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圈裏三位高人的爭議,隔着屏幕都能看見火花

導讀

“美”在玉雕創作中如何“玩弄”呢,三位風格迥異的玉雕藝術家似乎有存在共同的看法但又存在爭執,一次帶有學術性、專業性的鋒芒對話。

他們是80後,他們是當代玉雕的新勢力,他們在玉雕界有着鮮明的符號,一個純粹真實復活頑石生命,一個備受爭議敢於挑破框架,一個放蕩不羈收放美學張力,雖表現方式不同,但在玉雕藝術中,他們有着多變的創造性、強烈的變革意識、執着的追求,他們是玉樂圈三傑,他們是玉雕白大夫——白騎通、新玉雕——高人老師、跨界玩兒主——聶子翔。本期話題是玉雕界首屆玉雕文化節期間,也是玉樂圈的玉雕自留地第二期【玩美主義】的對話,我們以直播的形式和大家見面,本期整理部分內容,以文字的形式與大家分享。

玉雕圈裏三位高人的爭議,隔着屏幕都能看見火花

聶子翔

如果說玉雕是藝術,那就是“玩”的藝術。兩位對於玉雕的美和審美是什麼感覺?

白騎通

咱們就不談太寬泛吧,我覺得我個人這些年,就自己本身,從玉石的種類,包括和田玉也好,翡翠也好,松石也好,南紅也好,包括了這個雕刻方法也好,我認爲的美,(我內心體驗過的)它最終、最好的狀態就是它一定是自由的。最終我要實現的一定是自由的。那麼在這個“自由”的裏面,如果就材料本身來說的話,我是不排斥材料,不管是貴的,還是便宜的,不管是顏色紅、白還是綠,只要好看我都喜歡、都行,最簡單就是我們要先問問自己內心,是不是感覺到好看?這是最基本的。如果這一點是滿足的,那麼它至少是不會騙人的,它會讓你獲得的一種出愉悅的感受。這是我這是我個人對美的一個理解。

玉雕圈裏三位高人的爭議,隔着屏幕都能看見火花

白騎通丨菩提悟道

聶子翔

就玉雕來講,玉雕之美首先我覺得應該要分析幾種美:材料之美、材質之美、創作之美、空間之美(設計空間之美)、還有立意之美。其實我對材料沒有任何要求,只要它對我來講是可用的、值得我去用的、我願意去用的,我認爲我就能創造美,我這樣認定美——玉雕之美。我對材料不是說一定要雕什麼,(材料)白的青的黃的綠的,我什麼都可以雕,我覺得能爲我所用都是美的,那美就是材料之美。

那還有一個設計之美,設計在於立意,就是“玩”美啊,越“玩”越美嘛,“玩”就是設計。設計是什麼意思?我覺得設計,不光要設計生活、設計人文、設計情感……設計一切可以設計的東西。 那生活就很寬泛,特別的寬泛,生活事例太多了。怎麼樣把生活空間的東西,生活瑣碎,所見所聞融入到我雕刻創作中來,如何讓這個作品有趣,我覺得這是美的,這是我認爲的空間維度的美。

但還有很多,我個人以爲講“美”太寬了、太宏大了,不能具象指哪一點。 所以我只能從玉雕本身來講,從我的創作來講。首先,我覺得創作一定是有道而有趣,“道”是出處、來路,就是要想我們從哪裏來。

剛纔有“道”,“道”我們是出處和來路。其次是“趣”,趣味、情趣、興趣,我設計我的興趣和情趣愛好,我覺得這都是美的。那怎麼樣去找“趣”呢?就像那個臺灣詩人余光中曾經寫過一首詩,朋友分四型,第一型高級而有趣;第二型高級而無趣;第三型高級而無趣;第四型低級而無趣。那所有一切跟“趣”貫穿着。 那個趣,就是生活中認識中的一種美的,一種“趣”。有些趣它可能是“湊趣”,但是他能他能持續嗎?

那再說生活中美的東西這個問題,難道美就是真的美嗎?那是你的認爲美!別人不一定認爲美,所以說美的東西他沒法用具象去指某個事。 因爲一個人對一件事情它可有多種看法,每個人因爲所受知識教育的不同,生活中形成的自己審美觀念的不同,以及自身對美感知感受力不同,他對你的美的看法也不同。所以說我只能講述我對玉雕創作的美,就是有“道”而有“趣”,落地的,都是美的。高人老師。你對美有什麼看法?

玉雕圈裏三位高人的爭議,隔着屏幕都能看見火花

聶子翔丨柳暗花明又一村

高人老師

我昨天第一次炒小龍蝦,我去了市場,因爲我來了那麼久都是去飯店喫的小龍蝦嘛,我昨天就去買了,原來小龍蝦是別人幫你剝好的。我原以爲是要自己來的,他把腳撥掉再把尾巴一掰,然後一抽就出來了。昨天我第一次炒小龍蝦,味道還行,其實加點辣會更好。這不是挺好嘛?

