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2月3日消息 現在,微信已經成爲不少人進行溝通的首選方式,方便、直接、快捷,企業辦公方面,也有釘釘、企業微信等等。但是,在互聯網發展到目前的情況下,鐵路系統依然將電報用作一種非常重要的通訊方式。

那麼,爲什麼有更加便捷的通訊方式的情況下,鐵路系統還要用電報這種古老的通訊方式呢?

據科普中國網介紹,鐵路電報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而電報是一種最早的、可靠的即時遠距離通信方式。不會受通訊設備破壞而停止傳播信息。出於安全需求,全國鐵路系統路局集團公司、站段、車間、班組的相關信息仍然用電報發送。

在2015年前後,全國鐵路結合自己的運輸營業需求,推出了中國鐵路電子公文管理信息系統,發電報可以像發郵件一樣,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準確度。在這個系統裏,任何一封電報都可以做到有據可查、有據可依,鐵路電報成爲傳送上級指令、命令、辦理業務等書面信息不可替代的一種通訊方式。

據稱,爲了應對突發事件、在突發狀況發生時爭取更多時間,工作人員需要在20分鐘之內完成發送。

據介紹,已經從事報務員工作32年的張女士自稱能達到1分鐘50組四碼,相當於一秒一個字。另外,在春運期間,每天最少都能接收到300多份電報,最忙的一天有600多份,而需要發送的電報的一天也有50-60份,一份電報長的有100-500字,一個字需要敲鍵盤4下,那麼一天最少得敲鍵盤2-6萬下,基本上每十分鐘需要接受6份電報,發送一份電報。

目前,全國只有767名報務員在處理這些電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