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認爲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機會研究太陽系邊緣的昏暗星球

  據國外媒體報道,2010年11月6日,科學家在觀測鯨魚座NOMAD1 0856-0015072恆星時發現其亮等出現了一絲變化,這個細節引發了科學家的注意,結果發現原來是太陽系邊緣的一顆矮星系擋住了恆星的光線,這顆矮星系的名字被稱爲厄里斯。這是一次觀測太陽系邊緣天體的難得機會,能夠讓我們瞭解海王星軌道之外的冰封星球。根據科學家的觀測,在柯伊伯帶上還有許多類似的天體,在編的數量已經超過1000多顆,體積從小型巖質天體到矮行星不等,總質量比小行星帶要大得多。

  太陽系邊緣的天體較難以觀測,科學家對它們的基本情況還不太瞭解,在我們的望遠鏡中這些天體非常昏暗,即使通過高清成像放大也無法獲得足夠清楚的照片。哈勃望遠鏡觀測穀神星時也僅獲得模糊的圖像,更不用說太陽系邊緣的昏暗天體了。來自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科學家安德烈亞斯認爲太陽系內的小天體隱藏着更多的奧祕,比如小行星忒彌斯,直徑大約200公里,比穀神星要小一些,但科學家發現其表面覆蓋着冰層。

  對於厄里斯上面可能存在冰水物質,美國天文學家密歇根大學科學家認爲水冰在宇宙中其實很普遍,太陽系的霜凍線在歷史演化過程中出現了轉移,在遠至柯伊伯帶的範圍內,冰封的天體數量可能還比較多,因此本次科學家通過凌日觀測到矮星系信號是個新的契機,比如我們可以通過鬩衛一計算出這顆矮星系的質量。通過進一步的比較,科學家發現厄里斯擁有比較明顯的重金屬分佈,冰物質的量會少一些。

  在過去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冰物質的空間分佈與太陽系天體形成有着很大的關係,一般情況下行星材料分佈在大分子云中,主要以氫氣爲主,行星則形成於分子云包裹的原行星盤。除了參與行星形成外,剩餘的冰物質可在太陽系邊緣分佈,形成彗星等天體。一旦它們受到其他天體的干擾,就有可能脫離軌道,向太陽系內側飛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