聶子翔

那你是生活中的美,你談談對創作的美你有什麼感受?

玉雕圈裏三位高人的爭議,隔着屏幕都能看見火花

高人老師丨無中生有

高人老師

我是這樣理解“玩”“美”兩個字,我個人是重視“玩”,“玩”是過程,是一種手段;“玩”就是一種態度,我對這個態度是非常喜歡。“美”是什麼呢?美是審美、是標準,就是說我們在玩的過程中加入了相應的標準,再用這個標準衡量,看看是否達到了自己的要求。

“玩”“美”這兩個字,特別是“玩”這個字,子翔當時提出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就是我今年創作的主題啊,剛好跟我今年想的內容完全的貼和。所以我對這個“玩”是有一種就我自己的態度。我自己今年做的事和我一直在做的事都跟今天要聊的那個主題是一致的。在“玩”的過程加入“美”在裏面,以期達到最好的效果。

當然就像你們說的,每個人審美的標準和對美的判斷是不一樣的。我的美跟大家肯定也不一樣,從我的作品裏面就可以看出一直來我和大衆的審美是有一定的區別。

就像我之前跟你們聊的,我是喜歡不完整的美,缺陷的美,這種缺陷美是什麼東西?就比如維納斯,你有手臂的時候可能是不太自然的,那你把她手臂去掉,反而給人家遐想到更大的空間,爲什麼有一些人喜歡玩原石?爲什麼原石價格甚至比雕件還要貴,就因爲他想象的空間更大。那我們作爲玉雕師,我們要做的事情肯定是要把這種可能性放得更大,那麼一旦很多人說你把作品給定型了,那大家只看到羅漢就羅漢,觀音就觀音的話,就把它給限定死了,那你讓它有無限量的想象的話,它就跟我們玩原石玩籽料是一樣的效果,所以我更重視的就是這個審美它作爲一個標準去指導我們去玩,實驗去摸索的過程。

玉雕圈裏三位高人的爭議,隔着屏幕都能看見火花

白騎通丨翠鳥

白騎通

這個“玩”嘛,“玩樂”的玩。就跟我們今天做一個事兒,聊天,閒聊也是一種玩樂的方式。當然要說往高了說,也可以是一種思想的交流。

我是覺得玉是可以玩的,就看我們對於玉這個東西玩是怎樣的。因爲它本身是有包袱,因爲你玩的不是其他東西,你玩的是玉。

你這是揹着包袱在前行,你是拿着包袱在“玩”的。你是負重在玩樂的,不再單純是那種娛樂,娛樂型的。它不再是單純輕鬆愉快的玩樂,而是帶着很多深厚的歷史文化沉澱,我們實際上是帶着這份沉澱在玩。而負重“玩”本身就意味着你要想玩好它,玩得開心,就需要自己有很強的駕馭能力。如果說我們自身對它的駕馭能力OK,夠豐富,夠大夠廣闊的話,那麼才具備“玩”的基礎。

就像我經常舉一個例子說梅瓶,它肚子很豐富很飽滿,但是收口很小,就是我們在玩玉雕的時候,要和梅瓶一樣。就是你自己肚子裏面一定要裝足夠的知識和積累,但是你在收的時候,在針對每一塊石頭做雕刻的時候,要能收得住,而且收得精彩,這個東西就是玩樂。玩出來的東西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就會讓自己感覺到我們跟這個石頭產生這個關係是愉悅的。就是你和這個作品產生的關係是愉悅的。就像那首詩講的一樣的,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但是這個前期是很累的……

玉雕圈裏三位高人的爭議,隔着屏幕都能看見火花

高人老師丨江海寄餘生

聶子翔

對,我打斷一下。剛說的負重前行,玉雕,其實我感受到就是因爲這樣樂趣在這裏,因爲畢竟玉不是畫布,它是一種相對是重資產。

白騎通

對,一個是它的成本,另一個是它的文化符號……

聶子翔

就是要玩到一種狀態,我們在玩的同時還能夠生活好,去實現我們更多的玩樂的夢想,對不對?這就是我,我覺得這樣最簡單,很多人不敢講,都會說做玉雕藝術創作只是爲了藝術,真的有幾個是在爲藝術嗎?這世界上真的有藝術品嗎?我看不然。世界上其實只有操作藝術的人,因爲那個人的生活狀態就是一個藝術。 所以說“玩”非常重要,藝術是什麼?誰能告訴我藝術嗎?說不清楚,如果說玉雕是藝術,那就是一種玩樂的狀態,就玩就好了。

