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100元,爲何支付寶、微信的錢,比直接用現金花得更快?

中國的移動支付,真正意義上得到普及,還是近幾年的事情,在此之前,線下“收款碼”的覆蓋程度還不算太過的驚人,在偏遠的農村地區,以及一些四五線小城市,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依然是依靠現金爲主流的支付方式。然而,現在中國的移動支付,已經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全面普及,在城市裏生活,如果你的銀行卡里有錢,並綁定了支付寶、微信,可能一整年下來,都難得用到一次現金,因爲你的衣食住行,都能夠藉助移動支付來完成。

而移動支付的普及,也讓我們產生了一個問題,同樣是100元,爲何支付寶、微信的錢,比直接用現金花得更快?短短几年的時間,到底是物價漲了,還是人民幣貶值了,又或者說,支付寶、微信裏面的錢,跟現金有着很大的區別?在筆者看來,支付寶、微信裏面的錢,同樣能夠提現到銀行卡,然後通過銀行的ATM機取出來,所以從價值來看,支付寶、微信的錢,跟現金的價值是一樣的,但爲何你還是產生這樣的“錯覺”呢?

首先,就是使用限制的問題,假如你因爲需要現金,所以從ATM機裏面,取出了100塊錢,你會發現接下來的一個問題,就是要怎麼把這100塊錢花掉。因爲在線下支付的時候,我們都更習慣於掏出手機,然後打開微信、支付寶,完成整個付款流程,而像是點外賣、逛淘寶的時候,現金又派不上用場。最重要的一點是,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把“找零”當成了一件麻煩的事情,年輕消費者在購物的時候,甚至不再願意討價還價,一方面是覺得很掉面子,另一方面是覺得自己很“富有”。

但實際上,你可能並不“富有”,前段時間,就有官方大數據統計得出,中國90後的年輕人,目前人均負債12萬元,即便有人認爲,還房貸是一個主要的因素,但負債是非常現實的事情:你的確沒錢!螞蟻花唄帶來的超前消費觀念,顯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在很多人看來,他們很少去接觸現金,而支付寶、微信裏面的錢,更像是一串數字,而且開啓了免密支付、自動扣費功能後,我們甚至不需要輸入密碼,就完成了付款。

等到了花唄“出賬日”,或者是發工資的時候,你纔會發現,原來自己已經用了一大筆錢。曾經用現金支付的時代,很多人都經常會去數一數,自己用掉了多少錢,但現在的移動支付時代,你還會這樣做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