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賺不賠?“甜寵劇”也要居安思危(1781期)

源丨影投人 文丨狐狸勳

穩賺不賠?“甜寵劇”也要居安思危(1781期)

如今,網劇領域什麼題材性價比最高?什麼題材最容易回本?什麼題材市場最火爆?恐怕答案只有一個:甜寵!

2017年,一部成本僅2000萬的小體量網劇《雙世寵妃》在騰訊視頻上線,開播18個小時播放量便破億,連續多日稱霸播放榜榜首,目前累計播放量已超過50億,成爲當之無愧的逆襲黑馬,至此便吹起了小而美甜題材的風口。

穩賺不賠?“甜寵劇”也要居安思危(1781期)

《雙世寵妃》

跟風者無數,《萌妻食神》《萌妃駕到》《哦!我的皇帝陛下》《惹上冷殿下》《親愛的公主病》《親愛的王子大人》等劇紛紛上線。

這類以低成本製作,憑藉精準受衆定位,準確抓住年輕女性的少女幻想與情感需求的甜寵劇,成爲了市場上性價比最高且幾乎穩賺不賠的題材,其背後站着的多是小型製作公司,都想憑此以小博大。

商業價值是足夠了,但是就藝術高度和文藝價值而言,甜寵劇顯然不符合廣電“小正大”的創作指向。2月15日,網絡視聽的內容審查便要與電視臺內容審查並軌,這意味着,由視頻平臺備案且“自審自播”的模式將不復存在,網劇、網大、網絡動畫的劇本和成片都得先交由省級廣播電視局審查,視頻平臺的審覈權被徹底收回,廣電對網生內容的重視度越來越高。

落實到具體的內容風向上則很好判斷——社會效益是審覈的第一要素,以明星效應、平臺數據、經濟效益爲主導的項目開發方式會被遏制,缺乏思想價值、過度娛樂化的作品都將面臨危機。

穩賺不賠?“甜寵劇”也要居安思危(1781期)

這基本可以判斷,現實主義題材的勢頭將會長期蓋過任何一類題材,其餘任何以“下飯神劇”、“爽劇”爲標籤,缺乏思想硬核、缺乏社會效益、思想空洞的劇集的生存空間都將被大幅度壓縮,在這個大前提下,以戳中女性觀衆嗨點爲創作出發點,過度扁平化、極致化白描愛情的甜寵劇是否會遭遇危機,我們不得不畫上一個問號。

對此,筆者採訪了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圈內人士及觀衆,看看他們對此是如何態度。

80—85年,圈內製片方

不得不承認,這種題材商業價值確實很高,如果拋開社會效益、價值高度不談,完全遵從商業邏輯,我們肯定是首選這種性價比高,安全有保障的甜寵題材。

首先劇情設置簡單,主要以男女主角情感發展爲主,固有的男女戀愛劇設置套路,怎麼甜怎麼來,相比其他網劇曲折、虐心,甚至是燒腦的劇情要簡單容易許多,其次主演不一定要求是一線流量明星,二三線甚至是素人都行,只要是高顏值即可,然後畫面色彩鮮亮,“服化道”養眼,基本就成了。

穩賺不賠?“甜寵劇”也要居安思危(1781期)

《絕世千金》

要說社會效益,這種追求扁平化爽感,甚至如今有些無下限的甜寵劇,確實不太符合廣電提倡的影視作品須承擔“啓迪思想,滋養心靈、涵育審美、成風化人”重要使命的要求,對已經上大學或是步入社會的觀衆來說,可能只是一部消遣劇,但是對於年齡小一點的觀衆來說,會對三觀以及婚戀觀產生一定影響,從後臺受衆分析來看,這類劇的年齡下限甚至在十二三歲。

但這類劇集市場很大,若與之完全違背則會損害商業利益,我們也有很多無奈和糾結之處,也不斷嘗試在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之間尋找平衡。

90年—00年,女性觀衆

其實觀衆並不是每天都沉迷甜寵劇不幹別的,說到底只是正常工作、學習之餘的一種娛樂消遣方式,如今社會節奏太快,生活、工作、學習壓力都大,業餘生活看影視作品消遣不太願意選擇過於高深、沉鬱,或是燒腦的劇情,甜寵劇特點就在於夠輕鬆,高甜的情節能起到一定的治癒效果,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生活壓力。

看完樂完依舊能回到現實生活中去,並不耽誤和阻礙正常的生活節奏,我們小時候也有甜寵劇,像《公主小妹》《惡作劇之吻》《愛情魔發師》《王子變青蛙》等,其實都算甜寵,只不過現在換了一個概念,我們也是從小看這種劇長大的,如今也沒見對整個人生產生什麼惡劣影響,僅僅只是一部消遣娛樂的電視劇而已。

當然,換一種身份視角,如果我身爲人母,我的女兒要看《雙世寵妃》《奈何boss要娶我》這類劇,那我肯定是不會願意的,所以倒不如趕快實行分級制度,不該看的看不到,能看到也有的看。

穩賺不賠?“甜寵劇”也要居安思危(1781期)

《王子變青蛙》

事事皆有兩面性,很明顯,不同人站在不同視角對於甜寵劇會有不同的態度,製片方認爲甜寵劇性價比高,大部分受衆認爲其無非是一種娛樂消遣方式,但是若上升到社會效益高度,站在爲人父母的身份考慮,我們不得不承認這類甜寵劇確實缺乏思想高度和教育價值,尤其對於三觀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來說,很容易陷入虛無縹緲的幻想中無法自拔。

分級制度是解決該問題最有效的方法,但如今國內還未建立起分級制度,對於90%的題材而言,廣電都不會採取“一刀切”的調控方式,但若一個無思想內涵和價值高度的題材佔有市場過多比例,那麼必然會出手進行市場調控。

縱觀“優愛騰芒搜”五大平臺發佈的2019年片單,每家幾乎都有至少三部以上甜寵劇待播,目前大部分中小製作公司都將項目開發目標對準了甜寵題材。在這一前提下,甜寵劇雖然不會遭遇“一刀切”管控,但在整個網劇市場上的佔比恐會有所下降。

穩賺不賠?“甜寵劇”也要居安思危(1781期)

甜寵不過是對美好愛情的展現,精神平等、心靈互倚、彼此扶持,符合年輕人所秉持的現代愛情觀,本身沒有問題,就在於如何理解,俠義理解眼中就只有甜寵,廣義理解則會看到因愛而使人獲得的成長、脫變。可以有感情,但不能只有“感情”。

原文標題:高糖的“甜寵劇”或暗藏政策危機!

責編 | 馬天舒

主編 | 劉江平

E N D

往日精彩內容

《大江大河》編劇袁克平|編劇健康狀況調查

編劇個稅計算教程|街頭採訪:觀衆眼中的編劇

第二屆編劇嘉年華|專訪愛奇藝副總裁戴瑩

創投新人扶植計劃彙總|圍讀劇本|編劇合同

影視宣傳、轉載聯繫 ◇ bianjubang002

編劇經紀、劇本經紀業務聯繫 ◇gangqinshi01

已同步入駐以下平臺

今日頭條 | 搜狐自媒體 | 百家號 | 微博 | 豆瓣

| 知乎 | 簡書 | 一點資訊 | 企鵝媒體

穩賺不賠?“甜寵劇”也要居安思危(1781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