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邊疆》或是近來最好的國產劇,因爲不走捷徑,每一幀天光流轉都來自細節研磨

新劇開播前,著名編劇高滿堂闡明他的劇作意圖:“我寫這部劇,就是要讓現在的年輕人相信愛情。”

也許有人錯覺,它只是一部愛情劇,哪怕劇中窮盡了女性一生可能遭遇的愛戀狀態。可實際上,編劇的意圖比喟嘆愛情裏的傷春悲秋要複雜得多得多。

《愛情的邊疆》或是近來最好的國產劇,因爲不走捷徑,每一幀天光流轉都來自細節研磨

《愛情的邊疆》已在浙江衛視播出近40集,沒有流量明星、沒有香車華服,卻成被網友贊爲近期最“養眼”的國產劇之一。

究其原因,一次創作所走過的編導演規律,纔是藝術的原漿。白樺林邊的故事是否回味醇厚,在於電視裏看得見的天光流轉、電視外看不見的細節研磨。

《愛情的邊疆》或是近來最好的國產劇,因爲不走捷徑,每一幀天光流轉都來自細節研磨

編劇下筆,寫被各自時空困住的人,更不止有愛情一隅一礎

高滿堂說過,“我寫愛情也好,也其他也好,都想寫到極致。親情、愛情、友情,每一種情感都要寫到極致、濃烈,超越年齡。”

《愛情的邊疆》裏,“極致”的愛情首先在乎時空。

《愛情的邊疆》或是近來最好的國產劇,因爲不走捷徑,每一幀天光流轉都來自細節研磨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文藝秋,初見面時,她是上世紀50年代的播音系女大學生,待作別觀衆時,她是耄耋老嫗。半個多世紀裏,文藝秋與同學萬聲、同事宋紹山、以及前蘇聯播音員維卡之間的愛情傳奇,跨越過時間之門,也超脫了空間的藩籬。

用筆力探觸時空的各個縫隙,這對於寫過《闖關東》《老農民》《溫州一家人》的編劇而言,長袖善舞。因而,文藝秋的詩篇裏,不止有愛情一隅一礎,更折射着社會歷史的變遷,以及其中一個個生氣充盈卻又被困其中的人。

《愛情的邊疆》或是近來最好的國產劇,因爲不走捷徑,每一幀天光流轉都來自細節研磨

文藝秋被困在了1950年代的廣院,少女情竇初開時對英雄的崇拜、對聲音的迷戀,撞擊出愛情。這朵玫瑰,它帶着理想主義色彩,具體到現實裏,便是甘願奉獻一生。

《愛情的邊疆》或是近來最好的國產劇,因爲不走捷徑,每一幀天光流轉都來自細節研磨《愛情的邊疆》或是近來最好的國產劇,因爲不走捷徑,每一幀天光流轉都來自細節研磨

萬聲被困在了黑河邊陲的養豬場裏,就在他與文藝秋即將領證結婚的那道門檻上。往前一步,他想象不出自己填滿對方心思的可能;而後退回到慣常的守護姿態,他在老宋家門外等候的冬夜,與他在學校裏遠望文藝秋與維卡時的辛酸,殊途同歸。

《愛情的邊疆》或是近來最好的國產劇,因爲不走捷徑,每一幀天光流轉都來自細節研磨

宋紹山無疑被困在了林海雪原裏的初見,她對不上口令,他護她回營房,此後漫長一生,從文藝秋到“老文”,她依舊會把自己過得方寸大亂,而老宋始終是生活的定盤星,卻從來做不了愛情的準星。

《愛情的邊疆》或是近來最好的國產劇,因爲不走捷徑,每一幀天光流轉都來自細節研磨

至於維卡以及其他人物,華敏、景大姐、那主任等,幾乎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心靈之困。

而這些“困”與其說是編劇的技巧,莫如看成是對於時間的某種誠實。高滿堂說:“寫年代劇,我就得扒開時間的肌理。”

