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衆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湘村小農。歡迎收看本期的節目,希望觀看的朋友能多多給小編關注跟點贊哦!你們的每一個關注、點贊、跟評論都是給小編的一個莫大的動力,謝謝你們

在農村,過年興起“裝富”風氣,不過有2種人是假富,1種人是真富

前段時間,回農村過年是很多在外的農民心裏一直嘀咕的事情,現在好不容易願望成真了,又有些農民想“逃離”農村了。這其中原因也有很多,而且對不同的人來說,原因也不一樣。比方說對年輕人來講,整天要面臨着跟七大姑八大姨鬥智鬥勇,確實心累,所以想遠離。

在農村,過年興起“裝富”風氣,不過有2種人是假富,1種人是真富

而對中年人來說,剛回來的時候,和家人親,但是待上一段時間就開始互相看不慣,矛盾增加了,所以想出去,起碼還能落個耳根清淨。雖說農民想離家的原因不一樣,但有個共同點,那就是一年一度的攀比時間又到了。不管你想不想說,不管你願不願意,總有不同的人輪番問你一些比較隱私的問題。

在農村,過年興起“裝富”風氣,不過有2種人是假富,1種人是真富

再被問到的隱私問題中,如果說有一個幾乎是所有人都不會漏掉的話,那一定是問收入,從年輕人到中年人再到在外打工的老年人,相信都被問到過。爲了能避免掉這些煩惱,也爲了能在回答別人的時候有“底氣”,不少農民都已經變得很自覺了,從回家方式到抽的煙,再到跟同村的人聊天,有意無意的都透漏出一個信息,那就是“我賺到錢了”或者“我不差錢”。近年來,農村的這種風氣越來越興起來了。但其實很多農民都是在虛張聲勢,也只是在“裝富”而已,其實兜裏沒帶回來幾個錢,這其中就包括2種人。

在農村,過年興起“裝富”風氣,不過有2種人是假富,1種人是真富

首先是爲了回農村過年而想辦法買車的人。我們這就有這樣的一個人,在外邊打工一年了,手裏攢了5萬塊錢,爲了能開着車回來,回來之前給家裏要了10萬,配合手裏的錢,買了輛15萬的車。回來的時候,村裏的人都簇擁着在那看,唯有他父親黯然神傷,感慨到好幾年種地的錢白攢了,今年一家人過年的前怕是好要靠借了。

在農村,過年興起“裝富”風氣,不過有2種人是假富,1種人是真富

其次是沒有對應的實力,還要買房的農民。這點和買車類似,倒不是對農民有任何的偏見,只是說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但農村有不少人是一家人宵衣旰食,來供養一套房子,而農民有沒有太穩定的收入,一旦沾上房子,未來的十幾年,幾十年都要手裏緊巴巴了,所以對這兩種人來說,即便是有車有房了,其實也是“假富”。

在農村,過年興起“裝富”風氣,不過有2種人是假富,1種人是真富

和以上的這兩種人不一樣,農民其實也有真富人,只不過真富人看起來就像沒錢人一樣,很多時候農民不能發現罷了。相信有農民應該猜到了,真富人說白了其實就是農村不欠外債的人(雖欠債,但還款無壓力也算)。可能有農民覺得這個標準要實現其實很簡單,但現實是一點也不簡單,因爲農村大多數家庭或多或少都欠外債。

在農村,過年興起“裝富”風氣,不過有2種人是假富,1種人是真富

這其實不稀奇,因爲農民平時手裏應急的錢只有幾千,幾萬,多了十多萬,看起來也不少,但只要碰上結婚,彩禮,大病,養老這些事情中的任何一個,這些錢就顯得微不足道了,爲了應急,去找親戚朋友鄰居拿點在正常不過了,所以如果能做到應付家庭生活之餘還不欠外債,就已經很不錯了,絕對的算是農村的富人。

在農村,過年興起“裝富”風氣,不過有2種人是假富,1種人是真富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貧和富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界限,更多的時候,所謂的貧富其實只是農民心裏的感覺罷了。有不少農民可能爲了能有精力顧及到家人,沒有去到遠處打工,掙得錢不多,但卻收穫了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你能說這不是一種財富嗎?

在農村,過年興起“裝富”風氣,不過有2種人是假富,1種人是真富

至於說給外人的感覺,那是面子上的事情,有實力的話,不需要去裝富別人也知道,沒實力的話,裝出來別人也會在背後指指點點的,倒不如順其自然。在農村,過年興起“裝富”風氣,不過有2種人是假富,1種人是真富,你屬於哪種?

在農村,過年興起“裝富”風氣,不過有2種人是假富,1種人是真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