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文:快哉风(读史特约作家)

三国中英年早逝的牛人很多,但谁也比不上这个人的猝死带来的影响力之巨大。

如果他不早死,天下格局不一定是我们熟悉的魏蜀吴三分天下,因为这个年轻人只用了几年,只用了三千人马,就怒涛一样席卷江东,完成了曹操刘备辛苦半辈子才做到的鼎足霸业。

他就是江东霸王孙策。

孙策26岁的短暂生命,如一朵怒放的霸王花。而他离奇的被刺身亡,又是三国中一个最扑朔难解的谜团。

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一、

成书于晋代的《三国志》、《后汉纪》都确切记载道:孙策是被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所刺身亡。

吴郡太守许贡的地盘被孙策攻占后,向汉廷秘密上表说孙策骁勇,和项羽一样,应该把他招进京加以恩宠羁禁,如果放任会形成大患。

孙策得知后自然很恼火,派武士绞死了许贡。不料许贡有几个忠心耿耿的门客,潜伏起来为主报仇。

陈寿在《三国志》中引用了《江表传》的记载:策性好猎,将步骑数出。策驱驰逐鹿,所乘马精骏,从骑绝不能及……贡奴客潜民间,欲为贡报雠。猎日,卒有三人即贡客也。策问:“尔等何人?”答云:“是韩当兵,在此射鹿耳。”策曰:“当兵吾皆识之,未尝见汝等。”因射一人,应弦而倒。余二人怖急,便举弓射策,中颊。后骑寻至,皆刺杀之。

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我们熟悉的《三国演义》中,忠实的照录了《三国志》中《江表传》的记载,即:孙策打猎时被许贡门客射伤致死。

而《后汉记》里,则细节上颇为不同: 先是,吴郡太守许贡为策所杀,其小子与客谋报曰:“孙策勇锐,若多杀人于道,策必自出,则可擒也。 ”客从之,乃杀人于江边。策闻之怒,单骑自出,客刺伤之。

第一,谋划者多了许贡儿子,而且是密谋设计:先在江边故意杀人激怒孙策,引蛇出洞再刺杀。《三国志》里的孙策是狩猎者,而在这里成了猎物;第二,行刺的门客没提人数,估计人数不会少于三人——如果只是一个人,在孙策大怒出来武装寻斗时,能刺伤骁勇如项羽的孙策,那这人简直是三国最顶级杀手。

但是,这还不一定是孙策之死的真相。

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二、

因为,居然有个人,事先预测到了孙策之死。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记载: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郭嘉的判断是:孙策轻率独行的风格,必然被刺客暗算。

尽管,作为曹操的头号谋士,郭嘉足智多谋,但他居然未卜先知,准确猜到孙策“必死于匹夫之手”,这件事实在太过骇人。

为陈寿《三国志》添注的裴松之在注释中认为:纯属偶合。

但还有个更大的巧合:孙策早不死晚不死,为何死于将要袭击许都的关键时候?

没有任何其他史料能佐证郭嘉做了什么,但我们可以参照警察办案的思路,大胆猜测一下:孙策早死,谁会得利?

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三、

首先,最大的得利者无疑是孙权,孙策的碧眼弟弟。

有人曾经“大胆”假设过,凶手是孙权!并列出了理由:如果不是孙权策划,许贡门客为何准确知道孙策的狩猎地点和时间?为何其他军士落在后面而让孙策孤身一人?等等。

但是,这是有罪推论,并没有一丝一毫确定的证据。

风哥可下断言:孙权弑兄的阴谋说子虚乌有。

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江东的地盘完全是孙策一手打下来的,周瑜、张昭、张弘等重臣都是孙策一手提拔的嫡系,朱治、程普、黄盖、韩当等旧部也是唯孙策马首是瞻。18岁不到的孙权突然起歹心谋杀宏图大展的哥哥,天下没有这个道理。

第二,孙策对孙权非常器重,早就设定他为接班人——要知道,孙策有儿子!

孙权年少时就崭露头角,开会谋略时,孙策很惊奇,自认为不如他。每次宴请宾客时,孙策常回头对孙权说:“这些人,以后都是你的手下。”

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孙策临死前,召集了张昭等重要大臣,叮嘱他们“善辅吾弟。”接着,他亲手将印绶交给孙权,说了很著名的那句话:“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任贤使能,各尽其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把江山交给有才能的弟弟,而非儿子孙绍,孙策气量很大。

第二个得利的,是曹操。

曹操当时,正集中全部力量与北方最大的敌手袁绍在官渡交战,许都空虚,最担心的就是江东这个一心进取天下的小霸王。

孙策遇刺前,已经“密治兵,部署诸将”,准备渡江袭许都,如果成行,绝对会给曹操造成巨大的腹背威胁。不要说后世的天下三分,就算北方之战曹操都不一定打得赢。

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通鉴辑览》上说得很好:田丰说袁绍,刘备说刘表,同欲乘虚袭许,而绍、表皆庸才不能用,即令其说行,亦未必能集事也。孙策用兵足与操埒,使鼓行直入,操将有首尾不相顾者,适会策卒,操遂得从事中原,亦时数为之欤!

如果孙策不死,天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四、

对于孙策,时人的评价高得惊人。

最早看出孙策潜质的是袁术,他这样感慨:“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而曹操则一句话点评:“猘儿,难与争锋。”

雄才大略的三国英雄曹操口中说出“难与争锋”的,唯独孙策一人而已。

因为忌惮孙策,曹操对于孙家一直采取“和亲结纳”的政策:先是表奏孙策为讨逆将军,又把侄女许配孙策的弟弟孙匡,儿子曹彰娶孙贲的女儿,做足了功夫。

宋代武学博士何去非评价道:孙策壮武,术略过于其父,又有周瑜、鲁肃之俦以辅其起……一举而遂收江东,为鼎足之资,使之不死,当为魏之大患。

从动机上看,曹操、郭嘉策动暗杀的可能性无疑最大。但是,如果郭嘉是策划者,那么他就需要派人联络到许贡儿子和门客,并及时获得孙策出猎情报,并加以行刺成功——细想下来,这些都是极难做到的事情。

纸上谈兵到这里,只能说这个充满谜团的暗杀时间,是小说家的最好素材。

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五、

再说说孙策。

江东当时有绝代双璧。孙策和周瑜。

《江表传》载:策时年少,虽有位号,而士民皆呼为孙郎。

一个孙郎,一个周郎,巧的很,两人娶了美女姊妹:大乔、小乔。这是中国人都熟知的故事。

《吴书·周瑜传》有记载: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

孙策曾对周瑜调笑道:“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话说孙策相貌英武,举止潇洒,时人无不倾心,三国志记载“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因为是个帅哥,所以孙策很注重容貌。《吴历》中记载:孙策被刺客刺伤面部后,医生说可以治好,只是交代不能震动伤口,要好好养护。不料,当晚孙策引镜自照,倒吸一口凉气,对左右说:“面如此,尚可复建功立事乎?”使劲将铜镜砸在桌几上,“创皆分裂,其夜卒”。

脸居然伤成这样,尚可建功立事吗?!可见,在帅哥看来,一旦颜值不在,人生就算失败。

孙策十七岁丧父,二十六岁身亡。少年英迈,勇锐无前,三千敝士竟奠江东大业,真盖世豪杰也,可惜天妒英才,享年不永,使其不得奋于中原以竞天下,惜哉!

刺杀孙策的幕后人是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