作品的醇厚味道,其實功夫從來在詩外

編劇鎖定了時空,二度創作要做的不僅是還原那個階段時時刻刻的細節,更是用聲畫捕捉時空裏的人。

《愛情的邊疆》或是近來最好的國產劇,因爲不走捷徑,每一幀天光流轉都來自細節研磨

打開《愛情的邊疆》,幾乎每一幀都是時間與自然的復刻:具象的比如幾臺收音機隨時代之變而變,東北的土炕、爬犁都與集體記憶裏嚴絲合縫。

《愛情的邊疆》或是近來最好的國產劇,因爲不走捷徑,每一幀天光流轉都來自細節研磨

抽象的意境包括總是自在與曠遠的白樺林,以及黑龍江水封凍又開河的弦外之音。

富有歷史質感的畫面引着父輩觀衆無限靠近自己的青春;而澄明藍天下呼吸過北風凜冽、亦訴說過春日狂喜的白樺林,則把年輕一代帶進現實主義的創作裏。

《愛情的邊疆》或是近來最好的國產劇,因爲不走捷徑,每一幀天光流轉都來自細節研磨

比如這些鏡頭:萬聲坐在農舍裏撥弄吉他琴絃,文藝秋捧着餃子遠望江水湯湯,宋紹山爲打一頭野豬而穿行雪原,導演都讓他們融化在了藍天裏。他尊重戲劇內在張力的同時,還注重每一組塑造人的鏡頭,注重塑造天地人和時代的關係。

由此看來,《愛情的邊疆》與毛衛寧此前執導的《平凡的世界》《十送紅軍》《誓言無聲》等有一點相似:鏡頭會說電影的語言。

《愛情的邊疆》或是近來最好的國產劇,因爲不走捷徑,每一幀天光流轉都來自細節研磨

毛衛寧說,優秀的鏡頭語言如同一篇文章的基本功,“如果文章主題很好、立意很新,但錯別字很多,就會影響讀者對作者的主題思想的接受程度”。《愛情的邊疆》中,正反打、長鏡頭等一切可調度的視聽手段,都被用來呈現人物內心、展現情節變化。好比文藝秋之女文文偶遇相似經歷的陌生人,臺詞點到即止“一條黑龍江有說不完的故事”,畫面與音樂更帶來豐富想象。

《愛情的邊疆》或是近來最好的國產劇,因爲不走捷徑,每一幀天光流轉都來自細節研磨

又比如景大姐到養豬場來清點小豬仔這場戲,導演仔細控制了戲劇發生的空間——透着柵欄取景,雖在室外,看起來卻如同鏡框舞臺上的景觀。舞臺是有邊界、有限的,舞臺化的影像帶來的最直觀感受便是空間的侷限感。而這,微妙呼應了當時的社會環境。

《愛情的邊疆》或是近來最好的國產劇,因爲不走捷徑,每一幀天光流轉都來自細節研磨

演員們,同樣值得一書。飾演文藝秋的殷桃,要從18歲少女演到80歲老嫗。120天1200場戲,考驗的是心志與誠意。劇組在冰天雪地的黑河和布拉戈維申斯克等地取景,零下三四十度的艱苦環境底下,女演員臉上掩不住的凍傷既是額外付出,也是藝術真實感的饋贈。

《愛情的邊疆》或是近來最好的國產劇,因爲不走捷徑,每一幀天光流轉都來自細節研磨

扮演萬聲的王雷,大連小夥子演活了劇中的上海書生,起點固然是天賦,但能完成人物的跨越,絕離不了詩外之功夫。正式開機前,王雷專門請來一位上海話老師,花五個月時間,學語言,也觀察老師的言談舉止,找準人物神韻。

《愛情的邊疆》或是近來最好的國產劇,因爲不走捷徑,每一幀天光流轉都來自細節研磨

還有宋紹山的扮演者李乃文,與之前幾部戲一樣,“鑽石配角”在哪兒都會閃閃發光。但又與此前異常討喜的角色定位不同,宋紹山在文藝秋的情感征途上,既是無私的付出者,也有自私的小心機。但李乃文的態度是:“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其實戲比天大,而我樂在其中。”

說到底,電視劇的醇厚味道,包括編劇的誠實、導演的敏感、演員的直覺、集體的匠心,這些都是時間釀出來的。在觀衆看不見的地方,其實堆疊着豐富的戲劇。

編輯製作:王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