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年8月,查全性在全國科學教育座談會上首次向鄧小平提出恢復高考的建議,雖然很嚴峻,但鄧小平還是接受了查全性的建議。這次座談會查全性爲代表的科學家們的肺腑之言感染了鄧小平,推動了高考政策的提前推出。

每年夏初,天氣漸熱的時候,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開始了,對國家來說,這是一場大型的人才選拔大會,而對考生們來說,這無異於一場戰爭。

每年,數以百萬計的考生們在六月奔向他們的戰場,奮戰兩天之後鳴金收兵,等待他們的只有凱旋和敗北兩個結果,可以說一個孩子高考,牽動的是背後一個家庭的心。

高考可以改變很多人的命運,造就無數的人才,而人們可能不知道,42年前的冬天,爲了那次高考背後復出的努力。這也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

1977年7月,鄧小平第三次復出,就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第一副總理等要職。同時,他還主動接管了科學教育的相關工作。

同年8月,查全性在全國科學教育座談會上首次向鄧小平提出恢復高考的建議,雖然很嚴峻,但鄧小平還是接受了查全性的建議。

42年前的那次高考,震驚全國

10月,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了《高等學校招生重大改革》的文章。

消息一經公佈,上山下鄉在農村廣袤土地上插秧的知青們激動萬分、奔走相告,爲了自己的將來,那一年的高考人數空前的多。

1977年12月的高考,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這一天,近600萬人懷着對未來的憧憬走進考場。

由於報考人數太多,國家經濟也剛剛步入正軌,國家一時間竟然拿不出這麼多紙去印考卷,最終中央決定用印刷《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印刷用紙來印考卷,才讓27萬年輕人在第二年的春天順利進入到大學的校園。

查全性祖籍安徽,是著名的化學家,中科院院士。

42年前的那次高考,震驚全國

查全性

當年鄧小平要召開科學和教育座談會時,對教育部負責人說,要在全國範圍內找一些能說話、敢說話、不戴帽子、不畏手畏腳的科研人員來。

7月底,武漢大學校長找到了52歲、時任武漢大學化學系副教授的查全性,直接點名讓他去北京參會。

查全性在後來回憶時說道:當時我沒有準備,不知道會議主題,不知道會議目的,不知道參會人員都有誰,不知道要開多久,既然點名讓我去,那我就去。

8月初,查全性登上了武漢飛往北京的飛機,下了飛機,就被安排到了北京飯店,到了北京飯店他才知道,發起這次會議的是鄧小平副主席,主持的是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方毅,參會人員都是當時著名的科學教和教育部的負責人。

8月4日清晨,鄧小平親自主持召開了這次會議,從這一天起,一共開了5天。

42年前的那次高考,震驚全國

前兩天,所有參會的科學家都顯得很拘謹,完全放不開,除了一些小事情和專業領域的知識外,幾乎沒人說話。

查全性回憶說:當時“文革”剛結束,大家可能都有些怕。

直到清華大學黨委負責人抱怨了一句:現在清華招生的文化素質太差,很多招進來的大學生,其實水瓶只有中學生,有的甚至連小學生都達不到。

鄧小平沒等他說完就插上了話:那就不要叫清華大學,改名清華中學、清華小學算了。

鄧小平的短短几句插話令查全性爲之一震,他原本在筆記本上寫了一個大綱。

受到會議氣氛影響,查全性激動地站起來,面對鄧小平慷慨陳詞:招生時保證教育質量的第一關,它就像工廠裏的原材料質檢,原材料不合格,怎麼可能產出合格的產品。大學不是招不到人才,而是現在的招生制度讓大學招不到人才。我們應該改進招生制度,每年從600多萬高中畢業生和大量的知識青年裏招一些熱愛科學、熱愛文化的青年選上來。把一些不想讀書、文化程度又不高反而佔據了招生名額人踢下去。

“查教授,你說,你繼續說下去。”坐在沙發上的鄧小平被查全性的一席發言感動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煙,探出半個身子,示意查全性往下說,“你們大家都注意聽聽他的意見,這個建議很重要哩!”與會人員抑制不住心頭的激動,因爲大家都知道,一件大家早已想說想做卻又不敢打破束縛的大事情就要發生了。

查全性提提神,繼續他剛纔的慷慨發言。這時人們發現鄧小平不時地在筆記本上記錄着。

查全性建議:“入學招生名額不要下放到基層,改成由省、市、自治區掌握。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統一考試,並要嚴防泄露試題。考試要從實際出發,重點考語文和數學,其次是物理,化學和外文則可以暫時要求低一點。從語文和數學的成績,可以看出學生文化程度和抽象思維能力。另外,要真正做到廣大青年有機會報考和自願選擇專業。應屆高中畢業生、社會青年,沒有上過高中但實際達到高中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報考。”

查全性一言既出,舉座驚訝。因爲就在這次座談會召開前夕,當年的全國高等學校招生會已經開過,招生辦法依然沿用“自願報名,羣衆推薦,領導批准,學校複審”十六字方針。

有關招生的文件也在座談會開始的當天送到鄧小平手中。也就是說,1977年按照十六字方針老辦法招生幾乎已成定局。

沒想到,鄧小平聽完後,向查全性點點頭,然後環視四座問:“大家對這件事還有什麼意見?在座的科學家和教育學家們都點頭表示贊同。

隨後,鄧小平轉頭問了一下當時的教育部長劉西堯,今年的高考如果要改,是不是來不及了?

查全性趕緊插上去:還來得及,今年的招生我們可以晚兩個月,不然今年又誤招了20W不合格的原材料,那浪費可就大了。

鄧小平又問劉西堯一遍,還來不來得及?劉西堯說,還來得及。

鄧小平略一沉吟,一錘定音:既然是大家的要求,那我們就改過來,今年就恢復高考!

42年前的那次高考,震驚全國

其實,在召開這次座談會前,恢復高考就一直是鄧小平想做的事。他原本是想1977年用一年的時間做準備,1978年正式恢復高考。這次座談會查全性爲代表的科學家們的肺腑之言感染了鄧小平,推動了高考政策的提前推出。

這纔有了上面說的,我國曆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

第二年,全國首次實施統一命題,分省錄取制度,並一直沿用到現在。

又是新一年的高考進行時,希望參加高考的同學,都能有一個好的成績。

出自網絡

預約紀念幣 請在微信關注“小C收藏

越學習,越富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