無人機主要分爲消費級和工業級。消費級無人機特指面向個人消費者、主要開展娛樂與航拍功能的飛行器,着重拍攝功能和可操作性,一般爲四軸的多旋翼機型,目前基本實現便攜可摺疊。工業級無人機,則通過不同任務系統的加載,代替人力或傳統裝備開展工農作業。工業級無人機注重經濟效益及作業效果。其評價更注重對替代領域的改進。

據佟京昊透露,2018年全球消費級無人機銷售額達到204億元,大疆等具有代表性的廠商提升了C端無人機的門檻。行業龍頭企業市場份額保持在70%以上。行業利潤率迅速下降,整體已進入紅海時代。

雖然消費級無人機已經進入紅海混戰局面,但佟京昊也指出,這不意味着其缺乏發展空間,該領域的發展隨科技的變革日益迭代,即使有舊的功能和機型被顛覆掉,新的應用場景也會重新出現。

不過,與之相對的是國內工業級無人機市場還處在技術積累與市場開拓階段,逐步開始出現“產業逐漸明晰、需求不斷湧現、技術標準逐漸成型、市場不斷細分”的形勢。佟京昊認爲,工業級無人機發展並不成熟,低端競爭和暴利現象同時存在,各領域發展很不均衡。

“尖兵之翼——第十屆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現場展品 

行業格局:洗牌期將至,平臺商+應用商執牛耳 

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不論C端和B端發展的節奏如何,未來無人機的商用價值將會大幅提升。

今年2月,在民航局新聞發佈會上,中國民航局空域管理官員陳向陽表示,我國將接受無人機在特定場景的運行申請,以鼓勵無人機的商業化應用。這意味着,無人機在國內航空業的發展、商業化應用及行業規範上,將會加速完善。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了無人機企業,亞馬遜、谷歌、沃爾瑪等巨頭都曾宣稱要用無人機送貨。而在資本市場,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航天彩虹、高德紅外、航天通信、賽爲智能、中航機電、威海廣泰等十幾家上市公司均有無人機業務佈局。

與人工智能、機器人領域的資本風向類似,從外界的視角看,資本對於無人機的投入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逐漸回落。但從行業的視角看,無人機行業已經從早期的概念泛化、泛泛而談轉向了技術應用的落地期,資本對於該領域的投入也進入理性價值期,投資方對於無人機企業的邏輯判斷也更爲精準。

資本選擇迴歸理性之時,一些行業中的分水嶺也開始顯現。無人機操作系統創業公司Airware在2018年下半年突然告知員工,公司將停止運營,這家公司曾被譽爲無人機領域的明星公司。而在去年8月,新三板掛牌公司萊盛隆貼出內部公告,稱公司經營不善,決定正式放棄經營。此前,這家公司在2016年成立無人機事業部,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植保無人機。

佟京昊感嘆道,隨着行業發展的加速,洗牌期必然到來。

“當前無人機應用發展受裝備、技術、人三者侷限,簡而言之,不好用、用不好。”中國消防救援學院應急救援教研室主任紀任鑫表示,目前需要解決無人機應用人才技能單一的問題,目前很多人僅會操作無人機,但實戰力很弱,不利於無人機功能的全面發揮。

而按照佟京昊的預判,未來,無人機產業即將進入集羣智能時代,需要走出一條“以專業化發展爲依託,深度軍民融合的發展道路”。無人機產業將被兩類企業所佔據:平臺商+應用商,平臺商着重開發共性先進技術,立足國際競爭;應用商着重拓展應用領域,深耕服務,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

(本文來自於每經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