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推荐一套非常硬核的艺术启蒙书——《给孩子的艺术课》。它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实用,好用,家长一翻开就知道该怎么教孩子了,这在艺术类书籍里太难得!

我想,现在每10个家庭里,肯定有9个希望孩子学习艺术,但这9个家庭里,也许有8个都搞不明白“艺术到底要怎么学”。因为艺术总给我们一种比较虚、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感觉啊~

孩子到底该怎么学艺术,该做些什么?一副名画,究竟好在哪儿?是构图,是线条,还是色彩?该怎么去感受?…

这些,《给孩子的艺术课》都给出了实实在在的指导,可谓一套专业性和操作性都超强的艺术启蒙教材!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这套书的来头可不小,它来自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这套书的合作者均来自意大利顶尖的艺术保护和研究机构,比如,弗洛伦萨公共博物馆、安东尼奥·卡诺瓦博物馆、维罗纳大学等等,在专业性上完全值得托付!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也是因此,它一经出版,就获得了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童书奖提名,以及意大利安徒生奖(最佳知识普及类丛书奖)。常常买书的妈妈们对这个奖项一定不陌生。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现在可以说每10个家庭,就有9个家庭的希望孩子学习一下艺术,但是这9个家庭里面,我敢说至少有8个家庭根本想不明白“艺术到底要怎么学”。

我研究过市面上很多艺术启蒙书籍,发现大多数艺术启蒙书籍都把重点放在了艺术故事上,也介绍了很多艺术相关知识,对激发孩子对艺术的兴趣是有用的,但是孩子对艺术有兴趣以后,到底要怎么学习呢?

  • 艺术启蒙从哪里切入最合适?
  • 创作能力需要怎样训练吗?
  • 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要怎么引导?
  • ……

诸如此类的问题,看艺术故事能解决吗,显然是不能的。这套书就可以,而且它会你会发现:原来,艺术教育可以不那么累,艺术门槛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它的对艺术的展现形式很有意思:多位著名插画家用插画的方式重新演绎了超过270幅世界名家名作。这种形式能消除孩子对艺术的距离感,更好的理解艺术。

来看梵高的这幅《蓝色鸢尾花》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左边是梵高的原作,右边是本书中的插图。

插画师重新绘制了这幅画,但并没有填色。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仔细观察鸢尾花,然后亲自动手完成书中这幅画,在完成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创作过程。

在插画师的演绎下,整套书的插图都经过了处理(比如剥离了颜色、明暗等因素)。这么做,有这样2点好处:

  • 1、突出名作中的关键信息,让孩子迅速掌握相关主题的重点知识;
  • 2、降低理解难度,减轻孩子走近名作的心理负担;

理解之后还要鼓励孩子主动去研究艺术,并动手去创作。书中包含了200多个主题创作游戏,以名家名作为创作模板,从模仿开始,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

但这个过程又不是简单的模仿。比如《人体》这本书里面,给孩子的任务是学习培根《三项自画像研究》的形式,给自己画三幅自画像。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书中一段文字特别解析了培根自画像的特点:

“爱尔兰画家弗朗西斯·培根经常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自己,他仔细研究自己脸部的形状,然后画出各个角度观察自己,然后画出各个角度的自画像……他同样也认真审视自己的情绪,最终他的自画像里的五官看上去像拥有了自主意识”

来源于《给孩子的艺术课》

你看,这并不是让孩子真的去模仿名家作品,而是引导孩子像名家一样去观察——不仅要观察基本特点,还要关注呈现角度,更要审视情绪情感,最终才能完成好的创作。

这段文字也是引导孩子学会对这种颇有些“怪诞”的画要如何去鉴赏。

书中还提供了更容易操作的创作方式:“你也可以从杂志上剪下一些你认为可以突出自己特色的鼻子、嘴巴和眼睛的图片,来创作一幅具有你个人风格的拼贴图。”

来源于《给孩子的艺术课》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完成作品后,孩子如果想了解更多原作的艺术背景,在随书的《导读手册》中,就能查到原作的图片和背景知识。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你看这一系列活动下来,孩子动手尝试了用笔画和剪贴两种创作手法,学习了名家的观察方式,完成几幅自己的作品,还补充了艺术史的知识,成就感、收获都是满满的。

这完全是一堂小小的,让孩子收获颇多的艺术微课程啊!而且这真的是太简单,太好上手了吧?

