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車研究室根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的《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整理了2018年8月全國乘用車市場情況,具體如下:

1、產銷情況

(1)綜合銷量(指國內零售銷量)

2018年8月,全國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173.4萬輛,同比下降7.4%,環比增長11.1%。其中轎車銷量89.3萬輛,同比下降5.9%;SUV銷量71.7萬輛,同比下降8.5%;MPV銷量12.5萬輛,同比下降10.8%。2018年1-7月,全國狹義乘用車累計銷量1427.4萬輛,同比增長1.3%。

(2)國內批發銷量

本月全國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176.0萬輛,同比下降5.0%。其中轎車批發銷量90.0萬輛,同比下降4.3%;SUV批發銷量74.2萬輛,同比下降4.7%;MPV銷量11.8萬輛,同比下降11.2%。2018年1-7月,全國狹義乘用車累計批發銷量1488.9萬輛,同比增長3.1%。

(3)國內產量

8月全國狹義乘用車產量167.5萬輛,同比下降5.2%。其中轎車產量86.0萬輛,同比下降4.3%;SUV產量70.4萬輛,同比下降5.6%;MPV產量11.1萬輛,同比下降9.8%。2018年1-7月,全國狹義乘用車累計產量1499.0萬輛,同比增長2.1%。

(4)2015—2018年狹義乘用車國內月銷量走勢圖

(5)狹義乘用車生產商銷量排行榜(8月綜合銷量)

從狹義乘用車國內銷售綜合數來看,前三名分別是一汽-大衆、上汽大衆、上汽通用,分別銷售16.9萬輛、16.5萬輛、14.1萬輛。

前十廠商中,僅吉利一家自主品牌入圍。

(6)狹義乘用車生產商銷量排行榜(8月批發銷量)

從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來看,前三名分別是一汽-大衆、上汽通用和上汽大衆,分別銷量18.7萬輛、15.9萬輛、15.6萬輛。

(7)廣義乘用車生產商銷量排行榜(8月綜合銷量)

從廣義乘用車國內銷售綜合數來看,前三名分別是一汽-大衆、上汽大衆和上汽通用。

(8)廣義乘用車生產商銷量排行榜(8月批發銷量)

從廣義乘用車批發銷量看,前三名分別是一汽-大衆、上汽通用和上汽大衆。

2、市場分析

(1)8月乘用車市場回顧

1-8月的狹義乘用車零售同比增速1.3%,較1-7月增速下降1.3個百分點;其中8月乘用車零售173.4萬臺,同比17年8月增長-7.4%,相對6月的-3.1%和7月的-5.9%的同比增速,8月的負增長壓力尚未減弱。8月豪華品牌乘用車零售同比增長8.0%,自主品牌增長-12.0%,主流合資品牌增長-7.0%。

8月零售環比7月增長11.1%,相對過去兩年的的環比增長速度12.5%是相對較慢,8月末的開學季的銷量提升也不明顯。其中8月的豪華品牌環比7月增長11.0%,自主增長8.0%,主流合資品牌增長13.0%。

近幾個月豪車是穩定增長的重要支柱,下滑的主要是合資主流車型和自主車型。隨着7月進口整車和零部件的關稅減稅效果體現,7-8月豪華品牌生產同比增長12.0%,持續超強於總體狹義乘用車的同比增長-4.0%的行業水平。8月國產豪華車的零售同比增速4.0%,主要是豪華轎車同比增長12.0%的表現優秀。

8月SUV零售同比增速-8.5%,主要是自主SUV零售同比增長-14.0%。隨着今年10次調高成品油價格,部分油耗口碑較好的日系品牌的表現走強,加之德系和日系逐步填補SUV短板,車市競爭壓力加大。中西部消費低迷導致自主品牌的秋季增庫存動力下降,不利於車市增量。

