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邱新民說,當時紅軍戰士從沒見過這種東西,在繳獲過程中把電臺的發報機部分砸壞了,一部電臺只剩下“半部”,只能收報不能發報。1931年1月3日,紅軍在追殲國民黨第五十四軍譚道源部的戰鬥中,又繳獲了一部完整的15瓦電臺。

在寧都,“一部半電臺”的故事家喻戶曉。在數次反“圍剿”戰役中,紅軍藉助一款抗敵“神器”——無線電偵察臺,屢出奇兵,戰勝強敵。

6月13日,寧都縣小布鎮赤坎村,縣黨史辦主任邱新民領着我們來到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舊址。這裏,誕生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部無線電偵察臺。

1930年12月30日,紅軍在第一次反“圍剿”龍崗戰鬥中,全殲國民黨軍第十八師兩個旅和一個師部,活捉師長張輝瓚。這次戰鬥繳獲了一部電臺,原電臺人員王諍、劉寅等加入了紅軍。

邱新民說,當時紅軍戰士從沒見過這種東西,在繳獲過程中把電臺的發報機部分砸壞了,一部電臺只剩下“半部”,只能收報不能發報。

雖然這部電臺的“嘴巴”沒有了不能發報,但它還帶着“耳朵”,可當作收聽情報用。

1931年1月3日,紅軍在追殲國民黨第五十四軍譚道源部的戰鬥中,又繳獲了一部完整的15瓦電臺。兩次繳獲,使紅軍有了“一部半電臺”。毛澤東、朱德鼓勵王諍、劉寅等人爲紅軍建立無線電通信。當年1月6日,紅軍繳獲的“一部半電臺”首次安裝試機。

新組建的紅軍電臺每天除了收聽新聞,就是監聽敵軍動向。敵軍根本沒有想到紅軍中會有無線電臺,因此在無線電通信中毫無顧忌,每到一個新駐地都要互相詢問,出發時還會發出“我臺奉命出發,x小時後再見”。

這樣一來,敵軍的軍事行動被紅軍瞭如指掌,爲紅軍作戰提供了準確的軍事情報。這“一部半電臺”實際上也成爲我軍最早的無線電偵察臺,紅軍的無線電技偵工作便由此開始。

1931年1月中旬,紅軍總部利用這“一部半電臺”,在寧都小布成立了紅軍第一支無線電通信隊。

這年5月15日,電臺監聽到敵軍公秉藩師部電臺重要情報。次日,第二次反“圍剿”第一仗打響,紅軍大捷。毛澤東對電臺稱讚道:“無線電通信是科學的千里眼、順風耳。有了無線電通信,部隊就可以撒得開、收得攏了。”(記者 鄒海斌 梁 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