我推荐家里有6岁以上孩子的家庭都备上一本,无论是希望孩子提高一下审美,还是希望孩子能在艺术方面拥有一技之长,这套书都能让孩子收获满满。大人也可以看啊(我就超级喜欢),这种经典专业的艺术书籍是不会过时的,随时想给自或者孩子补一堂专业的艺术课,都可以用这套书!

当然,这套书的专业性,可以聊的可就多了,我会从艺术、教育和实际的应用“效果”三个方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套书。

  • 1、从艺术角度来看,三大艺术主题,各成体系又循序渐进
  • 2、从教育角度来看,覆盖了艺术教育所包含的所有内容
  • 3、从“效果”来看,这是我见到的“成品率”和“创作性”平衡的最好的艺术启蒙书。

1、从艺术角度来看,三大个艺术主题,各成体系又循序渐进

这套《给孩子的艺术课》包含16节艺术专题图册,分属于颜色、元素和技法、流派三大主题。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颜色包括《红》《黄》《蓝》《白》。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元素和技法相关的分册有《游戏的艺术》《名画中的动物》《人体》《户外风景》《静物画》《女爵与骑士》《桌边的艺术》《伟大的马赛克》。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流派包括《奇妙的雕塑》《乔托的设计笔记》《未来主义之家》《手工印刷与字体设计》4册。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这三大主题其实对应的是艺术学习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学习有其独立的内容体系,但是整体来看,这又是人们对艺术理解不断深入的过程。

首先是色彩。孩子最先能理解的艺术元素就是色彩,早在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就对色彩有所感知,孩子也会从很早开始对色彩就有所思考,即使是对于成人来说,色彩也是最好辨认和理解的艺术元素。所以把感知色彩放在艺术启蒙第一步,是非常科学的。

这个主题中对色彩的选择也非常有讲究的,《红》《黄》《蓝》是艺术三原色,而《白》是“颜色中的颜色”,是多种颜色的一种混合,艺术作品中白色传递含义也包含更多层次。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为什么白色是“颜色中的颜色”,书中有个小实验来说明哦!

对色彩有一定的了解后,才开始为孩子引入高一层级的艺术知识,比如元素和技法。每一本主题图册的题材选择上,都是孩子们生活中能接触、能理解的内容。结合这些主题,将画家的思考方式、构图技巧一一呈现在孩子的面前。

比如《桌边的艺术》就是以“桌边发生的事情”为元素,串联了各个时期的不同艺术技巧。其中有达芬奇名作“最后的晚餐”就,把达芬奇的“蛋彩画”技法进行了解析,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最后的晚餐所用到的颜色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分解《最后的晚餐》每个人物的颜色

当孩子们对元素和技法都有一定的理解了,又可以进一步引入专题性更强些的流派。它们的主题更聚焦,解析更详细,目的是让孩子了解更多的艺术门类,接触更多的可能性。

流派这四本中,《奇妙的雕塑》《乔托的设计笔记》是古典艺术的流派,分别以19世纪最著名的雕塑家卡瓦诺和文艺复兴先驱之一乔托为对象,梳理大师们的艺术成长历程,以孩子的视角、日常的视角分析他们的作品特色。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奇妙的雕塑》插图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乔托的设计笔记》插图

《手工印刷与字体设计》《未来主义之家》则是聚焦于当代艺术,分别以现代印刷术和20世纪未来主义大师佩德罗为对象,细细介绍相关作品,让孩子对这样距离大众稍远的当代艺术也能有所涉猎,拓展视野。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手工印刷与字体设计》插画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未来主义之家》插画

在这16节主题艺术课的带领下,孩子们会在循序渐进的提升中接受系统性的艺术启蒙。

2、从教育角度来看,它覆盖了艺术教育各个方面的内容

美国艺术教育协会认为:艺术作为一门学科,有明确的内容。包括美学理念、艺术史、艺术创造、艺术鉴赏。

通过对艺术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教育,一方面给与孩子丰富的艺术内容输入(美学理念输入和艺术史输入),一方面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艺术化表达的输出(进行艺术创作或者对艺术品进行评价和表达)。

这套《给孩子的艺术课》的完美地覆盖了艺术教育的各个方面,我们一项一项来看。

这套书给孩子带来的艺术输入是多层次的。

在《导图手册》中,展示了名家名作的原作品图片、作者、年代,以及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和精髓。作为原作赏析,是艺术背景知识的输入。