今年8月廠商庫存共降低10萬臺,而17年8月廠商庫存降低15萬臺,因此基數因素使今年的批發增速-5.0%稍好於零售增速表現。

8月新能源車的銷量達到8.4萬臺,同比增長61.7%的表現較好。8月A00級電動車的純電動車佔比38%,低於A級電動車佔比2個百分點,新能源車逐步走向高質量增長。

(2)9月乘用車市場展望

今年9月21個工作日較2017年9月少一個工作日,加之今年中秋節在9月,因此不利於產銷增量。今年成都車展的新車很多,對車市銷量增長稍有貢獻。

今年9月的同期高基數壓力進一步突出。17年9月的購置稅減稅的退出效應已經體現政策推出前的巨大拉動消費效應,加之部分城市實施國二以下下車型主城區限行和尾號限行等治理擁堵政策,促進車輛換購升級和家庭第二輛車等銷量提升。

今年自主品牌壓力較大,春季以來的車市增長壓力在SUV和中西部市場體現很明顯。自主8月份額同比下降2.4個百分點的幅度較大,目前尚沒有明顯回暖跡象。自主不強的9月車市難以大幅改善。由於今年秋冬季的銷售增長幅度不確定,中西部經銷商不敢貿然提早準備庫存建儲增量,也影響銷量提升。

隨着近幾個月零售始終低於預期終端價格促銷激烈,今年的車市促銷已經提早達到高位,後期市場表現分化進一步影響車市的壓力。

前期自主SUV優秀車型後浪推前浪形成持續補漲增量,今年國內油價已經10連漲,消費壓力對購車消費一定的影響,但對新能源發展是相對有利的。由於車市的增速放緩趨勢尚未反轉,判斷增速谷底爲時尚早,9月增速仍在嚴峻負增長壓力中,廠家仍需要極其謹慎關注需求變化。

(3)2018年乘用車市場預測調整:零售-1%、批發0%

中國乘用車市場私車普及偏低,未來長期發展潛力巨大,但今年短期面臨嚴峻高基數壓力。16-17年9-12月的4季度佔全年銷量40.7%,較13年和14年非政策退出年份的9-12月相對全年佔比高出2.5百分點,也就是近60萬臺增量。2018年1-8月乘用車零售增速1.3%,目前看年末的負增長壓力凸顯,並拖累全年零售約-1%的負增長。

今年車市負增長持續加劇的主要因素是總體經濟走勢良好的大環境下,經濟走勢的結構性分化,上游原材料領域的利潤改善較好,下游承受上游和中游的成本傳遞和消費不足,導致下游的企業利潤下降,進而影響部分羣體購買力的大幅提升。

其次是中西部樓市價格和銷量的雙增長主要依靠的是百姓的大家庭和朋友圈的儲蓄財富支撐,中西部樓市高增長的財富效應明顯,部分家庭購房掏空6個錢包後的購車消費暫時不旺。

第三是財富縮水的陣痛對車市影響較大,在金融去槓桿等諸多因素影響下的股市低迷和P2P暴雷時有發生,導致部分居民的財富受損和購車消費心態暫時受到影響。

下半年以上幾點影響消費因素仍難以消除,不利於車市增長。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也會逐步體現,消費升級大趨勢下的部分羣體消費降級現象有所體現,因此今年的秋冬季車市較上半年增速進一步放緩。近期減稅效果尚未體現,今年個稅改革等促進購車效果仍待觀察。

由於今年國家穩增長措施及時、效果良好,今年樓市火爆和世界經濟走強推動中國經濟全年增長基本能達到預期,因此下半年的車市爲穩增長的貢獻壓力較小,而2019年內需對經濟穩增長的責任加大,因此2019年的車市不能拖經濟後腿,尤其是年初不能太差,因此今年年末車市銷量衝刺也不會太猛。

總體判斷今年乘用車市場的增長將低於年初的4%判斷,假設沒有國家減稅等刺激政策支持車市,目前對全年預測下調到零售增速-1%,批發增速爲0%。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