玉雕圈裏三位高人的爭議,隔着屏幕都能看見火花

聶子翔丨出矩“困獸”

白騎通

玉雕這個“玩”,我們現在提出來,不是說三個人在一起要去標榜一個什麼東西。玉雕的玩,最初的玉雕就是玩,從古代開始佩玩、把玩,從文士大夫開始玩過來的,它最大的功能就是滿足我們的“玩”,拿手裏把玩。這幾千年來,沒有任何其他藝術品像玉雕一樣,我們是把它的把它的功能性,把“玩”這個詞帶起來。它從古到今來,一直就是屬於玩的,“玩”這個字對玉來說是最高雅的,因爲它屬於文人、士大夫,屬於貴族,屬於皇室玩。

一個是創作者境界的高度,因爲你要與玉交談啊,另一個是受衆,受衆玩一個東西,要體現出他的品位。這個玩呢,不是說你單純的你自己,一個你自己的鏈接一個過程就完了,玉雕有好幾個鏈接需要持續玩持續玩下去,持續體驗下去。

高人老師

你剛纔說的兩點,有一點我比較同意。就是“玩”,這個玩是我們作爲雕刻師的玩,和購買者客戶收藏的人拿到作品之後的把玩。這是兩種心態,我們要把好的東西傳播到合適的人的手上,又進行一個延續。就是說“玩”,其實它就是一個連續的動作。 然後第二點,就是剛纔前面提到的就是包袱的問題。包袱,不是我覺得包袱這詞不好,因爲這個是要知識的積累,也就是說在雕刻過程中我們身上都已經有的,我們身上早就已經潛移默化的知識就是剛纔說的那些包袱了,我們在做的過程已經自然而然的……

玉雕圈裏三位高人的爭議,隔着屏幕都能看見火花

白騎通丨人蔘果

白騎通

我說的包袱呢,第一,子翔講的沒錯,你要有經濟,這個石頭多少萬買的,這個是一個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拿到原石沒開始雕刻的時候,你本身的態度就要對得起這個石頭。

形成上億萬年的東西、材料,我們喜歡的材料都是都算是好材料的,有味道的東西。形式上億年,你如何駕馭它,對得起它,這個本身不是說你隨便拿塊泥捏一捏就完了,你隨便拿個紙畫個東西玩,這個本身就帶有的負重,我覺得這思想上是有負重的。

聶子翔

我總結一下,你要說的想法,我覺得是這樣的。第一,我先說一下 “包袱”的概念,我覺得我們都可以算是有藝術細胞的人,一個有藝術細胞的人,那我們就應該給人呈現什麼呢?如何把我們所學的藝術知識學養和理論學養轉化到這個深刻的傳統領域裏面來。不要覺得玉雕是一個看似那樣的,很簡單的事情,其實不這樣……玉雕其實是特別深厚的,它是有積澱的,但是我們要以後80後90後,甚至未來的人,喜歡並傳播傳承,做創作就要知道玩美、審美。

我跟材料的玩,材料做好了,要跟顧客、跟市場家的玩,說白了就是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就要具備至少兩次對話,第一次對話是我跟作品及材料的對話,當我在設計這個材料的作品的時候我要思考,觀衆的對話。其實最好呢,我覺得是我們所有的創作者不要去講、詮釋作品,因爲把作品詮釋是很蒼白的,什麼意思,因爲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利波特,你每個人心中所關注所觀的東西感受東西不一樣。所以說,就是要做到這創作者要具備至少兩次對話。

再講玩,玩就是玩設計,你說對不對?那我經常在吹牛B講過,任何一個藝術家牛逼的創客、設計師、商人、藝術家在設計創作的一秒他就應該是個商人。 那你可以不理解或不贊同我的想法,但是我的意思說這個設計的玩是什麼原理。

玉雕圈裏三位高人的爭議,隔着屏幕都能看見火花

玉雕圈裏三位高人的爭議,隔着屏幕都能看見火花

玉雕圈裏三位高人的爭議,隔着屏幕都能看見火花

聶子翔丨眼耳鼻舌意

白騎通

我不認同你的這個想法,但並不表明你講的沒有道理。

聶子翔

其實現在很多人還不承認,雖然不承認,但他還是要拿出來賣。而無非他只是跑到拍賣市場,儘管到拍賣市場,但它也只是一個特殊商品而已。

白騎通

像這樣的事,就是說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像剛纔高人老師說的,我覺得很好。看法不一樣,我們最怕什麼?就是大家都心裏面潛移默化有一個共識,我們這個圈子也就是共識太多了,集體的有意識的共識,其實就是集體無意識。我們不要有一個共識,最好不要有……

話題待續,剛談到的話題

想必你讀完你也是有“料”的人,歡迎插入討論

歡迎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