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5月,南澳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乌屿岛上来了一大批陌生面孔,经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胡慧建研究员、杨锡涛博士现场调查确认,此批候鸟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大凤头燕鸥。据了解,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南澳保护区乌屿岛,面积约0.04平方千米,四周尽是悬崖峭壁,附近列岛海域礁岩棋布,鱼类资源丰富,为燕鸥的栖息繁殖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

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熙灯 通讯员 林荫)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今年5月,广东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乌屿岛飞来近万只“新居民”——大凤头燕鸥,“新居民”与乌屿岛的“原住民”褐翅燕鸥、粉红燕鸥形成了“三鸥分岛”的景象。

“新居民”大凤头燕鸥在南澳栖息繁殖“新居民”大凤头燕鸥在南澳栖息繁殖

“富饶”岛屿引燕鸥来此“定居”

据了解,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南澳保护区乌屿岛,面积约0.04平方千米,四周尽是悬崖峭壁,附近列岛海域礁岩棋布,鱼类资源丰富,为燕鸥的栖息繁殖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

此前,该岛已吸引了褐翅燕鸥、粉红燕鸥等上万只燕鸥在此栖息繁殖。今年5月,南澳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乌屿岛上来了一大批陌生面孔,经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胡慧建研究员、杨锡涛博士现场调查确认,此批候鸟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大凤头燕鸥。

据胡慧建介绍,大凤头燕鸥在乌屿岛上有2个巢区,还有部分在赤屿岛上,初步统计南澳保护区内有近万只大凤头燕鸥。为了进一步研究大凤头燕鸥的繁殖行为以及种间竞争关系、活动迁徙规律,科研人员已在岛屿和大凤头燕鸥身上安装了监测设备。

南澳保护区主任赵剑城向记者透露,为了给保护区的鸟类提供更舒适的栖息繁殖空间,将对乌屿周边的部分岛屿采取相应的鸟类招引措施。此外,还将通过加强疫源疫病的监测、适当改造乌屿岛部分区域植被等方式为鸟类的提供有效的保障。

南澳保护区记录到鸟类116种

广东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汕头市南澳县境内,由勒门列岛、南澎列岛及凤屿、案屿等南澳岛周边岛屿组成,总面积256.50公顷。保护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海洋性气候明显,常年气温温和,鸟类资源非常丰富,素有“海鸟王国”之称

广东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澳洲候鸟进出中国大陆的始点站,同时亦是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国候鸟迁徙长途线路上的重要中途停歇点和加油站,自1990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粤办函[1990] 13号)至今一直是我省唯一以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结合往年南澳候鸟保护区的调查记录和历史文献记载,统计到保护区内鸟类有116种,隶属13目40科。南澳候鸟保护区统计到的116种鸟类中,包括国家I级保护鸟类2种,为白腹军舰鸟、和白尾海雕,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6种:分别是斑嘴鹈鹕、红脚鲣鸟、海鸬鹚、黄嘴白鹭、岩鹭、鹗、普通𫛭、灰脸𫛭鹰、赤腹鹰、松雀鹰、白腹海雕、黑鸢、红隼、燕隼、褐翅鸦鹃和小青脚鹬。

相关文章