在世界名作的选择上,可以说很有心了,首先这些作品都是出于耳熟能详的大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马萨乔、乔尔乔内、提香、乔托、雷诺阿、康斯太布尔、凡·高、莫奈、毕加索、塞尚、基里科、莫兰迪、克里姆特;同时,它们涵盖10多种艺术形式:油画、壁画、面具、陶罐、雕塑、马赛克等;从作品的时间跨度上来看,从古埃及、古希腊到现代主义和当代艺术,历史跨越的数千年。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书中对名作进行再创作后,展示给孩子看,也是一种艺术输入,它目的在于引导孩子抓住画中的关键信息。

比如下图这幅缇香的《圣母升天》,插画师的再创作,只画出了圣母,且只给圣母的衣服上色,而将她身边的侍从等人物去掉、头发等的颜色等不上色,这样就突出了红、蓝两色,摈除了多余信息,结合书中的说明,方便孩子们快速理解这两种颜色的在这幅画中的意义。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缇香《圣母升天》(左为插图,右为原画)

而书中艺术史的知识的输入,也很自然地渗透到了书的各种文字中,让孩子随时能了解到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艺术。

比如《蓝》这一本,总结了8种不同的蓝色,它们是蓝色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我印象最深的是群青,这个颜色爆满浓郁,了解它背后的历史后,就能理解它的为什么会被称为蓝色之王,以及它为什么会在一些题材的画中会被用到。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群青是一种在“青金石”中提取的一种珍贵颜料,这种颜料非常昂贵,在中世纪很少被用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很少使用,但是这种颜料用来表现西方宗教中“高贵”的圣母形象,却非常合适。

而对孩子艺术化表达输出的训练,这套书优势在于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形式也丰富多样。

比如孩子们最常见到的填色游戏,书中就有很多。在《户外的风景》这一本里为孩子们准备了凡·高的一幅画,插画师只画了轮廓,而把颜色留给孩子们自己去填,但是又细心地附上了一段文字来描写画中的意境,这样孩子就能根据意境来发挥想象力,进行再创作。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剪剪、贴贴也是大部分孩子都爱玩的艺术创作活动!《神奇的马赛克》这本里面就提供了用剪贴的形式进行创作的小活动: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文字虽然不算多,但是非常好理解,富有艺术的感染力,对孩子学会艺术鉴赏,是一种很好的引导。

比如当代画家罗斯科对红色的表现力,就有这样一段文字来表述: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再看看罗斯科的画作,是否能直观的感觉到“奇迹一样的感染力”呢?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一个孩子站在罗斯科的画作前,如果这时候他看到上面那段文字,一定感受更深

3、从“效果”来看,这是我见到的“成品率”和“创作性”平衡的最好的艺术启蒙书了

先要解释一下什么叫“成品率”,就是接受艺术教育后,孩子是否能完成一幅传统意义上“好看”的作品,这会让孩子很有成就感。

这个度其实很难把控,因为在启蒙阶段,追求的本就不应该是作品是否“好看”,在一些传统的艺术培训机构里,太专注于技法的练习,就会陷入这个困局——孩子能完成看上去很美的作品,但是都千篇一律,没有热情。孩子的创造性很容易被压制,这就违背了艺术启蒙的初衷了。

这套《给孩子的艺术课》里有超过200个创作游戏,由于创作游戏式基于名家名著解析而来的,有大师的“底子”在哪里,作品一般来说都还蛮好看的。

比如说《景物画》里面,孩子沿着大师作品的轮廓去填色,出来的效果很好

当然也不全是填色游戏,像《神奇的马赛克》这里面的剪贴游戏也很有意思,很容易完成一幅“作品”。

200个创作游戏下来,都可以给孩子做一本自己的画集了,真的成就感满满。

但这些创作游戏,并没有做成千篇一律的“名画填色”,而是加以合适的引导,让孩子尽情发挥想象去还原艺术大师的作品的同时,理解艺术背后的逻辑。

比如这幅毕加索的《穿蓝色一幅的女子》,让孩子理解画中蓝色代表的忧郁、悲伤,其实蛮难的。

不过给孩子的任务是改变画中人物背景和衣服的颜色,并观察颜色变化带来的效果变化,这是让孩子理解,色彩所带来的情感力量。

不懂艺术的孩子没有未来,这套意大利艺术启蒙教材专业、易见效

团购信息

团品:《给孩子的艺术课》 团购价:258元包邮 原价:396.8元 适合年龄:6岁以上

团购时间:6月11日(周二)晚22:00开团,6月16日(周日)晚22:00结束!

参团方式: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进入店铺参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