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涉及白鵝潭及周邊片區的項目多達數十項,包括白鵝潭國際金融中心、大坦沙更新改造項目、廣州國際醫藥港、“三館合一”用地徵收項目、如意坊放射線系統工程(一期)如意坊隧道、廣州呼吸中心等,涵蓋更新改造、商業、交通、醫療、教育、文化等多個方面。此外,省級文化工程——廣東當代美術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三館合一”項目落戶白鵝潭產業金融服務創新區,將於今年開始進行地塊徵收工作,預計2021年建成後,將成爲白鵝潭片區的又一新地標,居民將在家門口享受到國際化、高水平的重大標誌性公共文化設施帶來的便利。

近年來,荔灣區建設投入力度大,變化顯著,尤以白鵝潭片區爲甚。

今年2月21日舉行的荔灣建設大會透露,荔灣今年重點建設項目83個,年度計劃投資104.8億元。其中,涉及白鵝潭及周邊片區的項目多達數十項,包括白鵝潭國際金融中心、大坦沙更新改造項目、廣州國際醫藥港、“三館合一”用地徵收項目、如意坊放射線系統工程(一期)如意坊隧道、廣州呼吸中心等,涵蓋更新改造、商業、交通、醫療、教育、文化等多個方面。

毫無疑問的是,近年來,白鵝潭及周邊是荔灣南片發展的重中之重。連片更新改造、花園式濱水長廊、超高層金融中心、美術館文學館非遺展示中心三合一、大型三甲醫院、快捷化道路……這些規劃藍圖正轉化爲多個項目被快速推進,對於這個荔灣着手打造的廣州下一代CBD,人們愈發充滿信心與期待。

交通、文化工程齊頭並進,白鵝潭將打造廣州下一代CBD

白鵝潭中心商務區規劃效果圖

早在十年前,新世界中國就已經開始佈局白鵝潭,從逸彩新世界到現在的新世界·凱粵灣,不僅見證了區域的發展,更是以人居標杆之姿,擔當起白鵝潭新生活始發者的角色,深度參與區域建設、居住環境更新,助力區域經濟、人文發展。作爲最早進入內地的港資發展商之一,新世界中國在進入廣州之初,就與這座城市的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從中外合資的第一家五星級酒店—中國大酒店,到開創珠江新城人居標杆的凱旋新世界,再到廣州地標圖騰建築-廣州東塔……現在,新世界·凱粵灣成爲了市中心在售項目中的熱點。

交通、文化工程齊頭並進,白鵝潭將打造廣州下一代CBD

新世界·凱粵灣夜景圖

交通:白鵝潭兩岸路網優化 多個地鐵、隧道、主幹道工程建設中

近日,白鵝潭樞紐綜合體聯動周邊綜合開發策劃國際聯合工作坊舉行專家研討會,會上透露白鵝潭將成爲四條地鐵線交匯的樞紐,除了1號線之外,一條是在建的11號線(市區環線),兩條是十字交叉、時速160公里的市域高速軌道,未來白鵝潭將有四條地鐵接入(1號線、11號線、22號線、28號線),樞紐將建設綜合體。顯然,新的交通樞紐的崛起,對於居住在區域內的居民而言,帶來的不僅是出行更加便利,整個區域的價值也將進一步提升。

在區域代表性大盤新世界·凱粵灣周邊,可以深刻感受到各種交通網線的持續更新升級。這一兩年,經常往返珠江南北兩岸的車主有一個明顯的感受:到處在修路。目前,以白鵝潭爲中心的珠江兩岸,大規模的路網優化及建設正在進行。

北岸,如意坊放射線系統工程(一期)在去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2年建成通車,屆時將大大便利南北岸的往來,目前從芳村大道上內環路主要是通過珠江大橋和珠江隧道,如意坊放射線系統工程完成後,機動車可由芳村大道中下穿過江隧道上內環,大大緩解芳村大道以及如意坊附近的出行壓力。目前,如意坊碼頭地塊項目已被納入2019年更新改造計劃範圍。如意坊濱江公園和鐵路博物館、珠江濱水慢行空間、具有西關風情的特色現代商業街區……這一片區建成後將成爲一江兩岸三帶大起點、白鵝潭新地標。

南岸,白鵝潭中心商務區核心區,地鐵11號線相關站點正在圍蔽部分路段進行施工。芳村大道南快捷化改造項目在今年2月23日傳來新進展,東塱村紅線範圍內房屋徵收補償工作已全面完成,計劃今年9月建成通車。

值得一提的是,新世界·凱粵灣西門連接滘口地鐵站的天橋已經開始圍蔽,這條天橋是屬於去年年底招標的廣佛出口放射線二期工程(廣州段)立交人行系統的一部分。工程落成後,新世界·凱粵灣的業主選擇地鐵出行將比以往更便利。

交通、文化工程齊頭並進,白鵝潭將打造廣州下一代CBD

新世界·凱粵灣實景圖

醫療教育:補足短板 擴建新建醫院引入優質教育集團

值得關注的是,區域面貌的變化不僅僅侷限在硬件,軟環境的持續改善,各種優質資源的引入更是讓白鵝潭片區吸引了衆多目光。區域內樓盤的宜居指數顯然將因此大幅提升,而本身已自帶完善配套資源的新世界·凱粵灣則可更上一層樓。

在醫療配套方面,大坦沙生態健康島將打造集醫、療、休、養、遊於一體的高端健康生態島,島上備受矚目的廣州呼吸中心於去年7月7日正式奠基開工,預計今年12月竣工。大坦沙國際健康城將引入國際綜合醫療、高端專科醫療、體檢影像等第三方獨立醫療服務機構,目前,一期已投入運營。而廣州國際醫藥港首期日前完成封頂,將以“新醫療”爲定位,建設世界一流的國際醫療公園。

同時,不少大型醫院建設和擴建項目也在周邊落地。去年9月10日,《荔灣區兒童醫院項目和菊樹地鐵站周邊醫院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獲得通過。在花地河東側,與龍溪東路、東漖南路相鄰的東漖村地塊,原婦幼保健院大樓旁擴建一棟大樓用作兒童醫院,達到二甲醫院建設標準;在菊樹地鐵站周邊地塊,擬選址建設高質量牀位數達1000牀的三甲綜合醫院,以及牀位數超過1000牀的養老項目。

文化教育方面,就在4月底,荔灣公佈小學招生地段和小升初招生計劃。今年荔灣區公辦小學新招一年級新生班總數比去年增加13個新生班,其作爲教育傳統強區,荔灣深入推廣教育集團化辦學。以新世界·凱粵灣來看,家門口就有全齡名校圈:華師大幼教基地-新世界·凱粵灣實驗幼兒園、劍橋國際教育認證的西關培正小學、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中學廣州四中新世界校區等已全部開學。根據2019年荔灣區小學一年級招生工作方案,西關培正小學(凱粵灣校區)招生範圍僅新世界·凱粵灣,而這與去年的招生範圍是一樣的。新世界凱粵灣實驗幼兒園則是今年小班招生60名,中班、大班招生若干。對於新世界·凱粵灣的業主而言,業主子女有機會優先入讀,更關鍵的是這些學校都在家門口,接送孩子方面非常省心。

交通、文化工程齊頭並進,白鵝潭將打造廣州下一代CBD

新世界·凱粵灣實景圖

此外,省級文化工程——廣東當代美術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三館合一”項目落戶白鵝潭產業金融服務創新區,將於今年開始進行地塊徵收工作,預計2021年建成後,將成爲白鵝潭片區的又一新地標,居民將在家門口享受到國際化、高水平的重大標誌性公共文化設施帶來的便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